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济南新评选43家泉城文化驿站
        商报济南消息 12月13日,济南市举办首批“泉城文化驿站”评优暨第二批泉城文化驿站授牌仪式。会上宣布了济南市第一批“泉城文化驿站”评优获奖单位名单和第二批泉城文化驿站公示名单,济南市教育局和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为首批文化驿站7家优秀单位和15家合格单位颁发证书,并为第二批泉城文化驿站代表授牌。

  在总结梳理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座谈、选拔推荐、实地考察,按照试点运行、综合评议、社会公示程序等,济南市确定了榜样教育艺术培训学校等43家社会机构入选第二批泉城文化驿站。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吴波表示,泉城文化驿站项目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民办教育的双向奔赴,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和民办教育公益化的重要抓手,必将在交流互鉴、互促互进中促进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聚焦群众期盼,把艺术追求与党的要求、群众需求相统一,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服务更好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让泉城市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济南市教育局民办教育与继续教育处处长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济南市文化馆副馆长张琳作2023年济南市泉城文化驿站工作总结,并部署2024年工作。她提出,“泉城文化驿站”品牌项目自启动以来,各驿站充分发挥空间、师资优势,结合实际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场地,组织公益辅导培训,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截至目前,济南市泉城文化驿站累计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4760余场次,参与活动市民达50万人次,打卡驿站,学才艺、赏曲艺、体验传统文化,成为广大泉城市民的新选择。

  据悉,下一步,泉城文化驿站建设工作,将统一运行机制、统一资源配置、统一管理发布,通过“拓展服务阵地,加强示范引领”“聚焦数字赋能,融入‘云享文化’”“突出模式创新,形成品牌合力”等多项举措,不断延伸驿站“服务手臂”,丰富群众文化供给,把泉城文化驿站打造成为百姓家门口的精神栖息地、文明城市新地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