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城市:一个人的小旅行
◎文/向尚
一段时间来,感觉自己犹如一只羸弱而沉默的茧,磨人的工作和生活的琐事像一根根透明却柔韧的丝,圈圈缠绕裹缚,如不寻找一个透光透气的出口,人就会窒息或炸裂。
十一月,对自己意味着生命的起点,但过了蓬勃的年龄,便对热闹的庆生失去了热望。岁月的年轮不管愿或不愿,都有条不紊地在一次性的生命容器上旋转镌刻,仍应做点什么,可供日后记忆回味。于是决定来一场一个人的透气小旅行,目的地——烟台。
生日的早晨,拉开酒店房间的窗帘,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婷婷袅袅的鹅毛大雪,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啊,好像从天而降的糖霜,那种被眷顾的惊喜会让一个安静的人都变得雀跃。
作为一个比较随性的人,给此行制定了一个“大写意”的计划,登山,观海,再食一食人间烟火。
位于烟台开发区的磁山,地质结构奇特、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闻名遐迩的海上仙山。轻舞飞扬的初雪,让天空弥漫着仙气,这样的时节造访“仙山”,堪称绝妙计划。
市里温度相对高,雪花落地成水;而磁山境内,屋顶、植被、地面上覆盖了薄薄的积雪,传递着冬天的信息。白雪之下,松柏翠竹仍绿意满满,而黄栌、银杏、乌桕、胡枝子、鸡爪槭的黄黄红红也毫不示弱。已然入冬的磁山,仍蔓延着一年的好景,橙黄橘绿被初雪润泽,绚烂欲滴。
好奇磁山之名的由来,和一位当地老伯聊天,他介绍有两种说法。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和天灾人祸的产生都有其神所主。姜子牙主政齐国后,根据民间的信仰崇拜,分封了八位神主,分别是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磁山是阴主——慈母之神的封禅之地,山名由“慈”演变为“磁”,这是第一种说法。而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天上陨星多次降落此地,陨星含磁铁,故名磁山。“慈”与“磁”在读音和表意上有着奇妙的联系,磁石吸铁如慈母招子,所以母慈子孝的乡德民风在磁山盛行。
来磁山,当然要去磁山天文陨石博物馆打打卡。馆内陈列的陨石来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真是让人开眼,而根据其不同质地加工而成的饰品更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目不暇接。
博物馆里留下两个难忘的记忆,一是由智能机器进行的“外星人检测”,检定自己身上携带了非地球人类基因47%,而这种基因却与天狼星人相似度达53%。这是个有趣的游戏体验,却由此感到自己和浩渺的宇宙,忽然有了一种具体的关联,或许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常会莫名感到孤独。另一个收获是亲见了镇馆之宝、目前已知最大的陨石夜明珠。这个直径近40厘米、重量达77公斤的夜明珠在灯光之下平平无奇,与常见的石头并无二致。听从讲解员建议,把手放置在它上面半分钟,等灯光熄灭,自己移开手掌后,一个通体荧翠发光的球体上,赫然留下了自己的掌印,好不惊奇。快速拿出手机拍照,算是到此一游的瞬间物证与留念。
离开博物馆,临时起意,去距离不远的八角湾渔村溜达。据说这里的居民明年就要告别祖祖辈辈延续多年的生活方式,整体搬迁到具有现代化条件和配套设施的新社区了,定然是几多期待,些许不舍。
在渔村,参观了当地最大的朱氏宗祠,遥想多年前小村渔民在盛大节日或出海时在这里举行的隆重仪式。造访了村里最后的渔具店,它卑微、没落的外观和陈设,让人不禁内心凄然。时代的进步意味着某些告别,作为渺小的个体,在感叹之余,不得不紧追疾跑,否则难逃落伍淘汰的命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残酷的丛林法则,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能否冲破它的局限,展现人性的智慧与光辉吗?沉思中嗅到一股热乎乎、香喷喷的气息,来自一家生产花生油的老作坊。两个中年妇女一边聊天,一边不时往作坊外墙的灶膛里添放砍好的木头,阴冷的天气迎面撞见这样热烈的火焰和诱人的香气,瞬间感到无限抚慰。
记忆里的大海,几乎都锁定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冬日观海,这好像是第一次。
打车至天马栈桥,远远就看到广场一侧的鲸落雕塑。“鲸,悲寂潇潇下,繁荣此中开。鲸落,世上最为壮美的重生。一朝鲸落,万物重生。”这是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炳耀副教授曾在朋友圈发布的一首小诗,一时间,“一鲸落,万物生”成为网络热语,究其涵义,有种种阐释。从生命角度看,“落”之于鲸是陨落,之于万物却是生发,带有哲学思辨色彩。
天马栈桥是由烟台市民票选出的全国首座以爱情为主题的栈桥,这里的爱情广场、沙滩栈道、海景回圈、爱的步道、海洋之心等不仅是网红打卡地,也是众多情侣爱情的见证地。联想到不远处的鲸落雕塑,从爱情角度讲,奋不顾身奔赴爱情的宣言成分更多,还是对已逝爱情的凭吊成分更多?
不知什么时候,雪停了,而天仍灰蒙蒙的。或许因为阴冷的天气,人迹罕至,偌大天地,仿佛只有自己一人。漫步在悠长的栈桥上,冷峭的海风鼓动着海浪,一层层、一波波,涌向铺满细沙的海滩。小时候觉得海螺很神奇,因为妈妈说那里收集了大海的声音。然而,每次置身海边,或澎湃或平缓的海浪声,都更像倾听者的呢喃轻语,让人放松紧绷的神经和心绪,继而转入无芥蒂的倾诉。那是一个更博大深邃的树洞啊,容得下众人无数的心事与悲欢。耳边回想起电影《茜茜公主》里经典的台词:“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棵树,每朵花,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一种妙不可言的宁静感油然而生,忍不住在湿冷的海风里深深呼吸。此时此刻,面朝大海,内心涌动着春暖花开的遐想与希冀。
心潮在海潮前平复了,人也被冻透了,要火速回到烟火人间求温求饱。于是按图索骥,找到位于亚东柒号文创园的合乐创意火锅店。
这里无愧网红打卡地的美名,艺术馆一般的店内设计、简约时尚的餐桌装饰、别具特色的餐具挑选、插花作品样的菜品摆盘,每个细节都透着精致,让人赏心悦目。色泽鲜艳、搭配适宜的蔬菜一旦被插放在透明高脚杯里,就有了脱俗范儿。盛放在剔透的玻璃小锅菌汤锅底端上来后,食欲便被拉满了弓,口感细致有韧性的A5和牛是火锅的宠儿,黑山羊小肉卷在锅里几个反转腾挪,就散发出诱人的香。来烟台而不吃海鲜相当于“虚行”,北极贝、三文鱼下肚,果然应了吃货们的格言“美食最抚凡人心,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不能解决的。”之前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句烟台的城市宣传语,大概是推广葡萄酒产品和文化理念的,非常文艺:“烟台,让世界微醺。”一顿暖心抚胃的火锅吃下去,在氤氲的蒸汽中,自己也是陶然微醺了。窗外寒风萧萧,室内热气腾腾,冷暖两重天,彼此呼应共存,这就是人间。
肠胃得到了充分的犒劳,为了消食而在附近溜达,误打误撞走进了旁边的工业博物馆。本没有抱特别的期待,没想到竟是别有洞天,并由此了解了烟台的“工业基因”。
一进博物馆大厅,就被迎面的齿轮墙和右手侧的螺钉艺术墙震撼到了。齿轮墙名为“工业时代”,艺术家将齿轮、轴承等机械结构运用到艺术雕塑墙面上,赋予整个艺术雕塑坚固稳定的特性,如同永远都不会被人忘记的工业文明。螺钉艺术墙被视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名为“海纳百川”,艺术家以博物馆收集的亚东标准件公司的产品自攻螺钉为材料,用近16万枚螺钉展现了烟台开埠至今的重要工业企业、人物、场景等……接下来的展板资料回顾了烟台工业发展一百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它经历了华丽的转变:从百年张裕的实业救国,到万华集团的产业兴国;从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如今繁华的现代都市。这里记录的,是一个城市的成长足迹。
除了很多专业却老迈的器械工具展品,这里还有亲子阅读和互动区域,如果这次带着孩子,相信他们会喜欢这里。
二楼展馆里有一面老电视机组成的展示墙,收集了熊猫牌、牡丹牌、银河牌等国产品牌的老电视机,看着那些如今看来狭小的荧屏,脑海里隐约浮现出幼年记忆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画面。兴致盎然地在旁边陈列的多台缝纫机里,找到了跟姥姥家同款的蝴蝶牌,童年夏天很多亲肤舒适的人造棉花裙子,就是姥姥从那里魔术般变出来的。
逗留时间最久的,是在一面时钟墙前。陈列的座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每一座钟表前都有标牌显示着它的“出生信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无意于哪一个图案精美、哪一个造型独特,我是在寻找与自己同龄的那一个。终于,在展墙最上层的中间展示格里,找到了与自己“同龄朋友”,“身份证”显示它出生于烟台木钟厂,属于北极星家族,名为机械座钟……在带有明显时间寓意的生日这天,在距离自己居住地700多公里、出生地1400多公里的海滨城市,在一个无心而至的工业博物馆,偶遇与自己同龄的钟表。时间无言,生命的点点滴滴,就是被它的时分秒针滴滴答答一一默默记录的啊。
如果说大海前的眺望,让中年人纷繁的内心寻找到安宁,得以体会烟台籍作家王月鹏在《海上书》后记中所说的“海”与“人海”的关系;那么同龄钟表前的驻足充满了仪式感和文学意味,顿生一种时空穿越、自我凝视的感觉,奇幻而美妙。
2023年,一个人的生日旅行,烟台,不虚此行。
(原文有删节)
一段时间来,感觉自己犹如一只羸弱而沉默的茧,磨人的工作和生活的琐事像一根根透明却柔韧的丝,圈圈缠绕裹缚,如不寻找一个透光透气的出口,人就会窒息或炸裂。
十一月,对自己意味着生命的起点,但过了蓬勃的年龄,便对热闹的庆生失去了热望。岁月的年轮不管愿或不愿,都有条不紊地在一次性的生命容器上旋转镌刻,仍应做点什么,可供日后记忆回味。于是决定来一场一个人的透气小旅行,目的地——烟台。
生日的早晨,拉开酒店房间的窗帘,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婷婷袅袅的鹅毛大雪,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啊,好像从天而降的糖霜,那种被眷顾的惊喜会让一个安静的人都变得雀跃。
作为一个比较随性的人,给此行制定了一个“大写意”的计划,登山,观海,再食一食人间烟火。
位于烟台开发区的磁山,地质结构奇特、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闻名遐迩的海上仙山。轻舞飞扬的初雪,让天空弥漫着仙气,这样的时节造访“仙山”,堪称绝妙计划。
市里温度相对高,雪花落地成水;而磁山境内,屋顶、植被、地面上覆盖了薄薄的积雪,传递着冬天的信息。白雪之下,松柏翠竹仍绿意满满,而黄栌、银杏、乌桕、胡枝子、鸡爪槭的黄黄红红也毫不示弱。已然入冬的磁山,仍蔓延着一年的好景,橙黄橘绿被初雪润泽,绚烂欲滴。
好奇磁山之名的由来,和一位当地老伯聊天,他介绍有两种说法。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和天灾人祸的产生都有其神所主。姜子牙主政齐国后,根据民间的信仰崇拜,分封了八位神主,分别是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磁山是阴主——慈母之神的封禅之地,山名由“慈”演变为“磁”,这是第一种说法。而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天上陨星多次降落此地,陨星含磁铁,故名磁山。“慈”与“磁”在读音和表意上有着奇妙的联系,磁石吸铁如慈母招子,所以母慈子孝的乡德民风在磁山盛行。
来磁山,当然要去磁山天文陨石博物馆打打卡。馆内陈列的陨石来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真是让人开眼,而根据其不同质地加工而成的饰品更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目不暇接。
博物馆里留下两个难忘的记忆,一是由智能机器进行的“外星人检测”,检定自己身上携带了非地球人类基因47%,而这种基因却与天狼星人相似度达53%。这是个有趣的游戏体验,却由此感到自己和浩渺的宇宙,忽然有了一种具体的关联,或许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常会莫名感到孤独。另一个收获是亲见了镇馆之宝、目前已知最大的陨石夜明珠。这个直径近40厘米、重量达77公斤的夜明珠在灯光之下平平无奇,与常见的石头并无二致。听从讲解员建议,把手放置在它上面半分钟,等灯光熄灭,自己移开手掌后,一个通体荧翠发光的球体上,赫然留下了自己的掌印,好不惊奇。快速拿出手机拍照,算是到此一游的瞬间物证与留念。
离开博物馆,临时起意,去距离不远的八角湾渔村溜达。据说这里的居民明年就要告别祖祖辈辈延续多年的生活方式,整体搬迁到具有现代化条件和配套设施的新社区了,定然是几多期待,些许不舍。
在渔村,参观了当地最大的朱氏宗祠,遥想多年前小村渔民在盛大节日或出海时在这里举行的隆重仪式。造访了村里最后的渔具店,它卑微、没落的外观和陈设,让人不禁内心凄然。时代的进步意味着某些告别,作为渺小的个体,在感叹之余,不得不紧追疾跑,否则难逃落伍淘汰的命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残酷的丛林法则,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能否冲破它的局限,展现人性的智慧与光辉吗?沉思中嗅到一股热乎乎、香喷喷的气息,来自一家生产花生油的老作坊。两个中年妇女一边聊天,一边不时往作坊外墙的灶膛里添放砍好的木头,阴冷的天气迎面撞见这样热烈的火焰和诱人的香气,瞬间感到无限抚慰。
记忆里的大海,几乎都锁定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冬日观海,这好像是第一次。
打车至天马栈桥,远远就看到广场一侧的鲸落雕塑。“鲸,悲寂潇潇下,繁荣此中开。鲸落,世上最为壮美的重生。一朝鲸落,万物重生。”这是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炳耀副教授曾在朋友圈发布的一首小诗,一时间,“一鲸落,万物生”成为网络热语,究其涵义,有种种阐释。从生命角度看,“落”之于鲸是陨落,之于万物却是生发,带有哲学思辨色彩。
天马栈桥是由烟台市民票选出的全国首座以爱情为主题的栈桥,这里的爱情广场、沙滩栈道、海景回圈、爱的步道、海洋之心等不仅是网红打卡地,也是众多情侣爱情的见证地。联想到不远处的鲸落雕塑,从爱情角度讲,奋不顾身奔赴爱情的宣言成分更多,还是对已逝爱情的凭吊成分更多?
不知什么时候,雪停了,而天仍灰蒙蒙的。或许因为阴冷的天气,人迹罕至,偌大天地,仿佛只有自己一人。漫步在悠长的栈桥上,冷峭的海风鼓动着海浪,一层层、一波波,涌向铺满细沙的海滩。小时候觉得海螺很神奇,因为妈妈说那里收集了大海的声音。然而,每次置身海边,或澎湃或平缓的海浪声,都更像倾听者的呢喃轻语,让人放松紧绷的神经和心绪,继而转入无芥蒂的倾诉。那是一个更博大深邃的树洞啊,容得下众人无数的心事与悲欢。耳边回想起电影《茜茜公主》里经典的台词:“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棵树,每朵花,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一种妙不可言的宁静感油然而生,忍不住在湿冷的海风里深深呼吸。此时此刻,面朝大海,内心涌动着春暖花开的遐想与希冀。
心潮在海潮前平复了,人也被冻透了,要火速回到烟火人间求温求饱。于是按图索骥,找到位于亚东柒号文创园的合乐创意火锅店。
这里无愧网红打卡地的美名,艺术馆一般的店内设计、简约时尚的餐桌装饰、别具特色的餐具挑选、插花作品样的菜品摆盘,每个细节都透着精致,让人赏心悦目。色泽鲜艳、搭配适宜的蔬菜一旦被插放在透明高脚杯里,就有了脱俗范儿。盛放在剔透的玻璃小锅菌汤锅底端上来后,食欲便被拉满了弓,口感细致有韧性的A5和牛是火锅的宠儿,黑山羊小肉卷在锅里几个反转腾挪,就散发出诱人的香。来烟台而不吃海鲜相当于“虚行”,北极贝、三文鱼下肚,果然应了吃货们的格言“美食最抚凡人心,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不能解决的。”之前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句烟台的城市宣传语,大概是推广葡萄酒产品和文化理念的,非常文艺:“烟台,让世界微醺。”一顿暖心抚胃的火锅吃下去,在氤氲的蒸汽中,自己也是陶然微醺了。窗外寒风萧萧,室内热气腾腾,冷暖两重天,彼此呼应共存,这就是人间。
肠胃得到了充分的犒劳,为了消食而在附近溜达,误打误撞走进了旁边的工业博物馆。本没有抱特别的期待,没想到竟是别有洞天,并由此了解了烟台的“工业基因”。
一进博物馆大厅,就被迎面的齿轮墙和右手侧的螺钉艺术墙震撼到了。齿轮墙名为“工业时代”,艺术家将齿轮、轴承等机械结构运用到艺术雕塑墙面上,赋予整个艺术雕塑坚固稳定的特性,如同永远都不会被人忘记的工业文明。螺钉艺术墙被视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名为“海纳百川”,艺术家以博物馆收集的亚东标准件公司的产品自攻螺钉为材料,用近16万枚螺钉展现了烟台开埠至今的重要工业企业、人物、场景等……接下来的展板资料回顾了烟台工业发展一百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它经历了华丽的转变:从百年张裕的实业救国,到万华集团的产业兴国;从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如今繁华的现代都市。这里记录的,是一个城市的成长足迹。
除了很多专业却老迈的器械工具展品,这里还有亲子阅读和互动区域,如果这次带着孩子,相信他们会喜欢这里。
二楼展馆里有一面老电视机组成的展示墙,收集了熊猫牌、牡丹牌、银河牌等国产品牌的老电视机,看着那些如今看来狭小的荧屏,脑海里隐约浮现出幼年记忆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画面。兴致盎然地在旁边陈列的多台缝纫机里,找到了跟姥姥家同款的蝴蝶牌,童年夏天很多亲肤舒适的人造棉花裙子,就是姥姥从那里魔术般变出来的。
逗留时间最久的,是在一面时钟墙前。陈列的座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每一座钟表前都有标牌显示着它的“出生信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无意于哪一个图案精美、哪一个造型独特,我是在寻找与自己同龄的那一个。终于,在展墙最上层的中间展示格里,找到了与自己“同龄朋友”,“身份证”显示它出生于烟台木钟厂,属于北极星家族,名为机械座钟……在带有明显时间寓意的生日这天,在距离自己居住地700多公里、出生地1400多公里的海滨城市,在一个无心而至的工业博物馆,偶遇与自己同龄的钟表。时间无言,生命的点点滴滴,就是被它的时分秒针滴滴答答一一默默记录的啊。
如果说大海前的眺望,让中年人纷繁的内心寻找到安宁,得以体会烟台籍作家王月鹏在《海上书》后记中所说的“海”与“人海”的关系;那么同龄钟表前的驻足充满了仪式感和文学意味,顿生一种时空穿越、自我凝视的感觉,奇幻而美妙。
2023年,一个人的生日旅行,烟台,不虚此行。
(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