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南、法治济南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济南获评全国“示范”

        商报济南消息 12月13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政法系统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南、法治济南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济南市已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发布会上,济南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谢圣仁介绍,全市政法机关大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南、法治济南,持续巩固了省会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局面,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扛牢“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全力以赴防控处置各类风险隐患,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出台《关于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建成四级“一站式”调解中心(工作站)6028个,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2万余件。开展“访源、诉源、警源”三源治理,创新推行非诉裁决、第三方评查机制,化解矛盾纠纷7000余件。举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源头治理新路径”泉城法治论坛。推出全省首档社会治理全媒体节目《共治》,搭建有效解决老旧社区安全隐患、噪音扰民等难点问题共治平台。历下区趵突泉街道、槐荫区腊山街道、历城区华山街道、平阴县洪范池镇等4个单位被评为全省“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市公安局槐荫分局振兴街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市第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中区舜玉路街道舜园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莱芜区寨里镇大高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赵云长等6人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出台《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护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发展4个工作要点,建立“1+4法治护航”体系。创新实施“黄河安澜·生态警务”,构建“一廊两带三区多点”生态警务布局。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423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1件,推动解决黄河济南段“四乱”问题168个。

  济南市政法机关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开展法治济南建设示范创建活动,9个单位(项目)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项目)。建成贯通全市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打造具有泉城辨识度的“泉执法·慧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品牌。积极落实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要求,建立府院联动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济南市政法机关构建“1413”数字社会整体框架,建设社会治理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夯实社会治理要素资源体系,实现社会治理领域节点联接。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完善“2+1+N+X”网格联动机制,划设基础、专属网格1.4万个,汇聚网格力量20余万人。建立经济网格体系,划设经济网格4604个,为企业精准提供生产、生活、用工、政策服务,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