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本报记者雪中体验外卖员的一天

每份“及时送达”都来之不易

外卖员在雪中奔波送餐
点击查看原图
        昨日凌晨,一场大雪如约而至,济南换上新“冬装”,各个部门开始紧急清雪,朋友圈也默契开启了“雪景大赛”。但在这场大雪来临之前,作为外卖骑手,他们早早关注到了天气预报,相比于观赏雪景,他们更重视如何安全准时地将外卖送至顾客手中。昨日中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跟随外卖员在雨雪天气,体验一次“外卖小哥”的工作。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倩

  顾客贴心备注“不急”

  11日,济南大雪。清早,城市被白色覆盖了,临近11点,雪还在断断续续地飘着,20岁的外卖骑手晓亮(化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天气很冷,晓亮穿得比较厚重,膝盖捆上了厚厚的护膝。中午,晓亮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街道上,按照手机指示,进入指定餐馆,在门口的桌上取餐后,又开始奔向目的地。因为路滑,大家骑车很慢,所以雨雪天气超时算是常态。晓亮说,恶劣天气,平台有超时保护,不会扣钱,所以在安全范围内,他会尽量尽快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中。另一位外卖员的手机页面上,顾客贴心备注着“不着急”。他说,以前下雪,他接到过顾客的电话,“让我提前送达,不仅如此,两杯热奶茶,顾客给了我一杯。

  记者骑车跟随晓亮送单,小路上积雪融化处,步行可以轻松踏过,但一旦电动车的轮胎在上面行驶,却变得很滑,不经意间就可能滑向一侧。

  超时了也给同行“留门”

  平日里,晓亮每天中午大约能接二十多单,但雨雪天配送得慢,接单就会少一点,送单地址多在公寓楼内的办公室。在某公寓内的22层,办公室里,是员工们忙碌的身影,门外,是在等电梯的四位不同平台的外卖员,其中一位外卖员的手机不停响着“蜂鸟众包来新单了。”

  12点多,一所公寓楼内,电梯的门开久了,关上时发出“滴、滴、滴”的声音,即便晓亮已经超时了,但还是在看见一位向电梯方向跑来的外卖员后,按下了电梯的开门键。与人方便,是晓亮的工作准则,他一边较为艰难地缓慢骑车,一边嘱咐身后的记者,“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