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新区
以科技创新激发公共资源交易新动能
商报济南消息 近年来,济南市高新区立足全市“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定位,围绕“项目突破年”工作要求,依托济南市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优化市场资源要素配置为出发点,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推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向科技要动力,靠创新增活力,汇聚新质服务力。截至目前,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758项,交易金额76.59亿元,节约资金2.49亿元。自2021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省级荣誉,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速增效,有效助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以智慧增添新效能,项目交易全程电子化。济南市高新区审批服务部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交易场所智能化、标准化提升改造,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常态化,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运用,全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实现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地走访企业和项目一线126次,协调解决实际难题240个,保障省市重点顺利高效进场交易70项;组织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3项,项目类别涉及房建、市政、水利、交通、政府采购等,电子化远程异地(主场)评标率为21.21%,位居全市前列;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在专家评审费支付场景的使用。
以监管强化新防控,保证评标评审透明化。济南市高新区审批服务部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廉政风险防控,以提供规范高效透明的交易平台为重点,做好场内见证、评审专家管理,坚决守好进场人员审核关、代理现场服务关、专家抽取关、交易信息公开关、专家评审纪律关,保证对项目交易的见证、管理、服务到位。严格按照《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考核细则》要求,对接行政监督部门、代理机构对专家履职行为进行考核,督促专家依规开展项目评审。今年以来,济南市高新区审批服务部按时完成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1300余次专家抽取任务,实现“零差错”;同步高标准完成了专家考核评价工作,对20余名专家因迟到等原因进行扣分处理,形成了专项考核报告,有效强化了结果运用,保障了评标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
济南市高新区将对标对表国内国际先进做法,继续探索公共资源交易在平台建设、管理、运行、服务等方面的新方式新途径,不断提高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开辟新领域,竞逐新赛道,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阳光透明、规范高效、便民利企、智慧绿色”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通讯员 郝伟
以智慧增添新效能,项目交易全程电子化。济南市高新区审批服务部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交易场所智能化、标准化提升改造,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常态化,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运用,全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实现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地走访企业和项目一线126次,协调解决实际难题240个,保障省市重点顺利高效进场交易70项;组织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3项,项目类别涉及房建、市政、水利、交通、政府采购等,电子化远程异地(主场)评标率为21.21%,位居全市前列;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在专家评审费支付场景的使用。
以监管强化新防控,保证评标评审透明化。济南市高新区审批服务部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廉政风险防控,以提供规范高效透明的交易平台为重点,做好场内见证、评审专家管理,坚决守好进场人员审核关、代理现场服务关、专家抽取关、交易信息公开关、专家评审纪律关,保证对项目交易的见证、管理、服务到位。严格按照《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考核细则》要求,对接行政监督部门、代理机构对专家履职行为进行考核,督促专家依规开展项目评审。今年以来,济南市高新区审批服务部按时完成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1300余次专家抽取任务,实现“零差错”;同步高标准完成了专家考核评价工作,对20余名专家因迟到等原因进行扣分处理,形成了专项考核报告,有效强化了结果运用,保障了评标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
济南市高新区将对标对表国内国际先进做法,继续探索公共资源交易在平台建设、管理、运行、服务等方面的新方式新途径,不断提高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开辟新领域,竞逐新赛道,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阳光透明、规范高效、便民利企、智慧绿色”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通讯员 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