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我国每年约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治疗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

为淋巴瘤患者“减负”

        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虽然在淋巴瘤治疗领域,不断出现创新药,但是对很多患者而言,目前最大的隐痛是有药可选却无法负担药品的高昂价格。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山东多地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简称惠民保)将多款淋巴瘤治疗创新特药纳入保障范围,新发病患者每年或将节省10多万元药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荀杨

  我国每年约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

  要了解淋巴瘤,首先要知道淋巴。人们平时所说的淋巴是一个系统,而非单独的器官。淋巴系统具体包括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结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淋巴结及淋巴组织中,若淋巴细胞发生恶性病变,不受控制生长就会形成淋巴瘤。作为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它并非单一疾病。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欣介绍,除了毛发、指甲、牙齿这些没有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地方,淋巴瘤可以发生在全身不同的部位。
  
  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版的分类,已经有120多种类型的淋巴瘤。淋巴瘤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占第11位,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也就是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这意味着大概每5分钟就有1人确诊为淋巴瘤,且发病率仍逐年提高。淋巴瘤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甚至于小孩都可能会发病,老年人相对高发一些。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淋巴瘤呢?王欣表示,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比如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或者巨细胞病毒等。淋巴瘤的发病还跟环境、电离辐射、性别和年龄等诱发因素有关。除此之外,饮食、精神长期紧张、熬夜、不健康生活习惯等都是导致淋巴瘤的危险因素。建议大家定期体检,出现任何异常进行病理活检,及早发现和干预疾病。

  精准诊断+治疗,患者应树立信心

  调查显示,有人突发高烧但吃药后症状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就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淋巴瘤,因此,很多时候,淋巴瘤被称为善于伪装的肿瘤。也有很多人觉得,淋巴瘤是最难治的肿瘤,因为它不比别的肿瘤,发现病灶后就可以切除,它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王欣介绍,“不是说患者来了就能很快诊断出来,特别是有的患者,即便我们怀疑他有淋巴瘤,有淋巴结肿大、有器官的肿块,但是我们取了病理,依然还不能完全去给他诊断,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记者了解到,超过2/3的淋巴瘤患者就诊时有外周淋巴结肿大,通常没有压痛,其中60%约为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而有些患者发病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等症状。因为淋巴瘤容易侵犯到骨髓,造成血细胞减少。如果血小板减少,会有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流鼻血、皮肤紫癜等。这些异常并非所有淋巴瘤患者都会出现,同样,有这些症状也不一定就是淋巴瘤。淋巴瘤的最终确诊,要依靠淋巴结或其他部位病灶的活检组织学诊断,针对性的检查确诊是哪一种亚型的淋巴瘤。

  “治疗方案主要还是以靶向治疗加免疫治疗加化疗为主。而个别的患者,比如说是以肿块为主的,那可能需要先手术,有局部比较肿大的患者,可能会联合一下放疗。”王欣说。但相对而言,淋巴瘤确诊后,治疗起来对化疗十分敏感,所以它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很多实体肿瘤,患者还是要树立治疗的信心。

  患者五年生存率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王欣告诉记者,目前来说,中国淋巴瘤患者的五年生存还是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的。因为目前欧美国家淋巴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经到了70%,而中国淋巴瘤患者总体的五年生存率近40% ,北上广等相对发达的地区,淋巴瘤五年生存率可达到65%左右。“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诊断,去进行精准的个体化的治疗。”
  
  我国最高发的淋巴瘤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能占到接近2/3的患者。尽管这个疾病现在有了一些很新的治疗方案,比如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ADC的药物,还有一些小分子的靶向药物,但仍有接近40%的患者面临难治或复发。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药的研发,淋巴瘤五年无病生存率不断提高。淋巴瘤是近20年来创新药最多的肿瘤之一,从原研创新药利妥昔单抗,到如今的奥妥珠单抗、维泊妥珠单抗、格菲妥单抗等,突破性创新药不断革新淋巴瘤治疗格局,助力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不断提高,也带给淋巴瘤患者更多的“治愈”期待。
  
  王欣介绍,今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的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泊妥珠单抗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对于难治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高侵袭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应用维泊妥珠单抗有非常好的疗效。有望进一步提升复发难治淋巴瘤治愈可能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新药也能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希望。

  特效药纳入保障,个人负担大大下降

  不过,药物从获批上市到真正让患者获益,最核心的是要迈过“经济不可及”的“坎”。很多患者因为经济压力无法坚持治疗,为此王欣呼吁,希望更多不同的保险纳入更多药物,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轻这部分负担,山东多地医保部门,陆续在今年推出的惠民保,如“齐鲁保”等增加了对于创新药的保障责任,特药目录中纳入了不少淋巴瘤领域的创新药物,淋巴瘤患者可以极大减轻治疗负担。
  
  以今年国家药监局新获批的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维泊妥珠单抗为例,全年大约需要6个疗程的治疗,药品总花费超过20万元。基本医保只能保障部分基础用药和住院治疗,创新药的部分则需要患者全额自付,要是全额的话,患者的经济压力是比较大的。
  
  记者计算了一下,如果原本费用为20万元,新发病患者1.8万元免赔、按60%比例报销,齐鲁保可以帮患者承担10.92万元的花费。对于在买保险前已经生病的患者,也可以享受1.8万元免赔及50%的报销比例,减轻9.1万元的负担。对于需要应用这类药物的患者来说,可以大大降低个人负担,获得更好的疗效,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