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槐荫公安绘就振兴街上好“枫警”



济南振兴街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内巡逻


济南振兴街派出所坚持民生导向,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日前,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名单公布,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振兴街派出所成为济南唯一上榜派出所。
面对商圈校圈聚集,治安情况复杂的辖区实际,振兴街派出所靠什么实现“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又为“枫桥经验”创新发展融入了哪些泉城特色?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于近日走进振兴街派出所,与您共同领略振兴街上的好“枫警”。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融合”调处,让矛盾不上交
“楼上真的太不像话了,光影响我,大不了我找个人把他们打跑,我这么大年纪了……”在今秋的一次社区走访中,振兴街派出所辖区居民谈大爷忍不住向民警李铁军“吐槽”,称楼上邻居经常发出噪音,令其生活苦不堪言。
“大爷您别着急,这件事交给我,今天我就给你处理这件事,听我的。”李铁军了解到情况后,一边安抚谈大爷情绪,一边到居委会网格员处了解情况。为此,他多次到两家走访,就连晚上执勤时,也不忘亲自上门核实情况,在他的耐心劝导下,邻里双方签订了保证书,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看似是件小事,如果解决不好,影响百姓正常生活,将会演变成大矛盾。”李铁军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近年来,振兴街派出所积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组建“多元”警务团队,聚焦“枫桥经验”长效化,6个警务区全部成立“平安警务”功能型党支部,吸纳整合辖区交警、律师、调解员、消防员、网格员等177人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难点共治、矛盾多元调解。夯实“前沿”警务阵地,建立“1+1+N”警网融合工作模式,制作警网格融合示意图,公示工作人员和服务范围,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儿”。并探索“融合”调处机制,依托警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建立“和谐之家”调解室,联合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跟踪回访,做到排查有登记、调解有制度、诉求有着落,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
巡中接警,让处警“再快一秒”
去年1月20日晚8时许,振兴街派出所值班警力在辖区某商圈附近巡逻时,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辖区一超市工作人员发现一名正在实施盗窃的男子。“警情就是命令!”巡逻民警迅速调转车头,立即向案发现场赶去,仅仅用了5分钟时间,就到达案发地点,第一时间控制住嫌疑人。
“警察同志来得实在太快了,有一种安全感叫‘警察在身边’!”现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振兴街派出所持续深化公安改革,坚持向改革要警力、向创新要效能。创新实战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综合指挥室“主令”,社区警务队“主防”,案件办理队“主攻”,构建一室支撑、两队协同、打防互动的警务运行新模式。创新“再快一秒”的接处警机制,秉持“时间快一秒、平安多一分”警务理念,值班警力变“坐等警情”为“动中备勤、巡中接警”,围绕警情就近处置、就近增援。机制改革后,到达现场时间平均缩短2.38分钟。并创新规范严密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每日案管巡查制度、集体议案制度、警情回访制度等三大机制,执法问题日清日结,每日警情逐一回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警情、疑难案件主动沟通。
四级巡防,让“警色”随处可见
“外围的隔离设施排布还需要再紧密一些,现场的消防安全还需要再强化。”在济南和谐广场商圈,振兴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孙向东在“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对商场安全设施开展检查,他在仔细查看现场安防设施后,又走向活动中心场地,组织人员开展安全应急演练。
“商场客流量持续攀升,群众安全是头等大事,有孙警官在这里替我们把关,心里踏实多了。”和谐广场物业经理感慨地说。
近年来,振兴街派出所突出打防并举、靶向施治,积极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行侦查打击“专业化”,扎实推进“数智警务”建设,建成济南第一个网安合成作战室,在数据分析、综合研判、全维感知、虚拟重现、区块链追踪等新方向上破题发力。在所内成立“案件办理机动队”,聚力打击盗窃电动车、盗窃手机、电信诈骗等案件,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大幅度下降。推行四级巡防“精准化”,在交通主干道、关键点位,采取车巡和步巡相结合方式,提高街面见警率,成立“护蕾先锋队”,设立助学岗,常态化开展“金盾护学”工作。推行治安管控“一体化”。并发动辖区办事处、居委会、泉城义警、单位保卫干部等力量,对辖区治安乱点常态化开展全方位、滚动式摸排整治,在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大型社区布设前端感知设备,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联络站,联合楼宇物业开展防范宣传、风险防控举报,彻底实现辖区管控要素底数清、情况明。
“智慧警局”,让更多业务只跑一次
去年11月1日,外地来济的刘女士将挎包放在共享单车车筐内,事后发现丢失,“我是带孩子来济南看病的,身份证、银行卡全在包里,这可怎么办……”刘女士红着眼圈向振兴街派出所民警求助。由于刘女士的停车地点位于繁华闹市区,人来人往十分复杂,民警经过大量的摸排走访和调查,终于联系上了捡拾挎包的群众,顺利找回了挎包,而此时据刘女士报警的时间仅仅过去了1个多小时。
第二天,刘女士专程带着孩子手捧鲜花来到振兴街派出所,“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济南的治安真的非常好,在济南生活很有安全感、我爱上了济南!”她激动地对民警说。
近年来,振兴街派出所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积极主动回应民生诉求,实行“民警—分管所长—所长”三级负责制,建立民生诉求“周分析、月小结”制度,对多发诉求、不满意诉求做到标本兼治。宣传引领提升群众安满度,充分利用社区民警网上工作矩阵,开展安防宣传,形成“距离有限、沟通无限”的良好局面;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在社区广场等区域设置流动窗口,办理服务业务;与辖区17所学校建立警校共建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守护少年的你”“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法制进校园”“警营开放日”等主题活动。精益求精提升服务质量,建成“智慧警局”实现公安业务“自助办”“刷脸办”“随时办”,开通“一窗通办”,户政、车驾管、治安等203项业务一窗办理,积极落实“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制度,窗口服务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面对商圈校圈聚集,治安情况复杂的辖区实际,振兴街派出所靠什么实现“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又为“枫桥经验”创新发展融入了哪些泉城特色?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于近日走进振兴街派出所,与您共同领略振兴街上的好“枫警”。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融合”调处,让矛盾不上交
“楼上真的太不像话了,光影响我,大不了我找个人把他们打跑,我这么大年纪了……”在今秋的一次社区走访中,振兴街派出所辖区居民谈大爷忍不住向民警李铁军“吐槽”,称楼上邻居经常发出噪音,令其生活苦不堪言。
“大爷您别着急,这件事交给我,今天我就给你处理这件事,听我的。”李铁军了解到情况后,一边安抚谈大爷情绪,一边到居委会网格员处了解情况。为此,他多次到两家走访,就连晚上执勤时,也不忘亲自上门核实情况,在他的耐心劝导下,邻里双方签订了保证书,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看似是件小事,如果解决不好,影响百姓正常生活,将会演变成大矛盾。”李铁军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近年来,振兴街派出所积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组建“多元”警务团队,聚焦“枫桥经验”长效化,6个警务区全部成立“平安警务”功能型党支部,吸纳整合辖区交警、律师、调解员、消防员、网格员等177人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难点共治、矛盾多元调解。夯实“前沿”警务阵地,建立“1+1+N”警网融合工作模式,制作警网格融合示意图,公示工作人员和服务范围,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儿”。并探索“融合”调处机制,依托警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建立“和谐之家”调解室,联合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跟踪回访,做到排查有登记、调解有制度、诉求有着落,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
巡中接警,让处警“再快一秒”
去年1月20日晚8时许,振兴街派出所值班警力在辖区某商圈附近巡逻时,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辖区一超市工作人员发现一名正在实施盗窃的男子。“警情就是命令!”巡逻民警迅速调转车头,立即向案发现场赶去,仅仅用了5分钟时间,就到达案发地点,第一时间控制住嫌疑人。
“警察同志来得实在太快了,有一种安全感叫‘警察在身边’!”现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振兴街派出所持续深化公安改革,坚持向改革要警力、向创新要效能。创新实战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综合指挥室“主令”,社区警务队“主防”,案件办理队“主攻”,构建一室支撑、两队协同、打防互动的警务运行新模式。创新“再快一秒”的接处警机制,秉持“时间快一秒、平安多一分”警务理念,值班警力变“坐等警情”为“动中备勤、巡中接警”,围绕警情就近处置、就近增援。机制改革后,到达现场时间平均缩短2.38分钟。并创新规范严密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每日案管巡查制度、集体议案制度、警情回访制度等三大机制,执法问题日清日结,每日警情逐一回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警情、疑难案件主动沟通。
四级巡防,让“警色”随处可见
“外围的隔离设施排布还需要再紧密一些,现场的消防安全还需要再强化。”在济南和谐广场商圈,振兴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孙向东在“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对商场安全设施开展检查,他在仔细查看现场安防设施后,又走向活动中心场地,组织人员开展安全应急演练。
“商场客流量持续攀升,群众安全是头等大事,有孙警官在这里替我们把关,心里踏实多了。”和谐广场物业经理感慨地说。
近年来,振兴街派出所突出打防并举、靶向施治,积极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行侦查打击“专业化”,扎实推进“数智警务”建设,建成济南第一个网安合成作战室,在数据分析、综合研判、全维感知、虚拟重现、区块链追踪等新方向上破题发力。在所内成立“案件办理机动队”,聚力打击盗窃电动车、盗窃手机、电信诈骗等案件,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大幅度下降。推行四级巡防“精准化”,在交通主干道、关键点位,采取车巡和步巡相结合方式,提高街面见警率,成立“护蕾先锋队”,设立助学岗,常态化开展“金盾护学”工作。推行治安管控“一体化”。并发动辖区办事处、居委会、泉城义警、单位保卫干部等力量,对辖区治安乱点常态化开展全方位、滚动式摸排整治,在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大型社区布设前端感知设备,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联络站,联合楼宇物业开展防范宣传、风险防控举报,彻底实现辖区管控要素底数清、情况明。
“智慧警局”,让更多业务只跑一次
去年11月1日,外地来济的刘女士将挎包放在共享单车车筐内,事后发现丢失,“我是带孩子来济南看病的,身份证、银行卡全在包里,这可怎么办……”刘女士红着眼圈向振兴街派出所民警求助。由于刘女士的停车地点位于繁华闹市区,人来人往十分复杂,民警经过大量的摸排走访和调查,终于联系上了捡拾挎包的群众,顺利找回了挎包,而此时据刘女士报警的时间仅仅过去了1个多小时。
第二天,刘女士专程带着孩子手捧鲜花来到振兴街派出所,“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济南的治安真的非常好,在济南生活很有安全感、我爱上了济南!”她激动地对民警说。
近年来,振兴街派出所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积极主动回应民生诉求,实行“民警—分管所长—所长”三级负责制,建立民生诉求“周分析、月小结”制度,对多发诉求、不满意诉求做到标本兼治。宣传引领提升群众安满度,充分利用社区民警网上工作矩阵,开展安防宣传,形成“距离有限、沟通无限”的良好局面;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在社区广场等区域设置流动窗口,办理服务业务;与辖区17所学校建立警校共建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守护少年的你”“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法制进校园”“警营开放日”等主题活动。精益求精提升服务质量,建成“智慧警局”实现公安业务“自助办”“刷脸办”“随时办”,开通“一窗通办”,户政、车驾管、治安等203项业务一窗办理,积极落实“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制度,窗口服务满意率始终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