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实现“二合一”已装备在几百架飞机上
黑匣子,天桥造!

不起眼的黑匣子,却包含了几十种高精尖技术

黑匣子,被誉为揭开空难之谜的“钥匙”。它个头虽小,却包含几十种高精尖的技术,记录了飞机航行过程中所有相关数据信息。你知道吗?有一家民营通用航空飞参研发企业就在咱们天桥。它就是位于济南市天桥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的盖特航空,在央视新闻的镜头中,也曾出现盖特航空自主研发黑匣子的镜头。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通讯员 续逸蓬 高倩
黑匣子闯过“八十一关”
黑匣子学名叫“飞行参数记录器”,可以将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可记录的数据有数十种,包括飞机加速度、姿态、推力、油量、操纵面位置等重要数据,记录的时间范围是最近25小时。
在大众的认知中,哪怕飞机支离破碎,黑匣子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为什么它会如此坚硬呢?盖特航空技术总监汪明华拿起一个正在组装的黑匣子,它的最核心部件是装在金属罐中的存储器,正是它起到记录飞机参数的作用。与之相连的是一块不足成年人手掌一半大小的绿色电路板,上面镶嵌着芯片和各种线路。
一款黑匣子在研发实验阶段要闯过“九九八十一关”——在超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火焰中烘烤;承受上千G重力的撞击;沉入超过6000米海底不被海水腐蚀,并承受每平方厘米高达数吨的水压……“闯过各个阶段测试、拿到上市的许可后,组装好的黑匣子还需要经过高温、低温等各种相关试验才可以安装到飞机上。”汪明华说。
多项专业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我们的LFR-1型飞行记录器的耐高温性能和抗强冲击能力优于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ED-155标准,填补了国内通航飞行参数记录系统的空白,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性能高、成本低、适装性强等优点,目前已在小松鼠、运-12、塞斯纳172和钻石DA40等机型上装机使用。”汪明华表示,另一款飞行参数记录产品抗坠毁性能高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TSO-C124b标准,符合军用战斗机使用要求,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019年,盖特航空与欧比特达成战略合作,将欧比特的“玉龙”嵌入式AI处理器芯片应用到了飞参采集这一场景。这款芯片能够根据信息源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发出预警危险,并制定处理方案及全部可视化操作。短短7年时间里,盖特航空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经费,联合山东交通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事故调查中心、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空军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共获得30余项知识产权,多项专业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以上,与中航工业陕西千山电子、中国民航科学院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专业人才团队赋能技术研发
“我们都知道波音飞机上的黑匣子共有两个,一个是采集飞行数据,一个是采集音频信息,我们的LFR-1型飞行记录器做到了二合一,体积更小,成本却只有传统黑匣子的10%。”汪明华说,这一款样机2017年成型,2019年正式批量投入市场,如今已经装备在几百架飞机上。
盖特航空总经理马兆军是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时便研究飞参技术,企业研发骨干也多是退伍军人。他们用在部队练就的一身本领,让这家2016年成立的企业斩获省级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汪明华说:“在马兆军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发扬军人敢打敢拼的优良作风,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已经相继推出了5款成型产品,并有3款产品在研发过程中。”
马兆军说,唯有技术不断发展,进一步完善黑匣子功能,才能让它在未来为人类航空安全提供更多帮助。近年来,天桥区越来越优越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创新驱动’战略”“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主导产业”,一项项科研成果落地,让企业发展后劲十足,未来,盖特航空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在创新突破中助力天桥高质量发展。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通讯员 续逸蓬 高倩
黑匣子闯过“八十一关”
黑匣子学名叫“飞行参数记录器”,可以将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可记录的数据有数十种,包括飞机加速度、姿态、推力、油量、操纵面位置等重要数据,记录的时间范围是最近25小时。
在大众的认知中,哪怕飞机支离破碎,黑匣子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为什么它会如此坚硬呢?盖特航空技术总监汪明华拿起一个正在组装的黑匣子,它的最核心部件是装在金属罐中的存储器,正是它起到记录飞机参数的作用。与之相连的是一块不足成年人手掌一半大小的绿色电路板,上面镶嵌着芯片和各种线路。
一款黑匣子在研发实验阶段要闯过“九九八十一关”——在超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火焰中烘烤;承受上千G重力的撞击;沉入超过6000米海底不被海水腐蚀,并承受每平方厘米高达数吨的水压……“闯过各个阶段测试、拿到上市的许可后,组装好的黑匣子还需要经过高温、低温等各种相关试验才可以安装到飞机上。”汪明华说。
多项专业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我们的LFR-1型飞行记录器的耐高温性能和抗强冲击能力优于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ED-155标准,填补了国内通航飞行参数记录系统的空白,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性能高、成本低、适装性强等优点,目前已在小松鼠、运-12、塞斯纳172和钻石DA40等机型上装机使用。”汪明华表示,另一款飞行参数记录产品抗坠毁性能高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TSO-C124b标准,符合军用战斗机使用要求,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019年,盖特航空与欧比特达成战略合作,将欧比特的“玉龙”嵌入式AI处理器芯片应用到了飞参采集这一场景。这款芯片能够根据信息源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发出预警危险,并制定处理方案及全部可视化操作。短短7年时间里,盖特航空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经费,联合山东交通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事故调查中心、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空军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共获得30余项知识产权,多项专业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以上,与中航工业陕西千山电子、中国民航科学院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专业人才团队赋能技术研发
“我们都知道波音飞机上的黑匣子共有两个,一个是采集飞行数据,一个是采集音频信息,我们的LFR-1型飞行记录器做到了二合一,体积更小,成本却只有传统黑匣子的10%。”汪明华说,这一款样机2017年成型,2019年正式批量投入市场,如今已经装备在几百架飞机上。
盖特航空总经理马兆军是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时便研究飞参技术,企业研发骨干也多是退伍军人。他们用在部队练就的一身本领,让这家2016年成立的企业斩获省级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汪明华说:“在马兆军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发扬军人敢打敢拼的优良作风,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已经相继推出了5款成型产品,并有3款产品在研发过程中。”
马兆军说,唯有技术不断发展,进一步完善黑匣子功能,才能让它在未来为人类航空安全提供更多帮助。近年来,天桥区越来越优越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创新驱动’战略”“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主导产业”,一项项科研成果落地,让企业发展后劲十足,未来,盖特航空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在创新突破中助力天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