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获评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

济南这个村的“非遗路”

点击查看原图
每逢节庆,洼李村各类民俗活动特色鲜明,热闹喜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点击查看原图
热闹喜庆的鼓子秧歌表演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点击查看原图
        推动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山东,越来越多的乡村以文化为特色吸引众多关注。日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名单,商河县怀仁镇洼李村获评“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是济南市唯一入选的村庄。这个村的“非遗路”到底有啥不一样,让我们跟随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一起走进,探寻背后的“文化生态故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乡村风景美

  洼李村位于怀仁镇政府驻地以南,距商河县城15公里,由东洼李、西洼李两个自然村组成。据记载,明末清初,有李氏兄弟二人由寿光迁入此地,一人居东,一人居西,繁衍生息至今,形成了东洼李、西洼李两个自然村。
  
  洼李村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农业资源丰富,村中有芦苇、杨柳林、刺槐林、古杏林等多处景观,地瓜、甘薯等是这里的特色农产品。洼李村自然风光优美,横贯村落东西的大沙河沿岸就是近千亩的古杏林、刺槐林,其树龄有300余年。逢春夏季节,这里游人如织,或沿河赏林漫步,或闲坐垂钓,惬意自在。
  
  除拥有魅力的田园风光外,洼李村文化底蕴亦十分深厚,所在的怀仁镇更是千年古镇。殷商时期的东信遗址和耿家冢、春秋时期的古麦丘邑遗址分布在村周边。麦丘老人三祝三谏,齐桓公胸怀仁德礼贤下士的故事传颂至今。此外,众多非遗项目也在洼李村广泛分布,比如,鼓子秧歌、商河民歌、花棍舞等。肥沃的土地赋予了人民强健的体魄,在广袤的乡村中歌舞出昂扬的精神面貌。

  “借助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区位优势,洼李村围绕黄河文化主题,打造文化旅游特色村,洼李村先后多次举办踏青赏花节、金杏采摘节、绿色骑游节以及非遗展演等文旅节会活动,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打造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特色村,推动非物质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洼李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非遗内容多

  乡村是广袤的舞台,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提供丰厚的土壤。在洼李村,国家级非遗项目鼓子秧歌、省级非遗项目商河民歌和花棍舞传承局面生动。村中连续多年举办鼓子秧歌、花棍舞和商河民歌培训班,培养了大批非遗骨干人才,促进非遗项目弘扬,更让非遗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鼓子秧歌在商河地区广泛分布,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鼓子秧歌演出热闹非凡,是农耕文化数千年的艺术积淀,也是源自土地最朴素的喜悦表达。
  
  花棍舞是流传于商河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以舞蹈道具“花棍”而得名。它既是民间舞蹈,也包含了武术动作,动作优美大方,韵律感强,欣赏起来韵味浓厚。这些非遗项目在洼李村传承,成为村民不可缺少的文化食粮。

  在洼李村,非遗既是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文娱活动,也是带动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2020年,商河民歌、花棍舞被评定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项目传承弘扬提供信心。借助“一年一村一场戏”活动,非遗演出接连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每年的“元宵节鼓子秧歌汇演”“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中,洼李村村民男女老少纷纷参与,场面热闹,气氛高涨。与此同时,村中的非遗传习活动常态化,每年商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都会不定期开展培训课程,至如今已培养出可独自演出的学生20余名,将商河民歌唱到更远的地方。

  “早在2018年,洼李村就成立了‘古杏林团队’,团队分为广场舞队、鼓子秧歌队、花棍舞队、商河民歌队、太极拳队等,每周末固定开展演出,每年送戏进乡村,定期演出商河民歌和花棍舞节目。团队平均每年演出场次超过一百场,受众达万余人。村中形成了保护非遗、参与非遗、传承非遗的良好社会氛围。”洼李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文旅融合火

  随着洼李村自然文化特色的不断挖掘,文旅融合的道路也在不断走深走实,非遗发挥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的有力作用。近年来,洼李村举办杏花节,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踏春赏花游、乡村研学游、民俗体验游等多种乡村旅游业态。
  
  今年,怀仁镇第八届踏青赏花文化旅游节在洼李村古杏林生态风景区举办,“三生有杏·国潮非遗展”成为其中亮点。非遗展览、演出和体验活动琳琅满目,吸引众多游客参与。鼓子秧歌、商河民歌、花棍舞技艺成为助推洼李村乡村振兴的特色非遗。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增强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洼李村还制定了详细的全年节庆活动安排方案。每周日,洼李村古杏林都会变身为百姓大舞台,吸引周边市县文艺爱好者前来演出,每年都有80多场各类群众文艺演出在这里上演,形成周周有节目、月月有活动的生动局面。

  与此同时,非遗也与旅游融合,不仅带给游客更丰富的出行体验,也让洼李村声名远扬。“建设以民俗体验为主题的中华文化体验廊道,洼李村以‘游沙河、赏民俗、观杏花、泡温泉’为特色,擦亮了洼李村‘周末打卡地’的文旅品牌。在文旅企业专业运营下,洼李村形成了非遗体验、温泉民宿、研学教育、节庆旅游等旅游经济业态,不断拉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洼李村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