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
——宏大时代生活变迁的图景

《烟霞里》作者:魏微

穿连衣裙、高跟鞋,还有几个烫了大波浪,笑吟吟并排站着,或侧身,或叉腰。田庄都看傻了。
小红家就没断过人。她妈开裁缝铺开出了名,全城的人都来河西找她做衣裳。关键是她妈有主张,客人来了先看杂志,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脸上有新奇,也有犹疑。
这时候,就需要小红妈给出意见了,先问人家贵姓?怎么称呼?是哪个单位的?有三十了?“哟,倒是看不出,还以为没结婚呢!孩子多大了?是吧,真是看不出,显年轻!”
问清楚了,小红妈就笑道:“她姨,你要是信我呢,就一切交我。下周过来拿衣裳,不满意还可以改,再不满意,大不了我自己留着,再给你做一件。”
客人还有不满意的?首先这态度、这诚意!再有小红妈也确实用心思,常常赶工到深更半夜。有时踩缝纫机都会走神,把眼睛定定地看向一处。小红告诉田庄,她这是在想样式,不能照搬杂志上的,穿上去怪里怪气。
果然,经小红妈的一双巧手,全城爱美的姑娘媳妇,都穿上了好看衣裳,既有大城市的时髦,又不过分时髦;走在街头,男的会回头看,女的会赶上来问,你这衣服是在哪儿做的?不至于背后被人指指戳戳。可说是县城版的“上海服饰”。
赵小红也常来田庄家,两人共同的爱好是听磁带,借口听abc,田家明就翻出他学了一半的英语磁带,说:“难得难得!万事开头难,要坚持下去才好!”
实则是,两小孩把房门一关,就听起了邓丽君。怎么又是邓丽君?当然!不听邓丽君听谁去?听刘文正?好啊好啊,两小孩一声尖叫,喜得又抱又跳。刘邓都很好听,必须偷偷听,犯罪一样去听,愈犯罪愈好听!刘邓都是赵小红从舅舅家顺来的,听不上几天就得还回去,因此越发珍惜。听邓丽君、刘文正之余,两小孩也听苏小明、朱明瑛以换换口味,这两人可以尽情歌唱,不怕大人听见。
暮春将尽,初夏来临,两个小女生听得鼻尖上冒汗了,身上也汗涔涔的。两人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脑子里却快马加鞭,跟着歌声四处游荡,上天入地,一片一片。有时,她们也会互相看上一眼,看阳光怎样落在各自的脸上,先是在墙上,后来阳光就落到她们身上,又跳到她们的脸上、眼睛上,长睫毛一眨一眨的,于是就彼此笑笑。
小红家就没断过人。她妈开裁缝铺开出了名,全城的人都来河西找她做衣裳。关键是她妈有主张,客人来了先看杂志,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脸上有新奇,也有犹疑。
这时候,就需要小红妈给出意见了,先问人家贵姓?怎么称呼?是哪个单位的?有三十了?“哟,倒是看不出,还以为没结婚呢!孩子多大了?是吧,真是看不出,显年轻!”
问清楚了,小红妈就笑道:“她姨,你要是信我呢,就一切交我。下周过来拿衣裳,不满意还可以改,再不满意,大不了我自己留着,再给你做一件。”
客人还有不满意的?首先这态度、这诚意!再有小红妈也确实用心思,常常赶工到深更半夜。有时踩缝纫机都会走神,把眼睛定定地看向一处。小红告诉田庄,她这是在想样式,不能照搬杂志上的,穿上去怪里怪气。
果然,经小红妈的一双巧手,全城爱美的姑娘媳妇,都穿上了好看衣裳,既有大城市的时髦,又不过分时髦;走在街头,男的会回头看,女的会赶上来问,你这衣服是在哪儿做的?不至于背后被人指指戳戳。可说是县城版的“上海服饰”。
赵小红也常来田庄家,两人共同的爱好是听磁带,借口听abc,田家明就翻出他学了一半的英语磁带,说:“难得难得!万事开头难,要坚持下去才好!”
实则是,两小孩把房门一关,就听起了邓丽君。怎么又是邓丽君?当然!不听邓丽君听谁去?听刘文正?好啊好啊,两小孩一声尖叫,喜得又抱又跳。刘邓都很好听,必须偷偷听,犯罪一样去听,愈犯罪愈好听!刘邓都是赵小红从舅舅家顺来的,听不上几天就得还回去,因此越发珍惜。听邓丽君、刘文正之余,两小孩也听苏小明、朱明瑛以换换口味,这两人可以尽情歌唱,不怕大人听见。
暮春将尽,初夏来临,两个小女生听得鼻尖上冒汗了,身上也汗涔涔的。两人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脑子里却快马加鞭,跟着歌声四处游荡,上天入地,一片一片。有时,她们也会互相看上一眼,看阳光怎样落在各自的脸上,先是在墙上,后来阳光就落到她们身上,又跳到她们的脸上、眼睛上,长睫毛一眨一眨的,于是就彼此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