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医院骨关节炎患者增加
天冷关节痛,原因不止一个

王卫国正在进行骨折手术(受访者供图)


团队膝骨关节炎康复技术获好评

冷空气频繁来袭,省城济南的气温像坐上过山车,一头扎到谷底,连创近期气温新低。随着天气的变化,原本就患有骨关节疾病的中老年群体更加难熬,冷风一吹,骨关节就隐隐作痛。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医院门诊骨关节炎患者明显增多,其中膝骨关节炎为数众多。那么,关节炎真是冻出来的吗?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骨关节?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天气转凉,患者数量陡增
天气突然转冷,让每天晨练的王维英(化名)感觉到不适,特别是膝盖,疼痛难忍,甚至下不了地。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王维英再次来到骨科门诊。
今年58岁的王维英,几年前膝部出现疼痛,一年前在山东省中医院通过膝关节影像学检查发现膝关节处出现多处增生,诊断为膝骨关节炎,服用药物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这位患者在气温降低前一天就感觉膝关节处疼痛明显,最近情况又有所加重,故再次就诊。”
“近段时间,我们门诊的骨关节炎老年患者数量增加了不少,除了一部分老病友,还有不少新面孔,但这种‘陡增趋势’在意料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气温下降导致关节疼痛并反复发作,严重的连行走、上下楼梯都很困难,甚至久坐后起身都要做足心理准备,影响日常生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卫国表示,关节炎发病与季节变化存在一定关系。
“近期天气的骤变引起许多老年患者出现关节处的疼痛及活动受限,有调查发现因天气变冷引起的骨关节的疼痛占总人数的60%。”实际上,天气转凉发生关节疼痛,是因为患有慢性炎症的关节对环境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受到寒冷刺激后,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血管收缩,从而引起了关节疼痛。
王卫国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为了追求“美丽冻人”也是怎么好看怎么穿,最近门诊骨关节疼痛的年轻患者也有所增加,“当然并不是说不应该追求美,但是我们更应该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去追求。”
风、寒、湿是致病原因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骨关节炎患病人数已超过5亿,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达15%,保守估计患者超过1亿,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据了解,骨关节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骨关节炎没有明确诱因,与年龄、遗传等有关,多见于老年人。王卫国表示,还有继发性骨关节炎则继发于创伤、慢性劳损等原有疾病,可发生于年轻人。在骨关节炎中,膝关节炎又最受“青睐”。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负重极大的关节之一,包括骨骼、软骨、滑膜、韧带、肌肉和神经等组织。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结构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由于血液循环较差和关节软骨自身的缺血缺氧状况,关节的再生和修复能力有限,膝关节与一些其他组织(如皮肤)相比自愈能力较差。因而,膝关节任何一个结构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膝关节功能,进而影响正常生活,而长期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退行性改变,同时也会减弱药物治疗的效果。
王卫国告诉记者,膝骨关节炎是以关节疼痛、运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理论认为,其诱因可分为两种,一者为外因,《素问·痹论》有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为着痹也”,即环境因素。二者为内因,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精气逐渐衰退,而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所养,就可导致病变的发生。总而言之,膝骨关节炎病因复杂,病程极长,难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用药面临巨大挑战。
中西医协同诊疗
家住济南历城区的王阿姨今年60岁,因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来到山东省中医院骨科就诊,通过中医四诊与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膝骨关节炎。“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症状特点和脉象等,中医诊断为寒湿痹阻型骨关节炎。”王卫国开具了包括当归、炙地黄、羌活、川芎、桂枝等在内的中药方剂,同时辅助针灸、艾灸疗法,经过几个月的中药治疗,王阿姨膝关节疼痛和肿胀逐渐减轻,上下楼也变轻松了。
据了解,王卫国和他的研究团队基于创新的膝骨关节炎发病理论,深耕临床一线,通过对大量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总结了宝贵的用药经验,形成了针对膝骨关节炎的中药方剂,并根据疾病不同的阶段特点制定了药物加减规则,最终形成了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协同诊疗康复体系中的中药矩阵,使不同病因、疾病不同阶段的患者都可以应用针对性药物。
王卫国介绍,膝骨关节炎病程极长,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症状区别极大,针对这一特点,结合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他将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西医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共同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健康着想,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
针对极重型膝骨关节炎,王卫国团队创新了多项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技术,研发了一种模拟膝关节软骨荷载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康复方案;发明了一种减缓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协助患者活动;还发明了一种自发热膝关节调温包存储箱,方便患者使用膝关节外用药物等。目前,这些成果在山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潍坊市中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等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临床治疗20000余例,临床有效率达88.74%-91.62%,改善了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使膝骨关节炎的治愈率大幅提高。
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如果大家出现关节的不适还是应当及时就医。”王卫国进一步解释,“不同于其他疾病,关节软骨再生能力有限。作为人体的退变性疾病,骨性关节炎一旦发生,将无法逆转。因此我们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中老年人,预防和治疗膝骨关节炎,要注意哪些?王卫国建议,要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减轻关节的压力;平衡运动和休息,中老年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冲击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关节过度使用;注意避免剧烈活动或不安全的姿势和动作,减少膝关节受伤的风险,在进行活动时,务必配备适当的装备,如运动鞋和护膝,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同时,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和走姿,使用坚固的床垫和合适的椅子,以减少对膝关节的不良影响。
“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预防膝骨关节炎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王卫国表示,当出现膝关节疼痛时,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疗法,如局部保暖、适当的休息、按摩和物理疗法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对于严重的疼痛和不适,以及无法缓解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天气转凉,患者数量陡增
天气突然转冷,让每天晨练的王维英(化名)感觉到不适,特别是膝盖,疼痛难忍,甚至下不了地。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王维英再次来到骨科门诊。
今年58岁的王维英,几年前膝部出现疼痛,一年前在山东省中医院通过膝关节影像学检查发现膝关节处出现多处增生,诊断为膝骨关节炎,服用药物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这位患者在气温降低前一天就感觉膝关节处疼痛明显,最近情况又有所加重,故再次就诊。”
“近段时间,我们门诊的骨关节炎老年患者数量增加了不少,除了一部分老病友,还有不少新面孔,但这种‘陡增趋势’在意料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气温下降导致关节疼痛并反复发作,严重的连行走、上下楼梯都很困难,甚至久坐后起身都要做足心理准备,影响日常生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卫国表示,关节炎发病与季节变化存在一定关系。
“近期天气的骤变引起许多老年患者出现关节处的疼痛及活动受限,有调查发现因天气变冷引起的骨关节的疼痛占总人数的60%。”实际上,天气转凉发生关节疼痛,是因为患有慢性炎症的关节对环境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受到寒冷刺激后,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血管收缩,从而引起了关节疼痛。
王卫国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为了追求“美丽冻人”也是怎么好看怎么穿,最近门诊骨关节疼痛的年轻患者也有所增加,“当然并不是说不应该追求美,但是我们更应该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去追求。”
风、寒、湿是致病原因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骨关节炎患病人数已超过5亿,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达15%,保守估计患者超过1亿,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据了解,骨关节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骨关节炎没有明确诱因,与年龄、遗传等有关,多见于老年人。王卫国表示,还有继发性骨关节炎则继发于创伤、慢性劳损等原有疾病,可发生于年轻人。在骨关节炎中,膝关节炎又最受“青睐”。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负重极大的关节之一,包括骨骼、软骨、滑膜、韧带、肌肉和神经等组织。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结构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由于血液循环较差和关节软骨自身的缺血缺氧状况,关节的再生和修复能力有限,膝关节与一些其他组织(如皮肤)相比自愈能力较差。因而,膝关节任何一个结构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膝关节功能,进而影响正常生活,而长期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退行性改变,同时也会减弱药物治疗的效果。
王卫国告诉记者,膝骨关节炎是以关节疼痛、运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理论认为,其诱因可分为两种,一者为外因,《素问·痹论》有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为着痹也”,即环境因素。二者为内因,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精气逐渐衰退,而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所养,就可导致病变的发生。总而言之,膝骨关节炎病因复杂,病程极长,难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用药面临巨大挑战。
中西医协同诊疗
家住济南历城区的王阿姨今年60岁,因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来到山东省中医院骨科就诊,通过中医四诊与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膝骨关节炎。“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症状特点和脉象等,中医诊断为寒湿痹阻型骨关节炎。”王卫国开具了包括当归、炙地黄、羌活、川芎、桂枝等在内的中药方剂,同时辅助针灸、艾灸疗法,经过几个月的中药治疗,王阿姨膝关节疼痛和肿胀逐渐减轻,上下楼也变轻松了。
据了解,王卫国和他的研究团队基于创新的膝骨关节炎发病理论,深耕临床一线,通过对大量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总结了宝贵的用药经验,形成了针对膝骨关节炎的中药方剂,并根据疾病不同的阶段特点制定了药物加减规则,最终形成了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协同诊疗康复体系中的中药矩阵,使不同病因、疾病不同阶段的患者都可以应用针对性药物。
王卫国介绍,膝骨关节炎病程极长,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症状区别极大,针对这一特点,结合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他将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西医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共同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健康着想,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
针对极重型膝骨关节炎,王卫国团队创新了多项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技术,研发了一种模拟膝关节软骨荷载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康复方案;发明了一种减缓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协助患者活动;还发明了一种自发热膝关节调温包存储箱,方便患者使用膝关节外用药物等。目前,这些成果在山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潍坊市中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等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临床治疗20000余例,临床有效率达88.74%-91.62%,改善了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使膝骨关节炎的治愈率大幅提高。
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如果大家出现关节的不适还是应当及时就医。”王卫国进一步解释,“不同于其他疾病,关节软骨再生能力有限。作为人体的退变性疾病,骨性关节炎一旦发生,将无法逆转。因此我们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中老年人,预防和治疗膝骨关节炎,要注意哪些?王卫国建议,要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减轻关节的压力;平衡运动和休息,中老年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冲击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关节过度使用;注意避免剧烈活动或不安全的姿势和动作,减少膝关节受伤的风险,在进行活动时,务必配备适当的装备,如运动鞋和护膝,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同时,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和走姿,使用坚固的床垫和合适的椅子,以减少对膝关节的不良影响。
“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预防膝骨关节炎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王卫国表示,当出现膝关节疼痛时,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疗法,如局部保暖、适当的休息、按摩和物理疗法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对于严重的疼痛和不适,以及无法缓解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