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引金融活水 润发展沃土

济南市市中区积极构建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
        作为济南市市中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现代金融在推动市中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前三季度,市中区金融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2.4亿元,同比增长10.1%。通过把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努力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构建现代化、普惠化、便利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市中区不断巩固和壮大金融业发展基础,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上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资源集聚激发活力打造金融“洼地”

  今年以来,市中区全面推进科创金融改革,建立科创企业名录库,现有专精特新、瞪羚、高新技术、科创中小企业509家,同时引进科创私募基金9家,基金管理规模超35.21亿元;协助齐鲁银行市中分行科创金融中心为30家科创企业贷款授信1.8亿元。通过研究探索金融支持科创新路径,市中区总结提炼知识产权融资典型案例,印发知识产权融资政策汇编,推动山东省信用金桥公司的政采贷融资平台项目获评市金融创新项目三等奖。

  此外,市中区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梳理百余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名单,完善上市后备资源梯队,2023年累计新增省上市后备培育信息系统入库企业15家,累计入库企业达到57家。

  服务惠企、环境引才打造发展“双引擎”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的“强磁场”、汇集人才的“聚宝盆”。市中区不断加大金融产业双招双引力度,引进招商项目21个,其中包括绿能建源(济南)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10个过亿元项目,佛山金控期货山东分公司、上海隆华保险经纪山东分公司、京东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3家金融类区域总部以及国信证券济南顺河东街营业部等金融类分支机构,到位市外资金20.05亿元。

  同时,市中区强化人才工作,组织承办“海右人才节”重点活动4场,实地走访5家高新技术企业宣传人才政策,2022年新增齐鲁金融英才、济南市金融人才等各类称号人才22名,2023年组织推荐1人申报国家级金融人才、6家机构申报省级金融人才、2家机构申报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12人申报济南市级金融人才。

  “金融高地”枝繁叶茂赋能实体经济

  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让市中区发展优势尽显,凝心聚力锤炼出现代金融高地。

  未来,市中区实体产业含“金”量将不断攀升:深化“银行网点+社区网格”的政金企合作机制,完善“金融+N”多部门协调机制,打造多层次金融服务渠道;深化金企常态化对接,组织召开科创金融、金融辅导、普惠金融等专题政、银、企对接活动……通过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市中区借助平台力量,建立政、银、企之间常态化、制度化的合作关系,为建设活力品质强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