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李零《考古笔记:疫中读书记》出版

回顾百年考古史的探索手册

        继《波斯笔记》后,历经数年潜心研究与整理,李零新作《考古笔记:疫中读书记》(以下简称《考古笔记》)近期出版。书中,李零将视角从考古现场转向历史文本,从对考古史资料的阅读出发,以专业而综合的视角对考古的种种概念进行梳理。在他看来,虽名为笔记,但本书“并非田野发掘日志这样的东西”,而是“阅读考古学史做的笔记”。这一“笔记”中,借助独特的形式,李零从“大历史”的角度出发,对何为考古、何为考古学等问题一一阐释。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用笔记测绘考古学的“大历史”

  所谓“笔记”,是作者李零极为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作为一名中文系教授,他曾坦言自己的书“都是读书笔记”,这些“笔记”通常需要由作者首先对著作与文本进行细读,继而以笔记体的写法散论其中涉及的学术和思想问题,并由此展开个人思考。有评论认为,相比此前的笔记体著作,这部《考古笔记》体量更大,既有读书、读史的体会,也有深入的思考,从更为宏观且深层的角度,完成了一次考古学史的学术之旅。

  三卷极具分量的书册,组成了《考古笔记》的内容主体,敦实、古朴、厚重,是其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书中内容均为李零2020—2022年疫情期间大量阅读考古学类书籍后的“再输出”,其中的每一册都有部分采用读书笔记的体例,逐章解读一系列中外考古名著,并加案语,引人在读书的同时思考。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言,“我不是考古学家,只是考古学的读者——一位旁观者”。

  在这位“旁观者”眼中,所谓考古与考古史,并非仅仅是“指向过去的东西”。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考古是作为知识生产的一个体系,而体系的背后又有着一套制度性的支撑,“它是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术的一个大领域。”在上册《考古研究大历史》中,李零便将视角投注于这一大领域整体的脉络中。考古、考古学与考古学家分别是什么?考古学研究的是什么?考古与其他学科又有着怎么样的关系?每一个问题在其中都有着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论述。

  学科综合、领域交叉、内容广泛,这些共同构成了考古的复杂性。在李零眼中,考古甚至“跟军事学有点像”,究其原因,考古与军事学同样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它们与各门学科都有交叉。在考古中,无论是通过生物、化学手段进行的年代测定,通过语言学与历史学进行的历史分析,还是充满了技术性与操作性的现场发掘与文物修复,“任何手段、任何知识,甚至心理学都用得上。”于是,靠着许多“小道理”的支撑,考古学这门“大道理”得以最终成就。

  除了“大道理”,在李零看来,考古学还应该是一门研究人类来源与去向的“大学问”。而以此为目标,考古研究的就不能只是“小历史”,即成文史,而应该面向更广阔的世界,即史前史。借由考古,以欧洲的起源为例,从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源头的认识,再到埃及和两河流域对欧洲的影响,再到认识到亚、非、澳、美还有更原始的生活,这种递进的发现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启示,也是考古学的直接成果。“考古,就是通过这些遗迹、遗物,研究人类的“大历史”。

  深入中国考古的学术腹地

  “我这一辈子,从二十来岁到现在,竭四十年之力,全是为了研究中国。”这是李零曾对自己的学术生涯做出的总结,在此前出版的作品《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系列中,可以看到李零对这一主题的生动体现。无论是遍寻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经典著作,还是带领读者从历史到地理认知五千年来的中国之全貌,均将精神内核直指中国这一核心。而到《考古笔记》面世,李零亦花费大量的篇幅,专注于中国考古的发展历程。

  在中篇《我身边的考古学史》中,他从宏大的考古学视野中跳出,转而叩问起发生在身边的鲜活历史,对夏鼐、苏秉琦、张光直等国内考古大家进行了讨论,在记述这些重要考古大家的学术渊源的同时,还借此辨析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变迁与其间的思想分野。在其中,李零坦言,“最主要的还是读《夏鼐日记》。”以夏鼐的师承与其“周公之梦”为起始,到“区系类型”和“两系文明”的考虑理论,再到中国考古的新旧之争,在不同文本的记叙中,梳理了一条中国百年考古的理论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术理论之外,李零同时还详细讲述了中国考古学一百年的辉煌成果与发展情况。从把考古文博工作作为国家事业、公益事业的“中国特色”,到旧石器与新石器考古的“兵分两路”,再到考古文博事业科学院系统、国家文物局系统和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系统的“三位一体”,每一步都凝结着无数考古人的心血与付出。他认为,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变迁是我国考古学演进的重要舞台,而“这些时代历史也深深刻入考古学家的人生史中”。

  追溯考古学家的历史剪影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魂断蓝山》中,李零从考古学理论中走出,以一位世界闻名的考古学家为对象,生动展示了其自身经历在历史中留下的生动剪影。“戈登·柴尔德不修边幅,一条裤子可以穿20年。其典型装束是头戴宽边黑帽,鼻子上架副眼镜,身穿油光发亮的黑色风衣,手拿烟斗……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放着《工人日报》。”这些书中屡屡能找到的对传记的摘录,在书中又引发了李零对一名考古学家在历史中的意义与形象的进一步思考。

  “有人觉得柴尔德的理论已经过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李零表示。在书中,对其从工人运动理论家到走向学术之路的经历进行了充分展示。从最初对陶器、铜器等器具的注重,到后来探索欧洲文明的源头与前进的方向,他的兴趣专注于农业与城市究竟如何发生,不从考古中寻找自然科学的“通则”,而是研究人类如何创造自身,这些学术倾向中“带有更多人文性质和历史性质”。

  柴尔德终其一生始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历经一战与二战,最终,在冷战时期看不到头的“黑暗”中,他选择留下“绝命三书”,魂断蓝山。但李零表示,他用考古学鼓舞人类,战胜黑暗,影响到整整一代年轻的考古人。书中对柴尔德的特写既反映了一名考古学家应有的良知与品行,也深入揭示了考古学一段尤为重要的发展阶段,有评论认为,本书可视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考古学史的开先河之作,通过讨论考古学学科和考古学史、讨论柴尔德个人的学术和生平,富有深意地触及了20世纪历史的核心问题。

  【作者简介】

  李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研究、著述范围涉及诸多领域,如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以及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已出版《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波斯笔记》《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万变》《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兰台万卷》《小字白劳》《十二生肖中国年》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