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鲍思陶文集》出版

纪念章黄传人鲍思陶学术活动举行

《鲍思陶文集》出版座谈会召开 主办方供图
点击查看原图
        由章黄学派代表人物鲍思陶著作的《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鲍思陶文集》由齐鲁书社出版。日前,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等单位连续主办两场学术论坛,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等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研讨鲍思陶的学术思想和诗词创作成就。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鲍思陶文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鲍思陶,原名鲍时祥,安徽枞阳人,山东大学教授,当代著名旧体诗文家,古代语言学文献学者。家学精湛深厚。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师从古文字学家殷孟伦,深得山大章黄学脉家法,兼擅训诂与辞章之学。鲍思陶既有学人之学,又有诗人之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其诗词肌理细密,情深韵远,论者以为兼有骨力、风华之胜,遥嗣清代王渔洋的韵调。对桐城派古文、阳湖派骈文有深入的研究,同时还致力于古文、骈文的写作,才思藻发,规矩森然,在海内外古诗词创作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鲍思陶对古典文学、传统文化怀有深沉而真挚的热爱,对发扬古典文化的优秀传统有强烈的使命感。他植根于自己丰富的古诗词创作经验和深厚学养,撰写了大量古典诗词鉴赏文章。他的这些文章,高屋建瓴,切中肯綮,使许多学子从此走入了古典文艺、传统文化的殿堂。鲍思陶博通四部之学,对古代文献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提倡并主持的《中国文化精华文库》《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五别史》等大型文献工程,为当代的文献学研究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06年8月24日,鲍思陶不幸病逝。
  
  齐鲁书社出版的《鲍思陶文集》及《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论》,为研究鲍思陶学术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0月25日,《鲍思陶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召开。据悉,2020年末,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向院党政联席会提出编辑《鲍思陶文集》的议案,其后开始收集遗稿。诸多亲友弟子贡献出珍贵手稿。山东大学文学院研究员李振聚对初稿进行了分类编目工作,并将整理工作交给鲍思陶弟子、文学院教授刘晓艺。刘晓艺带领三个小组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整理完成了超过百万字的《鲍思陶文集》。鲍思陶友人倪志云整理的《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作为独立著作出版,同时也收入《鲍思陶文集》。
  
  座谈会上,刘晓艺畅谈整理工作时表示:“鲍思陶老师一直有一个理念,他认为词章学的香火不能断,总要有人去继承,至少要愿意去继承。旧体诗文的写作,从当年到现在并不计入学术考评,无论教师格外去教学,还是学生格外去学习,理论上都不会格外去增益其学术简历,无益于其工作的考核或者学业的成绩,但是在鲍老师理念的影响下,我一直都坚信,古典文学的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紧密相连的,是不可切分的,曹植致杨修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也就是说,只有将古典文学的研究、教学和创作实践三者统合在一起,才是真正完美的古典文学研究者,鲍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化身。”

  鲍思陶学术与辞章讲谈会举行

  10月19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齐鲁书社、藉书园文化书院联合举办“章黄传人鲍思陶学术与辞章”讲谈会,倪志云、贺伟、刘晓艺等专家学者深度讲谈鲍思陶生前的学术历程、研究成果和诗文作品。
  
  讲谈会上,齐鲁书社编审、《鲍思陶文集》责编贺伟回顾了他和鲍思陶亦师亦友的同事经历及《鲍思陶文集》的出版过程。鲍思陶生前挚友、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倪志云透露了他受托整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的细节:“鲍思陶病故前有一个遗憾,已经有做书的计划,但是一本都没有来得及做出来,正在照顾鲍思陶的同学孙芙蓉联系我,说老鲍这几天就不行了,有一本书稿没写完,我是建议他找朋友帮忙,他说只有你能帮他。我当天晚上就从重庆飞来济南,在老鲍离开这个世界最后四五天的时间,当面把这个事情交代给我了。”
  
  鲍思陶弟子、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西宁提出三点建议,传扬章黄学派:“一是将鲍老师的研究放在山东大学章黄学人的研究背景下,溯源汲流,梳理总结山大章黄学人的成果构成、学术贡献和历史影响,有机会召开章黄学派与齐鲁文脉研讨会,张扬旗帜,为齐鲁学术增添新活力;二是以《文集》出版为契机,深化对鲍老师学术思想、诗词创作特点发展等的研究,鼓励学生同学研究章黄传人和鲍老师学术和创作,多出成果,推动学术繁荣;三是加大普及推广,适当时候举行鲍老师学术系列讲座,开展诗词古文写作实践,让传统文化走入日常生活。”
  
  齐鲁书社出版的《鲍思陶文集》及《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论》,为研究鲍思陶学术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