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成立国内高校首个RISC-V开源俱乐部
RISC-V,掀起芯片浪潮

据悉,山东大学RISC-V开源俱乐部以“推动RISC-V生态繁荣与发展”为使命


俱乐部将助力山东大学在构建高校开源生态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你听说过“RISC-V开源”吗?RISC-V开源架构是目前计算机领域的热门方向,RISC-V芯片也已经开始出现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耳机、硬盘和AI处理器中。近日,山东大学成立了国内高校中首个RISC-V开源俱乐部。记者了解到,该俱乐部成立后,将助力山东大学在构建高校开源生态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成立俱乐部
山大致力于成为RISC-V技术策源地
10月24日,1024工程师节之际,山东大学举办RISC-V开源俱乐部成立仪式。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创新研究院、晶谷研究院院长孙丕恕表示,“RISC-V开源俱乐部的成立使山东大学成为国内首所聚焦RISC-V生态建设,同时具备CPU核、CPU产品、系统软件、基础软件全栈能力的高校,是有组织科研和激发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双创及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相信在业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山大RISC-V开源俱乐部将在构建高校开源生态,推动RISC-V生态发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山东大学RISC-V开源俱乐部各项主旨元素的内容发布、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RISC-V专题赛”发布以及“技术大咖分享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副理事长张晖,中科院软件所PLCT实验室创始人及项目总监、RISC-V基金会全球大使吴伟,红帽软件(北京)有限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RISC-V国际基金会大使傅炜三位业界大咖分别作了题为“开放原子基金会介绍”“基于RISC-V 的Linux开源软件生态——发行版及启动固件现状与展望”“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拥抱开源和RISC-V”的主题报告。
据悉,山东大学RISC-V开源俱乐部以“推动RISC-V生态繁荣与发展”为使命,致力于推动山东大学成为RISC-V技术策源地,通过和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CCF开源发展委员会的高效互动,举办与开源软硬件技术相关的公开讲座、技术峰会和学科竞赛等,维护资源镜像站,开放RISC-V集群的测试环境,发动、组织高校的广大师生“知道开源、参与开源、贡献开源”,熟悉开源规则和礼仪,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为全球开源项目作出山大贡献。
RISC-V是啥?
将改变全球计算架构垄断格局
CPU本质是一块集中了不同功能电路的芯片,要使用这些功能电路,CPU需要调用对应的指令——也就是由0、1组成的二进制数。而用来规定指令格式的东西就叫做指令集架构(一般简称为架构),不同的架构反映了设计者对同一功能的不同实现思路,RISC-V就是全球前三大指令集架构。目前,芯片市场存在X86、MIPS、ARM、RISC-V四种主流指令集,也是常说的芯片架构。当前主流CPU市场仍被X86、ARM架构垄断,但新兴的开源指令集RISC-V将为我国芯片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诞生于2010年的RISC-V,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架构,是ARM和X86架构之外规模最大的CPU架构,同时也是我国自主研发芯片的主攻架构之一。RISC-V本质上是定义软件与硬件如何“互操作”的一个标准。RISC-V开源架构并不是一个开源的代码,而是一个由全球处理器技术人员共同定义的开放标准,以文本的形式开放于互联网上。打个比方,如果把软件比作为手机上的充电口,硬件比作为充电线上的充电头,那么两者插上之后实现“充电”就是一种“互操作”,需要通过标准定义来约定如何进行“互操作”,比如充电电压多大、充电电流多少等等。
X86、ARM和RISC-V这三种架构,分别代表了三种经营模式:X86架构由英特尔和AMD牢牢掌握话语权,其他芯片公司想用也用不了;ARM架构虽然由ARM公司所有,但授权开放,需要花钱购买;RISC-V最特殊,不属于任何机构或国家,开源免费,想用就用。也就是说,RISC-V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标准化”,即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芯片、免版税。这意味着,任何公司都能使用RISC-V,无需担心“断供”风险。
因为其开放的特点,RISC-V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学科研机构与学者加入到基于它的创新大潮中,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新型处理器产品开发中来。有了开源RISC-V,指令架构从个别企业拥有变成全人类共享的资源,将以普惠之势推动着新一轮计算架构向更高的方向演进。
出货量崛起
我国加速布局开源芯片RISC-V生态
事实上,CPU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架构是芯片产业链和芯片生态的融合。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迎接新的全球变革,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赛道。智能网联汽车对芯片的需求倍增,据统计,一个传统的汽车芯片用量需求大约是500-600颗,而智能网联汽车的绝对量在5000颗以上。
对我国而言,这是国产处理器与国际同行并跑的一次重要机遇。只要投入足够的资源,在技术和应用上作出贡献,就有机会像5G通信一样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发展。2018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一份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的政策,其中明确提到“支持基于RISC-V 指令集架构、32位及以上的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同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联合国内业界人士成立了中国RISC-V产业联盟。随后,在中科院牵头下,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成立。两个联盟的成立,初衷都是为推动RISC-V生态在中国本土的完善。
目前,RISC-V理事会中80%以上的最高级别会员都为中国企业,超过70%的RISC-V主要成员来自中国,包括阿里巴巴、华为、中芯国际、紫光展锐、晶晨股份、芯原股份等。截至2022年,RISC-V处理器在Iot领域应用出货量达100亿颗,用12年的时间完成了ARM近30年的发展速度;预计2025年将达800亿颗甚至更高。
在今年的1024程序员节暨“源聚一堂”开源技术沙龙(北京站)大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秘书长冯冠霖表示,要推动服务器操作系统社区协同发展,打造门类齐全的开源项目堆栈。在未来项目的选择上,基金会将形成门类完整的开源软件堆栈,加快在人工智能、RISC-V等前瞻性开源项目领域的布局,提前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冯冠霖介绍,在已有项目孵化方面,基金会将不断提升开源项目运营服务能力,全力支持开源社区发展,推动开源生态繁荣,在保持社区独立运营、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将组织Anolis OS、OpenClou-dOS和open Euler等社区形成合力,在OS内核版本确定、软件包格式等方面深度协同,减少资源重复投入。同时,基金会也将在近期加快Anolis OS、OpenClou-dOS项目的捐赠孵化。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成立俱乐部
山大致力于成为RISC-V技术策源地
10月24日,1024工程师节之际,山东大学举办RISC-V开源俱乐部成立仪式。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创新研究院、晶谷研究院院长孙丕恕表示,“RISC-V开源俱乐部的成立使山东大学成为国内首所聚焦RISC-V生态建设,同时具备CPU核、CPU产品、系统软件、基础软件全栈能力的高校,是有组织科研和激发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双创及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相信在业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山大RISC-V开源俱乐部将在构建高校开源生态,推动RISC-V生态发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山东大学RISC-V开源俱乐部各项主旨元素的内容发布、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RISC-V专题赛”发布以及“技术大咖分享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副理事长张晖,中科院软件所PLCT实验室创始人及项目总监、RISC-V基金会全球大使吴伟,红帽软件(北京)有限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RISC-V国际基金会大使傅炜三位业界大咖分别作了题为“开放原子基金会介绍”“基于RISC-V 的Linux开源软件生态——发行版及启动固件现状与展望”“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拥抱开源和RISC-V”的主题报告。
据悉,山东大学RISC-V开源俱乐部以“推动RISC-V生态繁荣与发展”为使命,致力于推动山东大学成为RISC-V技术策源地,通过和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CCF开源发展委员会的高效互动,举办与开源软硬件技术相关的公开讲座、技术峰会和学科竞赛等,维护资源镜像站,开放RISC-V集群的测试环境,发动、组织高校的广大师生“知道开源、参与开源、贡献开源”,熟悉开源规则和礼仪,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为全球开源项目作出山大贡献。
RISC-V是啥?
将改变全球计算架构垄断格局
CPU本质是一块集中了不同功能电路的芯片,要使用这些功能电路,CPU需要调用对应的指令——也就是由0、1组成的二进制数。而用来规定指令格式的东西就叫做指令集架构(一般简称为架构),不同的架构反映了设计者对同一功能的不同实现思路,RISC-V就是全球前三大指令集架构。目前,芯片市场存在X86、MIPS、ARM、RISC-V四种主流指令集,也是常说的芯片架构。当前主流CPU市场仍被X86、ARM架构垄断,但新兴的开源指令集RISC-V将为我国芯片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诞生于2010年的RISC-V,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架构,是ARM和X86架构之外规模最大的CPU架构,同时也是我国自主研发芯片的主攻架构之一。RISC-V本质上是定义软件与硬件如何“互操作”的一个标准。RISC-V开源架构并不是一个开源的代码,而是一个由全球处理器技术人员共同定义的开放标准,以文本的形式开放于互联网上。打个比方,如果把软件比作为手机上的充电口,硬件比作为充电线上的充电头,那么两者插上之后实现“充电”就是一种“互操作”,需要通过标准定义来约定如何进行“互操作”,比如充电电压多大、充电电流多少等等。
X86、ARM和RISC-V这三种架构,分别代表了三种经营模式:X86架构由英特尔和AMD牢牢掌握话语权,其他芯片公司想用也用不了;ARM架构虽然由ARM公司所有,但授权开放,需要花钱购买;RISC-V最特殊,不属于任何机构或国家,开源免费,想用就用。也就是说,RISC-V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标准化”,即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芯片、免版税。这意味着,任何公司都能使用RISC-V,无需担心“断供”风险。
因为其开放的特点,RISC-V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学科研机构与学者加入到基于它的创新大潮中,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新型处理器产品开发中来。有了开源RISC-V,指令架构从个别企业拥有变成全人类共享的资源,将以普惠之势推动着新一轮计算架构向更高的方向演进。
出货量崛起
我国加速布局开源芯片RISC-V生态
事实上,CPU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架构是芯片产业链和芯片生态的融合。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迎接新的全球变革,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赛道。智能网联汽车对芯片的需求倍增,据统计,一个传统的汽车芯片用量需求大约是500-600颗,而智能网联汽车的绝对量在5000颗以上。
对我国而言,这是国产处理器与国际同行并跑的一次重要机遇。只要投入足够的资源,在技术和应用上作出贡献,就有机会像5G通信一样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发展。2018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一份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的政策,其中明确提到“支持基于RISC-V 指令集架构、32位及以上的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同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联合国内业界人士成立了中国RISC-V产业联盟。随后,在中科院牵头下,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成立。两个联盟的成立,初衷都是为推动RISC-V生态在中国本土的完善。
目前,RISC-V理事会中80%以上的最高级别会员都为中国企业,超过70%的RISC-V主要成员来自中国,包括阿里巴巴、华为、中芯国际、紫光展锐、晶晨股份、芯原股份等。截至2022年,RISC-V处理器在Iot领域应用出货量达100亿颗,用12年的时间完成了ARM近30年的发展速度;预计2025年将达800亿颗甚至更高。
在今年的1024程序员节暨“源聚一堂”开源技术沙龙(北京站)大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秘书长冯冠霖表示,要推动服务器操作系统社区协同发展,打造门类齐全的开源项目堆栈。在未来项目的选择上,基金会将形成门类完整的开源软件堆栈,加快在人工智能、RISC-V等前瞻性开源项目领域的布局,提前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冯冠霖介绍,在已有项目孵化方面,基金会将不断提升开源项目运营服务能力,全力支持开源社区发展,推动开源生态繁荣,在保持社区独立运营、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将组织Anolis OS、OpenClou-dOS和open Euler等社区形成合力,在OS内核版本确定、软件包格式等方面深度协同,减少资源重复投入。同时,基金会也将在近期加快Anolis OS、OpenClou-dOS项目的捐赠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