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丰银行·2023济南(泉城)马拉松开跑在即
科学备战,听听他们怎么说
商报济南消息 路跑比赛是一项不断挑战自身极限,但同时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运动。如果运动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10月29日,恒丰银行·2023济南(泉城)马拉松开赛在即,不少参赛者已开始提前备赛。但到底怎样备战才算科学?如何备战才最安全高效?为此,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了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郑荣强和多次担任马拉松配速员的刘晓霞,听听他们的建议。
一直以来,马拉松都是身体与意志的挑战赛,也是展示个人风采和团队实力的舞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但马拉松运动也具有一定风险,如果运动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郑荣强告诉记者,“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损伤主要发生在下肢,最易受伤部位是膝关节,其它常见下肢损伤还有内侧胫骨应力综合症、跟腱损伤、足底筋膜炎、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一般来说,陈旧性损伤是发生下肢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次,过度训练、错误的跑步姿势、忽略热身和拉伸也是诱发损伤的重要原因。”
“为了减少运动中身体损伤的几率,我建议业余马拉松参赛者在预防肌肉拉伤问题上要注意热身不足、加速过快等问题,加强身体力量素质和专项耐力。”他说,“参加半程马拉松和马拉松的选手赛前一段时间要进行21 公里和30 公里以上的模拟跑,逐渐接近比赛距离,让身体适应耐力强度。对于20岁至35 岁的业余参赛者来说,他们需要多进行20 公里以上的耐力训练,克服不适感和极点的反应,另外,参赛者还需要进行力量素质和专项技术动作的改进。”
“对于外地的参赛者来说,赛前了解主办城市天气和赛道情况也很重要。”马拉松配速员刘晓霞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每个城市举办的马拉松都各有特色,举办方会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以及人文风景设计和规划赛道。以本次恒丰银行·2023济南(泉城)马拉松比赛为例,赛道横穿了济南的多个特色风貌带,展现了济南“山、泉、湖、河、城”相融一体的特点。由于济南多山,因此赛道中爬坡路段也较多,大家可提前查看赛道图,了解坡度的攀升高度。如果能提前踩线并找到匹配赛道的训练方式就更好了。”她说,“此外,参赛者应在赛前了解举办城市的天气情况,若赛时气温较低,可以配备一次性雨衣,既保暖又非常方便,在沿途中收纳或者处理也较方便。”
“了解赛道补给也是赛前备战的重要一环。”刘晓霞告诉记者,“马拉松正式开赛前,组委会将提前公布赛道路线图,上面一般会标注补给点位置和各类补给的分配位置,根据这些信息,大家可合理规划比赛时的跑步策略,合理分配体力,以免出现意外。”
郑荣强告诉记者,“比赛当天,参赛者应提前来到起点热身并注意补水。我建议大家可以每隔15分钟喝一次,赛前再去临时厕所利尿排空。”他说,“赛前1到2小时内,参赛者可以补充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以食用能量棒为最佳。赛前30分钟则可以饮用100~300ml的专业运动饮料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保证各项机能达到最佳。”
“比赛中,大家要及时喝水,防止出现脱水等情况,但大家也应注意每小时补充水分不要超过500ml,以免加重身体负担。运动开始后半小时,为了保证体能,参赛者可每间隔15到20分钟补充20克左右的低聚糖,这里建议选用能量胶。”郑荣强说。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马拉松还是半程马拉松,都是超越身体极限的运动,不光是精神和心理上的挑战,也是体力和生理上的考验。因此参与马拉松比赛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旦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求助或就医,以免发生意外。”郑荣强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淑婷
一直以来,马拉松都是身体与意志的挑战赛,也是展示个人风采和团队实力的舞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但马拉松运动也具有一定风险,如果运动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郑荣强告诉记者,“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损伤主要发生在下肢,最易受伤部位是膝关节,其它常见下肢损伤还有内侧胫骨应力综合症、跟腱损伤、足底筋膜炎、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一般来说,陈旧性损伤是发生下肢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次,过度训练、错误的跑步姿势、忽略热身和拉伸也是诱发损伤的重要原因。”
“为了减少运动中身体损伤的几率,我建议业余马拉松参赛者在预防肌肉拉伤问题上要注意热身不足、加速过快等问题,加强身体力量素质和专项耐力。”他说,“参加半程马拉松和马拉松的选手赛前一段时间要进行21 公里和30 公里以上的模拟跑,逐渐接近比赛距离,让身体适应耐力强度。对于20岁至35 岁的业余参赛者来说,他们需要多进行20 公里以上的耐力训练,克服不适感和极点的反应,另外,参赛者还需要进行力量素质和专项技术动作的改进。”
“对于外地的参赛者来说,赛前了解主办城市天气和赛道情况也很重要。”马拉松配速员刘晓霞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每个城市举办的马拉松都各有特色,举办方会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以及人文风景设计和规划赛道。以本次恒丰银行·2023济南(泉城)马拉松比赛为例,赛道横穿了济南的多个特色风貌带,展现了济南“山、泉、湖、河、城”相融一体的特点。由于济南多山,因此赛道中爬坡路段也较多,大家可提前查看赛道图,了解坡度的攀升高度。如果能提前踩线并找到匹配赛道的训练方式就更好了。”她说,“此外,参赛者应在赛前了解举办城市的天气情况,若赛时气温较低,可以配备一次性雨衣,既保暖又非常方便,在沿途中收纳或者处理也较方便。”
“了解赛道补给也是赛前备战的重要一环。”刘晓霞告诉记者,“马拉松正式开赛前,组委会将提前公布赛道路线图,上面一般会标注补给点位置和各类补给的分配位置,根据这些信息,大家可合理规划比赛时的跑步策略,合理分配体力,以免出现意外。”
郑荣强告诉记者,“比赛当天,参赛者应提前来到起点热身并注意补水。我建议大家可以每隔15分钟喝一次,赛前再去临时厕所利尿排空。”他说,“赛前1到2小时内,参赛者可以补充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以食用能量棒为最佳。赛前30分钟则可以饮用100~300ml的专业运动饮料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保证各项机能达到最佳。”
“比赛中,大家要及时喝水,防止出现脱水等情况,但大家也应注意每小时补充水分不要超过500ml,以免加重身体负担。运动开始后半小时,为了保证体能,参赛者可每间隔15到20分钟补充20克左右的低聚糖,这里建议选用能量胶。”郑荣强说。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马拉松还是半程马拉松,都是超越身体极限的运动,不光是精神和心理上的挑战,也是体力和生理上的考验。因此参与马拉松比赛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旦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求助或就医,以免发生意外。”郑荣强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