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今日开赛

全国博士后,烟台来过招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举行
点击查看原图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赛前新闻发布会昨日下午在烟台举行,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定于10月26-28日,在烟台举办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本届大赛共吸引来自海内外的6206个博士后团队及项目报名,参赛总人数达2.5万人。经过各组队单位预选推荐和全国复赛,共有来自43支参赛队伍的1530个团队/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共设置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赛道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金生在会上表示,为确保大赛公平公正举办,大赛组委会邀请24名院士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大赛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指导。总决赛共邀请252名技术、投资、研发、知识产权、财务管理等领域高水平院士专家作为评委,对参赛项目进行专业评审。
  
  本届大赛以“智汇赋能发展博创引领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四个组别,划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其他行业等7个赛道进行比赛。总决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对获奖博士后人员颁发“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证书,预计颁发金、银、铜奖328个,并给予相应奖励。
  
  大赛总决赛期间,还将同步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人才项目交流对接、人才招聘、创新创业主题研讨交流会等活动。总计有700多个单位参加现场交流对接,包括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以及11个独立组队博士后设站单位参加政策宣传推介,另有40余家创投机构参加。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将有来自全国的180多家单位参展,博士/博士后人才招聘活动已征集了2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的1100余个博士/博士后岗位。主题研讨交流会将邀请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风投机构和创服机构负责人、优秀博士后代表等围绕“博创引领共话未来”的主题进行交流。

  参赛项目现场路演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赛事评审组组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文峰在会上表示,本届大赛参赛队伍数量和参赛人数都创新高,目前大赛已完成全部参赛选手参赛确认以及路演幻灯和路演视频收集工作,并按照抽签顺序,进行了秩序安排。比赛采取现场项目路演形式,每个项目15分钟,其中项目路演8分钟,专家提问及参赛选手答辩7分钟,最后1分钟进行倒计时提醒。评审专家按照大赛公布的专家评审指标现场打分,当场亮分。所有比赛接受大赛监督仲裁委员会监督。
  
  按照各个组别及赛道特点,根据前期参赛地区和单位推荐的专家库,本届大赛从中邀请了行业技术专家、投资人、知识产权律师、财务管理专家、研发管理专家、科技型企业家共6类专家担任大赛评审专家。每个场馆由9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每组分别设置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主持、协调本组专家评审工作。大赛一共邀请专家252位,所有评审专家均是我国各学科领域知名专家、知名创新创业企业家以及知名财务专家、律师,在专家选聘过程中,大赛组委会按照权威、保密、回避等原则,同时兼顾了地域平衡。

  “企业出题,博士后解题”

  这次大赛设置了不同的赛道组别,其中揭榜领题赛受到了国内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对此,李金生在会上表示,从第一届博士后大赛开始,就设置了揭榜领题赛组别,“企业出题,博士后解题”,聚焦国内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技术难题科研攻关和技术升级需求,面向博士后群体征集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揭榜领题,帮助博士后研究人员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有效获取资金支持。同时,助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注入动力源。
  
  2022年,建立了博士后揭榜领题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全国博士后揭榜领题常态化活动,积极搭建网上交流对接平台,助力一大批项目成功对接,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之间搭建了互通互促的“立交桥”,受到了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和广大博士后的关注、重视和欢迎。
  
  作为本届大赛的四个组别之一,本次揭榜领题赛继续推广博士后揭榜领题的张榜发布模式,面向博士后以及拟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博士群体征集解决方案,实现博士后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博士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快速落地。前期经广泛征集,大赛执委会发布了国内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提出的515个项目需求,重点聚焦“卡脖子”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难题,各需求单位提供的项目奖励超过1亿元,吸引了大量博士后及团队踊跃应征领题。经过云宣讲、复赛等过程,最终有324个博士后团队进入揭榜领题赛全国总决赛。

  【点击】
  
  来鲁博士后最高享40万元经费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周春艳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山东出台《山东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从博士后招收、引进、在站、出站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完善了博士后工作机制。设立“博士后科学基金”,集中支持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创新研究、创业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连续实施“省博士后创新项目”“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专项,来鲁(留鲁)博士后最高可享受40万元经费支持,为博士后创新创业提供了精准扶持。
  
  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稳定合作机制,集聚优势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坚持分类评估,建立流动站、工作站(基地)评估指标体系,使评估导向和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向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发放“山东惠才卡”,在配偶随迁、子女入学、医疗保健、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政策待遇,有效解决博士后人才后顾之忧。具备条件的在站博士后、留鲁博士后均可直接参评副高级、正高级职称。
  
  在平台载体建设上,山东创新搭建了丰富多样、针对性强的载体平台,助力博士后发挥高端人才价值。建立全面覆盖的招引平台。全省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3个,涵盖全省高校、科研院所80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05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25个,实现16个市区域全覆盖、重点产业全覆盖和所有行业门类全覆盖。构筑主题突出的交流培育平台。打造“博聚齐鲁 智惠未来”品牌活动,举办以“海洋新材料”“脑科学和智能医学”“进企业、解难题”为主题的博士后学术和科技交流活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另据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悉,作为参赛方,山东共有2个代表团(山东代表团和山东大学代表团)报名参赛,经过前期比赛,有218名选手、150个高水平项目脱颖而出,入围总决赛,其中创新赛40个,创业赛37个,揭榜领题赛7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