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疗养护,提供高质量服务
为中老年患者健康护航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是对老年人生活需求的高度概括。逐步完善的老年医学诊疗团队,独具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院,不断发挥余热的资深专家义诊团队……聚焦老年患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精准施策,创建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特有的老年服务模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通讯员 郝爱
老有所医,为老年健康服务添动力
糖尿病,腰疼在当地医院进行微创手术后持续高烧近40℃,腰部到大腿一碰就疼,基本不能动。当德州齐河的杨大爷来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时,干部保健/老年医学科主任蒋卫东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患者本身有基础病,而且反复高烧拖了很长时间,治疗上有难度。”蒋卫东介绍,专家团队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手术部位出现化脓,黏连,经检测是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导致腰大肌脓肿,患者患上坏死性筋膜炎,十分痛苦。明确病因后,专家团队进行进一步治疗,患者病情很快稳定,最终治愈出院。
“老年科不同于专科,它是一个集疾病治疗、护理、营养、康复、健康管理、临终关怀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科室,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蒋卫东告诉记者,老年医学科有多学科团队,可以说“什么病都能治”。多病共存是许多老年人的现状,在医院老年医学科,年龄超过65岁且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非常常见,疾病又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慢阻肺等常见的老年病居多。当多种疾病发生于身体功能处于衰退阶段的老年人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诊疗方式并不是老人的最佳选择。“这是因为多种疾病叠加在一起,会使得疾病的诊治、用药等方面的复杂性增加。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全学科的治疗。”
“除了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做过手术、发生过跌倒、骨折等情况的老年人,也建议及时挂老年科就诊。”蒋卫东表示,在救治急危重症的同时,慢病管理尤为重要,“对入院老年人会进行综合评估,掌握其健康档案,进而进行早期干预、实现动态管理。”最大限度维持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正是老年科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在医院老年医学科,救治过103岁的高龄患者,也有很多少见病患者被治愈出院。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护理团队的作用不可替代。他们的工作像“保姆”的角色一样十分繁琐:为病人办理出入院、病房巡视、病情观察、安排病人用药、帮病人翻身、吸痰、处理抢救和突发情况、解决患者及家属日常困难等。不仅如此,科室护理服务还延伸到家,依托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或健康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护理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
老有所养,提供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
秋日的阳光照进房间,吃完早饭,80岁的张阿姨坐在床边晒太阳,休息片刻,她开始跟着护士做健康经络操。经历过一次大病后身边少不了人照顾,子女工作忙,于是就商量住进养老院。这是张阿姨入住养老院的第三年,“就是看中了有病能接着治疗这个优势,”张阿姨告诉记者,“这里像我的一个新家,我又有了一群孩子。”医院副院长周庆博介绍,作为一家综合性医养结合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设置床位500张,目前开放了400余张床位,床位使用率平均95%以上,收治的主要是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的老人。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医疗保障是“刚需”。“医院分为养护区和医疗区,医疗区还分为老年科和康复科,老人到院后会进行评估,如果老人身体状况较好就住到养护区,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或疾病反复加重,可以及时从养护区转到医疗区,经过治疗康复良好后再回到养护区,可以形成两个区的无缝衔接。对于一些急危重症,可转至山大二院中心院区进行治疗,实现绿色通道无缝隙对接。”据了解,医院以“医养结合、康养结合、中西医结合、智养结合、享受国家医疗养护政策”为特色,既有人才优势,也有技术优势。“医院医护人员都来自山大二院中心院区,拥有多年护理经验。此外,CT、彩超、B超,血液生化免疫检测等设备都具备,医疗资源优势明显。”建院至今,全院入住老人平均年龄80.35岁,在这里老人可感受到早期预防保健、患病期治疗、恢复期康复、稳定期生活照料及终末期安宁疗护的服务。
国家卫健委委属管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管理运营,山东省和济南市投入建设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山东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济南市十佳养老机构、济南市五星级养老机构、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将基本养老延伸到了专业养老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互通整合。目前,正向着“出模式、出经验、出标准、出人才”的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目标迈进。
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太阳正红”
医疗工作者,退而不休是常态。10月17日,医院“太阳正红”资深专家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进行了首场健康义诊活动。“为满足退休专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需求,充分发挥专家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专业优势,我们自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张瑞雪介绍,“志愿服务队由医院退休专家自愿报名参加,涵盖各学科专业,旨在充分发挥退休医学专家的技术优势,将退休不退岗的一腔热情奉献给需要的人。”
义诊活动当天,资深专家志愿服务队皮肤科张春敏、内分泌科宋慧玲、心血管内科刘黎明以及校医院中医科臧威等组成专家团,为退休老同志们免费进行血糖、血压检测,耐心解答各种健康疑难问题。现场热情高涨,咨询队伍排起长龙,服务队医疗专家们深深感受到医疗服务仍存在较大需求,更坚定了继续发光发热、投身志愿服务的信念。
据了解,目前志愿队共有专家成员20余人,有刚退休的专家,也有80多岁的老前辈。退休专家们汇聚在一起,充分展示了专家们仁心仁术、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志愿队队长、医院原皮肤科主任张春敏表示,今后将和志愿服务队的各位专家一起,退休不退志,继续发光发热,践行公益初心,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退休老专家、老同志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服务好、照顾好老同志是医院的职责所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将10月定为“敬老孝亲月”,接下来,还将组织走访慰问、健康义诊、健康科普讲座、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大手牵小手等多样活动,充分发挥退休专家专长,让退休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通讯员 郝爱
老有所医,为老年健康服务添动力
糖尿病,腰疼在当地医院进行微创手术后持续高烧近40℃,腰部到大腿一碰就疼,基本不能动。当德州齐河的杨大爷来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时,干部保健/老年医学科主任蒋卫东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患者本身有基础病,而且反复高烧拖了很长时间,治疗上有难度。”蒋卫东介绍,专家团队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手术部位出现化脓,黏连,经检测是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导致腰大肌脓肿,患者患上坏死性筋膜炎,十分痛苦。明确病因后,专家团队进行进一步治疗,患者病情很快稳定,最终治愈出院。
“老年科不同于专科,它是一个集疾病治疗、护理、营养、康复、健康管理、临终关怀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科室,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蒋卫东告诉记者,老年医学科有多学科团队,可以说“什么病都能治”。多病共存是许多老年人的现状,在医院老年医学科,年龄超过65岁且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非常常见,疾病又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慢阻肺等常见的老年病居多。当多种疾病发生于身体功能处于衰退阶段的老年人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诊疗方式并不是老人的最佳选择。“这是因为多种疾病叠加在一起,会使得疾病的诊治、用药等方面的复杂性增加。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全学科的治疗。”
“除了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做过手术、发生过跌倒、骨折等情况的老年人,也建议及时挂老年科就诊。”蒋卫东表示,在救治急危重症的同时,慢病管理尤为重要,“对入院老年人会进行综合评估,掌握其健康档案,进而进行早期干预、实现动态管理。”最大限度维持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正是老年科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在医院老年医学科,救治过103岁的高龄患者,也有很多少见病患者被治愈出院。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护理团队的作用不可替代。他们的工作像“保姆”的角色一样十分繁琐:为病人办理出入院、病房巡视、病情观察、安排病人用药、帮病人翻身、吸痰、处理抢救和突发情况、解决患者及家属日常困难等。不仅如此,科室护理服务还延伸到家,依托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或健康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护理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
老有所养,提供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
秋日的阳光照进房间,吃完早饭,80岁的张阿姨坐在床边晒太阳,休息片刻,她开始跟着护士做健康经络操。经历过一次大病后身边少不了人照顾,子女工作忙,于是就商量住进养老院。这是张阿姨入住养老院的第三年,“就是看中了有病能接着治疗这个优势,”张阿姨告诉记者,“这里像我的一个新家,我又有了一群孩子。”医院副院长周庆博介绍,作为一家综合性医养结合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设置床位500张,目前开放了400余张床位,床位使用率平均95%以上,收治的主要是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的老人。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医疗保障是“刚需”。“医院分为养护区和医疗区,医疗区还分为老年科和康复科,老人到院后会进行评估,如果老人身体状况较好就住到养护区,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或疾病反复加重,可以及时从养护区转到医疗区,经过治疗康复良好后再回到养护区,可以形成两个区的无缝衔接。对于一些急危重症,可转至山大二院中心院区进行治疗,实现绿色通道无缝隙对接。”据了解,医院以“医养结合、康养结合、中西医结合、智养结合、享受国家医疗养护政策”为特色,既有人才优势,也有技术优势。“医院医护人员都来自山大二院中心院区,拥有多年护理经验。此外,CT、彩超、B超,血液生化免疫检测等设备都具备,医疗资源优势明显。”建院至今,全院入住老人平均年龄80.35岁,在这里老人可感受到早期预防保健、患病期治疗、恢复期康复、稳定期生活照料及终末期安宁疗护的服务。
国家卫健委委属管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管理运营,山东省和济南市投入建设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山东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济南市十佳养老机构、济南市五星级养老机构、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将基本养老延伸到了专业养老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互通整合。目前,正向着“出模式、出经验、出标准、出人才”的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目标迈进。
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太阳正红”
医疗工作者,退而不休是常态。10月17日,医院“太阳正红”资深专家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进行了首场健康义诊活动。“为满足退休专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需求,充分发挥专家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专业优势,我们自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张瑞雪介绍,“志愿服务队由医院退休专家自愿报名参加,涵盖各学科专业,旨在充分发挥退休医学专家的技术优势,将退休不退岗的一腔热情奉献给需要的人。”
义诊活动当天,资深专家志愿服务队皮肤科张春敏、内分泌科宋慧玲、心血管内科刘黎明以及校医院中医科臧威等组成专家团,为退休老同志们免费进行血糖、血压检测,耐心解答各种健康疑难问题。现场热情高涨,咨询队伍排起长龙,服务队医疗专家们深深感受到医疗服务仍存在较大需求,更坚定了继续发光发热、投身志愿服务的信念。
据了解,目前志愿队共有专家成员20余人,有刚退休的专家,也有80多岁的老前辈。退休专家们汇聚在一起,充分展示了专家们仁心仁术、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志愿队队长、医院原皮肤科主任张春敏表示,今后将和志愿服务队的各位专家一起,退休不退志,继续发光发热,践行公益初心,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退休老专家、老同志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服务好、照顾好老同志是医院的职责所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将10月定为“敬老孝亲月”,接下来,还将组织走访慰问、健康义诊、健康科普讲座、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大手牵小手等多样活动,充分发挥退休专家专长,让退休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