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开启运行

        石勇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上合示范区设立五周年。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797.6亿元,增长27.7%。

  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机遇和重大历史使命。青岛海关协同上合示范区管委连续推出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的“8+12”项重点任务事项,研究制定“532”工程,这些措施为推动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海关智慧和力量。

  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近日青岛海关部署开展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七大领域重点提升行动,为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深度赋能助力。支持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高水平起步。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是山东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于今年8月底正式开关运行。截至目前,山东共运行14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居全国省市第二位。海关将以航空货运保税物流为基础,支持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发展集成电路、航空研发维修、特色冷链等关联产业。推动上合国际枢纽港全方位提效。支持多式联运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扩容升级,开行中俄、中哈、中欧等全程TIR 定班专线,服务跨境运输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试点,培育“中欧班列+”特色班列。

  支持“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多渠道拓展。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布局海外仓,继续拓展跨境电商B2B 出口业务,支持地方政府培育和壮大数字贸易新业态,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推动特色商品贸易技术性突破。支持上合组织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上合示范区)香辛料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建设,提升行业规则制定话语权,助力企业扩大出口。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