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教学质量上高度,“数字化教研”来帮助

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成立以后,将重点围绕教育大数据采集与处理、研究与分析、应用开展工作
点击查看原图
        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电子书包、平板学习……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有关学校教育的新名词,已成为基础教育学段很多学校的实际场景。互联网+时代,如何能真正用好数字技术赋能教学?近日,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揭牌成立,这是济南市教育局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创立的国内首个区域级教育大数据服务机构,旨在通过教育数据收集、分析、研究、应用和数字未来学校项目实施,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基础教育研究基地,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展“济南探索”

  信息技术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已经成为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于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的成立,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表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教研工作在未来实践应用中大有可为,希望济南市突出试点先行,推进示范引领,依托先进资源,打造专家智库,服务教研创新,助力课堂转型,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教育新路径,加快形成济南数字教研的品牌优势,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济南方案。”

  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济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表示,“数字教研中心的成立将解决教育数据资源底数不清、数据来源不统一、共享供需对接不充分、统筹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发挥大数据在区域教育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补齐济南市教育大数据工作机制短板,建立面向未来的教育数据治理体系,实现以大数据驱动课程实施和育人质量的整体提升。”

  针对数字教研中心的功能定位,王纮表示,数字教研中心将成为体现新时代教研数字化内涵和要求的重要载体,体现新时代教研数字化内涵和要求的重要载体,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基地,实现三个方面的重要突破,在形成小初高全学科数字化学科知识图谱、探索基于数字教研体系的教与学模式创新、实现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教育领域统筹管理等三个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优质教育资源全域共享

  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的成立,不仅建立了市级统一的教育数据中心,还制定了济南市教育大数据标准,完成全市842所小学、初中和市直高中学生的统一身份认证工作,为师生提供精准、主动、个性化的数字专属服务,实现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庆华介绍,济南市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落地与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推进各级各类学科工具、学习应用、智慧服务等专业平台互通融合,探索构建了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自2021年至今,平台累计访问量达1.03亿人次,点播9.69亿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智慧教育云服务体系。

  他表示,市级统筹全市名校名师,建设了“五全”数字教育资源总库,满足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学科、全类型(学习资料、教学资料)、全用户、全场景(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教研备课)使用,教育资源总库共建资源2338.97万个,接收国家教育平台优质资源900万条,平台资源汇聚存储198TB,开通市区校三级教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等特色空间2800余个,积累名师资源1.64万分,访问量163万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万余名,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域共享。

  构建泉城教育“数字画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成立以后,将重点围绕教育大数据采集与处理、研究与分析、应用开展工作。目前,济南正积极推动包括数据采集和归集、数据传输等方面“济南标准”的形成。

  刘庆华介绍,“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将持续推进以教研为引领,做好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分析,进一步围绕教育图谱、数字画像开展深入研究,提高数字档案的覆盖范围,并基于海量数字档案,形成泉城教育“数字画像”,在赋能学生个性化发展、超前识别学生潜力天赋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面提供精准制导。”同时,不断优化济南市学情大数据分析系统,遴选应用数据开展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从培养体系、甄别遴选、计划制定、科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加强体系性、数据赋能的精准性,做好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下一步,将在现有教研工作基础上,探索打造教研、巡课、共享、互动、诊断、评价为一体的线上教研体系,推动学段衔接教研、学科融合教研、集团办学教研、校际合作教研、共同体教研、项目化教研落地,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特色多元、效果显著的济南教研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