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时隔44年 跨越1400公里

这位老兵再向班长报到

关卫忠(左)在山东莘县见到两位老班长朱守华(中)和唐延更莘县警方供图
点击查看原图
        10月7日,一面写着“人民好警察为民办实事”的锦旗,从1400余公里外的吉林市,一路邮寄到聊城莘县公安局莘州派出所户籍民警马艳丽的手中,这背后是民警帮助69岁老人,寻找分别44年老班长的感人故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决定寻找老班长

  故事要从一个多月前开始说起。

  9月7日,在民警的帮助下,关卫忠见到了自己苦寻已久的老班长唐延更,圆了自己40多年的“寻亲”梦。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他一直沉浸在和战友重逢的喜悦中,并为下次的相聚做着详细的打算。

  关卫忠是吉林省吉林市人,9月6日,他和家人一路自驾来到了山东莘县。“我的老班长家就在这里,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他。”关卫忠说。

  关卫忠早年在部队服役时,唐延更是他从新兵连分配到炮兵团运输队的第一任班长,也是教授他汽车修理技术的师傅。在部队,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退役后最初几年,两人还有书信往来。然而,从1979年开始,关卫忠按原来的通信地址几次给老班长写信,都石沉大海,他们便中断了联系。之后44年里,关卫忠一直留意并打探着唐延更的消息,但没有丝毫进展。最近,关卫忠和爱人决定从吉林出发,自驾去往山东,试着寻找当年的老班长。

  亲至聊城莘县

  在高速公路上,关卫忠看到写着“莘县”的出口指示牌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在收费站,他从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莘州派出所距离此处最近,于是关卫忠决定过去试试运气。

  关卫忠到了莘州派出所,向民警马艳丽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听完关卫忠的讲述,马艳丽和同事深受感动。不过,看到关卫忠提供的通信地址,马艳丽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关卫忠老先生手里只有一个‘山东省莘县大王庄公社山王庄大队’的联系地址。我和同事联系了其他几个派出所,都没找到山王庄大队这个地方。”马艳丽说。“时间过去太久了,仅凭一个模糊不清的地址和名字,真的很难找到。”

  看到老人迫切而又期盼的眼神,马艳丽重新调整思路。其他民辅警得知消息后,也纷纷加入了寻人队伍,通过多种渠道筛选查找。期间,他们顾不上吃饭、休息,放下座机、拿起来手机,在查阅大量资料以及无数个电话拨出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经过反复核实,终于在莘县大张家镇找到了老班长唐延更。

  竟然找到两位老班长

  9月7日,关卫忠开车直奔唐延更所在的莘县大张家镇前仓村。时隔40余年再相见,两位老人难掩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潸然泪下。关卫忠还见到了和唐延更居住在同一个乡镇的朱守华。朱守华是关卫忠在炮兵团汽训队时的另一位老班长。

  “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马警官给了我一个大惊喜,竟然找到了两位老班长!”再提起当时的情景,关卫忠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9月底,关卫忠和爱人返回吉林市家中后,第一时间制作了一面锦旗,从1400余公里之外的吉林市寄往莘县……

  “我还会再去的,初步打算明年开春后,去莘县接上老班长,在聊城、济南好好玩一玩。到时候,我们再向马警官当面致谢。”关卫忠说,圆梦之后,他还有更多的事情想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