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共享“中国机遇”
跨国公司齐聚青岛共谋发展新篇
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金秋时节,全球商、政、学界代表齐聚胶州湾畔,以“跨国公司与中国”为主题,共话开放,共迎挑战,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旨在更广泛凝聚起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共识。11日,山东省数字经济推介会、中国吸引外资政策说明和项目推介会暨黄河流域投资合作推介会等活动同期举行,各界代表就数字经济、人才、外资等主题进行探讨对话。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雨馨
共享发展红利
本次峰会,跨国公司朋友圈明显扩大,嘉宾的层次更高、境外嘉宾数量更多,尤其是首次参会的嘉宾占到注册总数的三分之一,峰会在跨国公司中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有分析称,不论新朋还是故交,对中国市场价值的肯定,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的坚定是一样的,他们都在传递着一个共同的信息,那便是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峰会开幕式期间,《全球跨国投资不确定中的确定性》研究报告发布,在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研究报告建议跨国公司抓住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机遇,积极投资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领域,共享中国市场发展红利。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发展。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1%下降至2023年的2.3%。但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在5%以上,显著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展现出更强的确定性,这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时,全球开放合作、投资布局方面不确定性增强,中国依然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依然是全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2022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增加366条,同时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方面,去年中国吸收FDI流量和存量分别增长4.5%、5.2%,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7.3%,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0.9%。
研究报告建议,跨国公司抓住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机遇,抓住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化发展、绿色化发展机遇,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共享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成果。
共话美好前景
在同期举办的“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中国吸引外资政策说明和项目推介会暨黄河流域投资合作推介会上,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勇称,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推介会旨在进一步加强政企间沟通交流,帮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和红利。
推介会上,多家跨国公司代表分享了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历程。倍耐力亚太区首席技术官弗朗切斯科·朱利亚诺介绍,专注为汽车提供轮胎制造的倍耐力有150年历史,在中国有5700名员工、一家研发中心、四家制造工厂。在济宁兖州,倍耐力去年建立了一座先进的生产工厂,关注于高端高性能的汽车轮胎的制造,对标国际水准。2023年,耐倍力和山东科技研发基地也开展了合作,并且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陶氏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研发中心,陶氏化学大中华区政府事务总经理俞昕表示,目前公司与海尔、海信等山东客户有非常好的合作,下一步十分期待继续和山东企业有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为中国的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成果加快落地
已连续举办四届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正在成为山东进一步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一个重量级平台和载体。山东省商务厅厅长陈飞在国新办9月2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经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峰会签约的项目,为山东高质量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数据显示,前三届青岛峰会共集中签约外资项目195个,总投资274.2亿美元,合同外资103.3亿美元。截至目前,已经注册外资项目125个,注册率64%,实际利用外资近30亿美元。
在前几届峰会中签约的项目正在加速落地,峰会持续释放招商红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雨馨
共享发展红利
本次峰会,跨国公司朋友圈明显扩大,嘉宾的层次更高、境外嘉宾数量更多,尤其是首次参会的嘉宾占到注册总数的三分之一,峰会在跨国公司中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有分析称,不论新朋还是故交,对中国市场价值的肯定,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的坚定是一样的,他们都在传递着一个共同的信息,那便是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峰会开幕式期间,《全球跨国投资不确定中的确定性》研究报告发布,在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研究报告建议跨国公司抓住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机遇,积极投资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领域,共享中国市场发展红利。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发展。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1%下降至2023年的2.3%。但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在5%以上,显著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展现出更强的确定性,这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时,全球开放合作、投资布局方面不确定性增强,中国依然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依然是全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2022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增加366条,同时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方面,去年中国吸收FDI流量和存量分别增长4.5%、5.2%,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7.3%,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0.9%。
研究报告建议,跨国公司抓住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机遇,抓住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化发展、绿色化发展机遇,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共享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成果。
共话美好前景
在同期举办的“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中国吸引外资政策说明和项目推介会暨黄河流域投资合作推介会上,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勇称,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推介会旨在进一步加强政企间沟通交流,帮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和红利。
推介会上,多家跨国公司代表分享了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历程。倍耐力亚太区首席技术官弗朗切斯科·朱利亚诺介绍,专注为汽车提供轮胎制造的倍耐力有150年历史,在中国有5700名员工、一家研发中心、四家制造工厂。在济宁兖州,倍耐力去年建立了一座先进的生产工厂,关注于高端高性能的汽车轮胎的制造,对标国际水准。2023年,耐倍力和山东科技研发基地也开展了合作,并且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陶氏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研发中心,陶氏化学大中华区政府事务总经理俞昕表示,目前公司与海尔、海信等山东客户有非常好的合作,下一步十分期待继续和山东企业有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为中国的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成果加快落地
已连续举办四届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正在成为山东进一步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一个重量级平台和载体。山东省商务厅厅长陈飞在国新办9月2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经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峰会签约的项目,为山东高质量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数据显示,前三届青岛峰会共集中签约外资项目195个,总投资274.2亿美元,合同外资103.3亿美元。截至目前,已经注册外资项目125个,注册率64%,实际利用外资近30亿美元。
在前几届峰会中签约的项目正在加速落地,峰会持续释放招商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