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儿女赡养老人,精神陪伴更重要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遥墙法庭庭长仪挺通讯员王站辉摄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82岁的齐芳(化名)育有两个儿子,前几年,齐芳的丈夫因病去世,齐芳便一直独自生活。大儿子长期奔波于省内外各地;小儿子与齐芳同村居住,主要以务农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去年,齐芳因病住院,期间一直由其外甥女何某照顾。齐芳认为自己含辛茹苦地抚养两个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但却是外甥女一直在病床前忙前忙后,心里感到非常失望和委屈。今年,齐芳将两个儿子诉至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遥墙法庭,要求两人支付住院医疗费用26000元和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1000元。

  遥墙法庭仪挺团队受理该案后,第一时间将案件委派调解员卢燕开展调解工作。卢燕了解到,齐芳每月有固定退休金。齐芳的大儿子称,齐芳生活一直比较节俭,且每月退休金足以满足其日常开销甚至还有存款,所以不需要支付齐芳赡养费。齐芳的小儿子认为,自己没有固定工作,生活也比较拮据,加之还需要帮助儿子偿还房贷,无力支付赡养费。卢燕经过多方打听与其外甥女取得了联系,其表示,齐芳在丈夫去世后,一直是一个人生活,除了逢年过节两个儿子去看望老人外,其余时间两个儿子基本都是各忙各的,但几个孙子和孙女对老人还是比较关爱的。因外甥女娘家与齐芳同村,所以在回娘家的时候会顺道看望一下齐芳,给其洗洗衣服,打理一下家务。卢燕认为,齐芳起诉两个儿子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钱,而是陪伴,考虑至此,卢燕立即与承办法官仪挺对接,反馈案情和调解进展。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遥墙法庭庭长仪挺认为,齐芳每月虽有退休金这一生活来源,但并不意味着子女可以以此为由免除赡养义务。且齐芳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失去了劳动能力,行动能力和判断能力均有所减弱,子女在给予必要的经济供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老人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调解过程中,在仪挺的耐心调解下,两个儿子终于打开心结,意识到错误所在,二人表示同意每人每月支付齐芳赡养费500元,并轮流照看齐芳的日常起居,齐芳也点头同意,并表示钱无所谓,她只希望能有人给她送一碗热饭,陪她说说话。

  仪挺表示,在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时,子女除给予父母一定的经济供养外,更应注重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父母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