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项目警长”的贴心服务

聊城公安机关“项目警长”对重点项目进行“贴身服务”
点击查看原图
        听说过“片区警长”“刑侦警长”,但你知道“项目警长”吗?近年来,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国多地纷纷推出“项目警长”制度,在此之中,位于鲁西的聊城市走在了前列。

  据初步统计,仅今年4月份以来,聊城全市公安机关“项目警长”就已走访项目单位1280余次,排查不稳定因素273起,协助化解187起,滚动摸排、全量汇聚、闭环处置、动态清零各类涉企风险隐患,助推聊城省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6%以上,聊城受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9.82%,确保了企业项目落地安心、建设安心、发展安心。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发自聊城

  “项目警长”
  全流程守护项目建设“生命线”

  “最近有没有遇到困难?发生过恶意阻工、寻衅滋事情况吗?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连日来,聊城公安机关“项目警长”进企业、入厂区、到工地,对省市重点项目“上门查体”“无缝对接”“贴身服务”。“

  ‘安全’是最基本的营商环境,‘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聊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强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我们推行‘项目警长’制度,就是量身定做服务企业,全心全意护航项目,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企业“吹哨”,警长报到。山东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处高唐县经济基础开发区,由于公司北门的316省道中间隔离带没有设置开口,公司职工上下班需要绕行较长一段路,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高唐县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所长、“项目警长”任长岭联系交通、交警等部门了解到公司北门处位于公路弯道,如果开口,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项目警长”任长岭经多次实地勘查,发现公司北门右拐200米,就是一处南北向的公路可供职工通行,但有一处半截沟渠需要填埋。“项目警长”任长岭多方联系沟通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采纳了沟渠填埋方案,开辟了一条既安全又方便的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了公司职工出行难的问题,受到企业及职工的普遍欢迎。

  “项目警长”工作机制运行以来,聊城公安“项目警长”们沉下心来、扑下身子,身入项目、心入项目,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限化要求,积极推动公安服务进驻重点项目,推出《聊城市公安局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措施》《聊城市公安局便民利企十六件实事》,畅通户籍、出入境业务“绿色通道”,全面落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做到公安事项倾力快办、突出问题倾智联办、疑难琐事倾情推办,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

  一个企业一套班子,一个项目一个方案。按照“众防、细防、智防”工作思路,项目警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指导重点项目扛起内部安全防范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同时把巡逻警力向重点项目周边倾斜,平均每天出动警力1100余人次、警车200余辆次,对排查发现的不稳定因素,按照紧急程度和类别,分类建档、逐个把脉,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处置。

  今年4月,聊城经济开发区北城派出所“项目警长”接到辖区一重点项目工地电缆被盗的报警。“项目警长”立即协调分局现场勘查、合成作战、图像侦查等诸警种“组团”联合侦办,“重磅重压”之下,犯罪嫌疑人霍某很快被抓获。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聊城公安机关“项目警长”压力感满满、责任感爆棚,对涉及企业的苗头性、倾向性治安问题露头就打;对胆敢到企业恶意阻工、寻衅滋事、强迫交易、合同诈骗等违法犯罪的绝不手软。截至目前,聊城全市盗窃、抢劫、抢夺、销赃等四类侵财案件破案率上升至64.06%,立案查处侵害企业权益案件197起,涉案价值18.57亿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亿余万元。

  “四个通办”
  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家乡公安棒极了!”在北京工作的临清籍姑娘小李对聊城公安啧啧称赞。前段时间,小李在北京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却突然发现自己户口簿上户籍变动未及时更新,下午5点前如果不能提供户籍证明,当天就无法顺利登记。情急之下,小李电话联系了临清户籍民警,相隔千里,未曾谋面,没想到仅仅20分钟便拿到了户籍证明。

  小李的经历,得益于聊城市公安局推行的“四个通办”改革。

  “四个通办”,即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证通办、全天通办。“‘四个通办’就是让公安政务服务更温暖更高效,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更省心。”李强告诉记者。

  曾经,企业群众办事多地跑、来回跑是常有的事。聚焦这一难题,聊城公安机关在“一窗通办”上下足了功夫。

  在东阿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300平方米的公安服务专区。专区打破了警种壁垒,梳理服务事项209项,实现“一个中心管窗口,中心之外无审批”。去年4月运行以来,这里已经办理“一窗通办”业务8500余项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

  聊城市公安局将户政、出入境、交管、治安、禁毒、网安6大警种209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出件”,通过集成办理跨警种业务,科学设置功能区块,制定窗口设备联通方案,进行窗口民辅警授权,不仅实现了“一套设备、一次采集、警种共享”,而且解决了窗口数字证书一次认证、跨警种业务畅通,打造了“新大厅、新服务、新体验”。

  一网通办,上下贯通,政务服务实现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去年,阳谷一家企业开展评估,从外地聘用了32名会计师、律师。按照企业负责人以往的体验,申报流动人口登记耗时费力。而这次,阳谷县公安局在该企业设立了代办点,并培训了持证上岗的代办员。

  32人在代办员的指引下,通过“微警务”提交了居住登记电子材料,石佛派出所民警通过网上审核,几分钟便完成了流动人口登记业务,并送证上门。“真不敢想,公安机关现在办事效率这么高!”事后,企业负责人啧啧称赞。

  聊城市公安局瞄准“民意”,依托无证明城市建设,自我挖潜,深耕细作,加快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内外部信息共享,对内开发数据接口,对外开放公安证照信息,在线核验、双向认证,积极推进电子身份证、驾驶证多场景应用,努力探索电子证照在合同订立、交通出行等领域的社会化应用,越来越多业务实现一份“证明材料”办成所需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