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山左先贤的神采风貌和家国情怀
“山左邦彦——明清画像里的家国情怀”在山东博物馆开展
商报消息 9月28日,“山左邦彦——明清画像里的家国情怀”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山左”,山东旧时别称;“彦,士之美称。”戚继光、邢玠、赵秉忠、毕自严、边贡……本次展览汇聚山东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和昌邑市博物馆馆藏的近50件明清画作精品,在展示明清画像艺术流变的同时,再现山左先贤的神采风貌和家国情怀。
自魏晋时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张传神的肖像画已受到画家在创作上的格外重视。从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到谢赫提到的“气韵生动”,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写像传统里,中国古代无数先贤的形象,依靠肖像画家“形神兼备”的描绘得以流传。
早在9月26日上午,通过一场媒体探展活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山东博物馆见到了本次展览的其中一幅肖像画——《边贡画像轴》的开箱上展过程。画中,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藏书家边贡,双手执笏,头戴幞头,身穿绯色圆领袍,腰束单挞尾金钑花革带,足蹬皂靴,端然肃立。
边贡出生于山东历城的一个官宦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 深受家庭环境的文化熏陶, 20岁时中举,21岁登进士。边贡平生喜欢收集书籍,在文学方面亦有一定造诣,是明代中期著名文学流派“前七子”之一。边贡不仅以诗闻名,还是著名政治家,从政期间,他不避权贵,上书弹劾贪冒军工、卑怯无能的监军太监、统兵将帅,展现出直言敢谏、清正廉明的高尚品格。
一幅古代肖像画,并不仅是一个人的画像。明清两代衣冠像,延续了古代人物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基本社会功能,通常在家族祭祀时使用,以追念祖先事迹,褒扬美德大功,这类画像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形象的真实记录。例如,画中描绘的服饰、装束、陈设不仅是当时文化制度的真实记录,也是彼时人们生活状态的鲜活体现。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本次展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风尚,曾在山东博物馆“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展出并火爆全网的“明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也将在此展览中与公众重逢。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得知,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是明代女吉服的典型。吉服,即官员在时令节日、寿诞、筵宴、婚礼等各类吉庆场合和部分礼仪活动中穿着的服饰。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衣身长122厘米,两袖通长211.5厘米,腰宽50厘米,圆领,大襟右衽,采用云肩、袖襕、膝襕的手法制作而成。袍上的主体纹饰是麒麟纹,麒麟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是次于蟒、飞鱼、斗牛的高等级纹样,通常装饰在赐服和吉服上,具有祈祷子嗣繁盛的吉祥寓意和祛邪、避灾、祈福的文化内涵。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是衍圣公夫人的吉服袍,此袍造型端庄雅致,用料考究,织造工艺精湛,配色富丽明快,纹饰布局严谨,且保存完好,是研究明代吉服的稀有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次展出的明清肖像画作品,在美轮美奂的艺术底蕴之外,明清时期艺术流变的历史渊源也向人们娓娓道来。明清山左先贤人生中所体现出的传统美德,以及世代传承的良好家风和家学传统,结合馆内精心呈现的中国风造景,为人们带来一场国风盛宴,一次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此外,本次展览还为观众准备了众多拍照打卡点,精美的文物搭配如诗如画、高雅考究的陈设布景,用一份清雅的国风美学,抹开一席东方清雅的浪漫。在这里,参观者能够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通讯员 马翔宇
自魏晋时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张传神的肖像画已受到画家在创作上的格外重视。从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到谢赫提到的“气韵生动”,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写像传统里,中国古代无数先贤的形象,依靠肖像画家“形神兼备”的描绘得以流传。
早在9月26日上午,通过一场媒体探展活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山东博物馆见到了本次展览的其中一幅肖像画——《边贡画像轴》的开箱上展过程。画中,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藏书家边贡,双手执笏,头戴幞头,身穿绯色圆领袍,腰束单挞尾金钑花革带,足蹬皂靴,端然肃立。
边贡出生于山东历城的一个官宦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 深受家庭环境的文化熏陶, 20岁时中举,21岁登进士。边贡平生喜欢收集书籍,在文学方面亦有一定造诣,是明代中期著名文学流派“前七子”之一。边贡不仅以诗闻名,还是著名政治家,从政期间,他不避权贵,上书弹劾贪冒军工、卑怯无能的监军太监、统兵将帅,展现出直言敢谏、清正廉明的高尚品格。
一幅古代肖像画,并不仅是一个人的画像。明清两代衣冠像,延续了古代人物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基本社会功能,通常在家族祭祀时使用,以追念祖先事迹,褒扬美德大功,这类画像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形象的真实记录。例如,画中描绘的服饰、装束、陈设不仅是当时文化制度的真实记录,也是彼时人们生活状态的鲜活体现。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本次展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风尚,曾在山东博物馆“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展出并火爆全网的“明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也将在此展览中与公众重逢。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得知,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是明代女吉服的典型。吉服,即官员在时令节日、寿诞、筵宴、婚礼等各类吉庆场合和部分礼仪活动中穿着的服饰。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衣身长122厘米,两袖通长211.5厘米,腰宽50厘米,圆领,大襟右衽,采用云肩、袖襕、膝襕的手法制作而成。袍上的主体纹饰是麒麟纹,麒麟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是次于蟒、飞鱼、斗牛的高等级纹样,通常装饰在赐服和吉服上,具有祈祷子嗣繁盛的吉祥寓意和祛邪、避灾、祈福的文化内涵。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是衍圣公夫人的吉服袍,此袍造型端庄雅致,用料考究,织造工艺精湛,配色富丽明快,纹饰布局严谨,且保存完好,是研究明代吉服的稀有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次展出的明清肖像画作品,在美轮美奂的艺术底蕴之外,明清时期艺术流变的历史渊源也向人们娓娓道来。明清山左先贤人生中所体现出的传统美德,以及世代传承的良好家风和家学传统,结合馆内精心呈现的中国风造景,为人们带来一场国风盛宴,一次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此外,本次展览还为观众准备了众多拍照打卡点,精美的文物搭配如诗如画、高雅考究的陈设布景,用一份清雅的国风美学,抹开一席东方清雅的浪漫。在这里,参观者能够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通讯员 马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