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银杏小屋”化干戈

燕山派出所民警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点击查看原图
社区志愿者提供的社区服务会以“公益积分”的形式记录在“历下公益银行”的存折上
点击查看原图
燕山派出所“燕山警校”课程表
点击查看原图
        银杏泛黄,秋意渐浓,位于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燕山派出所辖区内的“银杏小屋”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绚丽的时节,而附近社区居民的生活也因“银杏小屋”的开设更觉温馨。

  “‘银杏小屋’得名于旁边的一棵银杏树,是辖区内居民矛调化解的场所,如果大家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不想去所里,就可以叫着所内民警和当事人,一起来这儿坐下聊聊。”燕山派出所所长王建国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近年来,燕山派出所积极探索实践“两翼齐飞、双格共融”社区治理新模式,形成了以“银杏小屋”为代表的一系列社区治理经验举措,让老旧小区因“治”常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有话好好说大家“都挺好”

  “我们辖区开放式小区和老旧小区较多,由于房龄较老,基础设施陈旧,人员成分复杂,安全隐患多。”作为济南老城区内规模较大的居民生活片区,燕山片区的日常治理是王建国付诸精力最多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保障辖区内社区居民的安居、宜居、乐居,王建国及燕山派出所民警在“精细化”上做起了文章。

  “在我们辖区内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小房子’,比如‘庭院网格E站’,这里既是‘红色管家’网格议事厅,也是社区民警在网格中的矛调化解站、情报交流间。”漫步老旧社区之间,王建国向记者一一介绍起一座座用于化解居民日常纠纷的“小房子”。

  有了“话”解矛盾的专属场所,如何寻找除派出所民警以外的“和事佬”便成了关键。据王建国介绍,“都挺好”是燕山派出所全力打造的具有燕山特色的婚恋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社区志愿者提供的社区服务会以“公益积分”的形式记录在“历下公益银行”的存折上,积分又可购买小区周边超市、水站、家政等服务,如此举措提高了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都挺好’通过多部门联合处置,做好化解管控工作,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王建国告诉记者。

  今年8月,王建国在与辖区内一社区楼长交流时得知,家住燕山小区南区的赵女士和前夫因孩子看望问题发生纠纷,前夫多次到其家中闹事,赵女士父母年迈,因为此事夜不能寐,矛盾极易升级失控。对此,燕山派出所民警与“都挺好”社区志愿者找赵女士先了解情况,进行疏导,并约谈其前夫,告知闹事的法律责任,并多次给双方调解,最终实现“化干戈为玉帛”。

  社区内的宣防“警校”

  “阿姨,了解一下,带几张回去给家人看看。”9月12日下午,燕子山小区普法主题公园内,燕山派出所副所长董晴一边拿着反邪教宣传页一边向社区居民说道。

  当前,电诈类案件和非法集资类案件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大因素,一旦被骗,群众损失巨大,在打击的同时压降案件的发生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居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在王建国的心中,“关键要看宣防是否到位”。

  “我去年在出差学习中,看到别的城市的派出所有这种课程表,每个月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主题授课,我觉得这个方式很好,对辖区群众提高防范意识有很大帮助。”王建国表示,从外地学习回来后,他第一时间与同事们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对此,燕山派出所在社区居委会的网格学院办起了“燕山警校”,每个月设置不同主题,邀请专家对电子诈骗案件、非法集资案件等进行讲解,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提高防范能力。

  除了定期开展“燕山警校”,王建国还带领所内民警、辅警同网格员深入居民小区开展宣防,利用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在智慧单元门电子屏滚动播放防非吸的内容,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宣传的氛围,同时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利用居民楼的网格E站,经常性和居民座谈,进行宣讲,在拉家常中摸排信息,及时预防。

  派出所民警和社区网格员还会深入学校、医院、综合商超、商户、写字楼,通过小手拉大手、微信矩阵群等方式宣讲,并组织辖区26家旅馆、35家餐饮、53家九小场所召开会议,进行宣讲培训,发放张贴宣传资料5000余份,最大化地覆盖辖区单位、场所和群众;辖区16名大妈组成的义务宣讲快板队自行编排了防非吸、防诈骗的快板节目深入辖区公园广场、综合商场进行演出,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宣传,让居民群众捂紧了钱袋子,看好了自己的银行卡。

  “燕山派出所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打击’‘免损胜于挽损’的理念,以警格、网格融合为基础,不断外延融合至商圈、医圈、校圈、律师团队、义警团队等社会组织,实现相关单位‘充分履职、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有机融合、一体增效’的宣防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防范,群众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辖区逐步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良好态势。”王建国告诉记者。

  开放小区设起“三道防控圈”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开放式老旧小区面临着社会治安防控的诸多新挑战。这一点,王建国和燕山派出所的民警当然心中有数。“以辖区内的燕子山社区为例,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过去受基础设施陈旧、人员成分复杂影响,居民反映安全隐患问题较多。对此,我们借力‘老旧小区改造’‘雪亮’工程,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推出‘三道防控圈’。”王建国告诉记者。

  何为“三道防控圈”?据介绍,第一道防控圈为出入口安防,燕子山社区是开放型智安小区,进出社区的路口安装了车辆识别摄像机,车辆道闸能够严控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的问题现象,治安易控且大幅减少车辆乱停“投诉”现象。

  “第二道结构化监控防控圈则大大提升了居民居住的安全感。燕子山社区通过利旧、新建双渠道模式,新增了多处监控设备。最后一道防控圈就是单元门的门禁,燕子山社区三、四号院11栋楼36个单元,全部安装了智能楼宇门禁系统,实现了双实信息的‘入住即采集’。居民刷脸即可进入单元门,避免了外部人员进入居民楼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王建国说道。

  三道防控圈的设置,使燕子山社区近两年来“零发案”,燕子山智慧安防小区也因此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高级型智慧安防小区示范点”。

  王建国表示,燕山派出所将继续坚持以“两翼”为抓手,全力推动智慧安防小区、社区警务团队建设双向任务;以“双格”为载体,全新推进“警格+网格”融合治理和“全科网格警务”双向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