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青之间再添一条“黄金动脉”

济青中线济潍段零碳智慧高速通车
        济南至青岛间迎来第三条高速公路“黄金动脉”。9月24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青中线济潍段零碳智慧高速正式通车,意味着济青中线全线贯通。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场了解到,这是继济青北线、南线之后,济南、青岛两城市间又新增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可拉动山东省会经济圈内、胶东经济圈城市发展,进一步助力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还使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顺利突破8200公里。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济青中线济潍段全线通车

  “现在,我宣布,济青中线济潍段零碳智慧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昨天上午,在济青中线济潍段昆仑服务区,随着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范波的一声号令,绵绵秋雨中,这条连接济南、青岛两地的“黄金动脉”宣布全线通车。

  记者现场获悉,济青中线济潍段是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中“射三”线,全长161.86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线路起于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东环段,途经济南、淄博、潍坊三市,止于潍日高速。

  从全线来看,济青中线分两段进行建设。除济潍段之外,济青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已于2020年6月29日开工,该线路由青兰高速引出,途经胶州、高密南、安丘、坊子等地,已在2022年底建成通车。

  而在此之前,济青之间主要靠青银高速连接,也就是常说的济青高速公路北线。济青北线建于1993年,为双向四车道,近年来基本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2019年,济青北线进行了扩建,增加至双向八车道。按照预测,济青北线车流量每年还在增长,即便升级为八车道,也将于2030年达到饱和。

  2007年,为了缓解济青北线的压力,济青南线开通运营。但济青南线路线较为崎岖,且距离潍坊、淄博等大城市较远,导致该条线路的使用率并不算太高。

  2020年,济青北线、南线之间的济青中线启动建设。与北线和南线相比,济青中线横穿山东半岛中部地区,符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基本原理,也是济青两地之间距离最短、最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

  据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孙付春介绍,济青中线济潍段的通车使济青间的第三条大通道完全贯通起来,对促进鲁中山区等沿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省会经济圈与胶东半岛经济圈互联互通、完善山东高速公路网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首条实现零碳运营的高速路

  作为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济青中线济潍段建成通车,还标志着山东高速公路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飞跃。

  该项目建设中,按照“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全天候通行”的建设定位,围绕“智能管服、快速通行、安全保障、绿色节能、车路协同”五大体系,以智慧隧道为突破点,以零碳目标为导向,打造了全国领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零碳智慧高速公路。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建设零碳高速的关键环节。从空中俯瞰,济青中线济潍段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光伏高速”,匝道圈、边坡、服务区、收费站、隧道等周边的空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布设上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并非什么新鲜事。而济青中线济潍段却是全国首个开展全场景、多形式的光伏实证项目,实现高速公路与光伏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投产。这对‘高速公路+光伏’的一体化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山东高速能源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孔杰说。目前,济青中线济潍段沿线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8兆瓦,全部投入运营后,以25年运营周期测算,预计总发电量约17亿度。

  为实现“零碳”目标,除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济青中线济潍段还搭建起碳排放综合管控、智慧能源网运行、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污废资源化处理、林业碳汇提升等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多路径推动碳减排。根据评估,济青中线济潍段运营期内年均碳排放量约3.1万吨,年均碳减排量约6.1万吨,每年均可实现零碳运营;预计运营期25年内总碳排放量约78万吨,总碳减排量约152万吨,实现总体可持续零碳运营。

  智慧高速创造“新高度”

  在“智慧高速”建设中,济青中线济潍段更是创新云管理服务,深化大数据应用,以数字化、信息化全方位赋能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实现了全寿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省级车路协同云平台、智慧路网管控平台、高速公路隧道不降速通行等多项全国首创。

  据山东高速集团工程管理部副部长张伟介绍,济青中线在全线隧道进出口设置减光棚洞、镂空混凝土明洞,实现环境亮度的自然明暗过渡,消除了进出隧道的“黑白洞效应”。将隧道两侧侧壁各拓宽25厘米,降低隧道侧壁给车辆带来的压迫感。在隧道内设置雷视融合基站,实时精准感知隧道内交通事件,对车辆停止、逆行等异常事件自动预警。

  而在胡山隧道记者看到,隧道内首次应用光栅阵列传感、智能消防炮等新型设备,实现了精准感知定位、火灾自动扑救等。利用这些“黑科技”,济青中线也成为全国首条隧道不降速通行的高速公路。

  不仅仅是隧道,按照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全天候通行的定位,济青中线济潍段在服务区、收费站、桥梁、道路等场景都在着力提升智慧体验。

  据悉,济青中线济潍段全线15处收费站应用新一代云收费系统,缩短ETC交易时间。完善车路协同系统,在特大桥、水库、河流等重点位置,设置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桥面结冰检测器,实现特殊气象精准检测、实时预警。设置智能行车诱导系统、雨夜反光标线等,助力车辆在低能见度、夜间环境下的安全行驶。设置自动融冰除雪系统,改善冬季冰雪条件下重点路段行车条件。在分合流区域部署毫米波雷达、高清网络监控摄像机等设施,通过信息发布屏、手机APP等,为过往车辆提供侧方来车等实时路况,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