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开展大检查 151家建企被通报
商报济南消息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近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开展了全市建筑市场“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通过检查发现,存在问题企业265家、项目87个,目前已完成整改企业114家、项目56个。
通过检查发现,抽查80%的建筑企业资质主要人员配备不达标,企业取得建筑业资质后不能保持资质标准要求,挂证现象屡禁不止,“批管分离”制度尚需完善,审批“事前监管”只对办证条件审批,一定程度上造成监管被动。此外,检查还发现,项目人员管理、项目资料管理不规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总分包管理审查不到位等问题。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存在问题的企业、项目中,除目前已完成整改企业项目外,仍有151家企业、31个项目存在问题。其中包括山东鹏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土电子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雪山二期首期出让B-7地块建设项目1标段、济南加州东部世界城A-7地块建设项目、悦山原著、济南西客站TOD综合体建设项目北区等项目。
下一步,济南市住建局将督促资质不达标企业积极整改,并对无法整改合格的企业函告发证机关撤销资质。帮扶企业采取主动培养和对外招聘等措施,确保达到各类资质所需人员标准数量和专业要求,足额配齐相关人员,满足资质标准。搭建技能培训服务+监管平台。构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建立“投诉举报、经营异常名录”及时将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企业及个人信用不良信息,加强与人社等部门的配合联动,加大对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查处力度,形成根治欠薪的强大合力,营造依法监管、依法支付、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通过检查发现,抽查80%的建筑企业资质主要人员配备不达标,企业取得建筑业资质后不能保持资质标准要求,挂证现象屡禁不止,“批管分离”制度尚需完善,审批“事前监管”只对办证条件审批,一定程度上造成监管被动。此外,检查还发现,项目人员管理、项目资料管理不规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总分包管理审查不到位等问题。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存在问题的企业、项目中,除目前已完成整改企业项目外,仍有151家企业、31个项目存在问题。其中包括山东鹏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土电子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雪山二期首期出让B-7地块建设项目1标段、济南加州东部世界城A-7地块建设项目、悦山原著、济南西客站TOD综合体建设项目北区等项目。
下一步,济南市住建局将督促资质不达标企业积极整改,并对无法整改合格的企业函告发证机关撤销资质。帮扶企业采取主动培养和对外招聘等措施,确保达到各类资质所需人员标准数量和专业要求,足额配齐相关人员,满足资质标准。搭建技能培训服务+监管平台。构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建立“投诉举报、经营异常名录”及时将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企业及个人信用不良信息,加强与人社等部门的配合联动,加大对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查处力度,形成根治欠薪的强大合力,营造依法监管、依法支付、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