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施工图”来了
商报济南消息 按照《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由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
据悉,《规划》范围包括黄河沿线的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9市,以黄河干流流经的25县(市、区)为核心区。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规划》包括规划背景、总体思路、分类建设重点功能区、推进实施重点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等6部分内容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负面清单。同时,立足齐鲁地域文化特征、黄河文化遗产分布特点,坚持轴带贯通、区域协同、高地支撑,提出构建“一廊一带四区多点”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格局,分类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4类重点功能区;提出全面推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等5大重点任务。
《规划》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严格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全面阐释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据悉,《规划》范围包括黄河沿线的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9市,以黄河干流流经的25县(市、区)为核心区。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规划》包括规划背景、总体思路、分类建设重点功能区、推进实施重点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等6部分内容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负面清单。同时,立足齐鲁地域文化特征、黄河文化遗产分布特点,坚持轴带贯通、区域协同、高地支撑,提出构建“一廊一带四区多点”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格局,分类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4类重点功能区;提出全面推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等5大重点任务。
《规划》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严格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全面阐释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