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三家+”融合服务模式
济南市道德街街道开放式老旧小区“蝶变”

打造红色物业“新管家”的“三家+”融合服务模式

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重大课题,充分发挥“融聚”党建品牌效能,结合全市老旧小区物业引进工作,北辛街社区顺势而上、抢抓机遇,就如何打造党建引领老旧小区基层治理新格局进行不断创新,逐步探索社区党委“老行家”、红色院委会“大专家”、红色物业“新管家”的“三家+”融合服务模式,成功引进物业公司,打造了开放式老旧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
守正+创新+融合
消融老思想坚冰
“我不同意引进物业,我们院委会自己管得很好,每天排班打扫楼院、晚上锁门,我们不需要物业。”这是社区第一轮35个楼院1000余户入户摸底时居民的说法,包括原来支持社区工作的50多位老党员、志愿者也持反对意见。“新生事物总是伴随争议,就像过去老楼房安装暖气,启动也很麻烦,但只有安装了之后老百姓才能感受到光和热。我们要设身处地帮助群众,帮他们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让群众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杰多次在社区物业专题会议上为大家加油鼓劲。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轮入户结束后,街道党工委联合北辛街社区党委迅速召开分析研判会议,针对居民反馈的问题逐项研究,经过多方商讨,在启动第二轮入户之前,街道包挂科室和职能科室主动靠上,深入社区网格群,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问题,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社区党委转变工作方向,注重在居民代表上下功夫,先后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商量平台”会议、小院板凳会议10余次,邀请公益律师解疑答惑,反复阐述物业服务理念,让党员骨干、居民代表担当传声筒、讲解员,深入群众亮出态度、做好宣传。
面对群众的疑问,社区工作人员从容答复,红色院委会成员从旁引导,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让群众看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看得全一点,最终的入户结果也符合了物业引进的前置条件。
服务+规范+认可
“红色物业”为幸福加码
“物业公司到来,我们社区党委就要帮助解决物业的后顾之忧,让物业公司‘红’起来,服务有情怀,办事有规矩。”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引进物业是第一步,提升服务是第二步,群众认可是第三步。想要得到群众认可,不仅需要物业认真履职,更需要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倾心关怀。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帮助新引进的凯业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党支部,采取社区党委书记担任党建指导员和物业服务质量总监,小区物业公司经理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提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推动物业企业红色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也让他们能同社区党委共同呼吸、一起战斗。
针对开放式社区特点,物业精准确定清单,提供包括孤寡老人爱心守护、困难群众定期走访等服务,进一步加强“红色物业”群众保障。“我们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基本摸清了社区内的重点群体,已经开展了定期上门走访行动,帮助他们定期检查燃气和电路安全,同时在重要节点送祝福上门,让他们感受到物业的温暖。”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尹义斌说。
公开透明是群众认可不可或缺的基础,社区党委要求物业全过程、全要素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接受上级部门的审核,以做好长期扎根社区准备,进一步加强“红色物业”制度保障。同时,社区党委不仅要做好群众贴心社区“老行家”,还要用好红色院委会这一“大专家”,打造群众放心的红色物业“新管家”,努力提高社区各方利益相关者满意指数。
优化+提升+转变
新管家融入大家庭
自4月1日进驻社区开展服务以来,物业首先攻坚了老旧小区常年沉积的一些老问题,组织人员清理了楼顶的排水系统、摸排了所有楼院的下水系统、化解了一些隐形的安全隐患。老百姓看到物业的付出,对物业也越来越认可。
石榴越抱越紧,雪球越滚越大。道德街街道北辛街社区党委通过挖掘用好社区力量,统筹好“红色物业”建设和“红色院委会”发展,使社区不再孤木难支、踟蹰独行,群众围绕在社区党委周围,生活越发有奔头。“红色物业”同社区党委紧密合作,社会价值有了提升,优质的服务更是得到群众的持续点赞。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
守正+创新+融合
消融老思想坚冰
“我不同意引进物业,我们院委会自己管得很好,每天排班打扫楼院、晚上锁门,我们不需要物业。”这是社区第一轮35个楼院1000余户入户摸底时居民的说法,包括原来支持社区工作的50多位老党员、志愿者也持反对意见。“新生事物总是伴随争议,就像过去老楼房安装暖气,启动也很麻烦,但只有安装了之后老百姓才能感受到光和热。我们要设身处地帮助群众,帮他们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让群众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杰多次在社区物业专题会议上为大家加油鼓劲。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轮入户结束后,街道党工委联合北辛街社区党委迅速召开分析研判会议,针对居民反馈的问题逐项研究,经过多方商讨,在启动第二轮入户之前,街道包挂科室和职能科室主动靠上,深入社区网格群,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问题,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社区党委转变工作方向,注重在居民代表上下功夫,先后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商量平台”会议、小院板凳会议10余次,邀请公益律师解疑答惑,反复阐述物业服务理念,让党员骨干、居民代表担当传声筒、讲解员,深入群众亮出态度、做好宣传。
面对群众的疑问,社区工作人员从容答复,红色院委会成员从旁引导,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让群众看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看得全一点,最终的入户结果也符合了物业引进的前置条件。
服务+规范+认可
“红色物业”为幸福加码
“物业公司到来,我们社区党委就要帮助解决物业的后顾之忧,让物业公司‘红’起来,服务有情怀,办事有规矩。”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引进物业是第一步,提升服务是第二步,群众认可是第三步。想要得到群众认可,不仅需要物业认真履职,更需要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倾心关怀。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帮助新引进的凯业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党支部,采取社区党委书记担任党建指导员和物业服务质量总监,小区物业公司经理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提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推动物业企业红色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也让他们能同社区党委共同呼吸、一起战斗。
针对开放式社区特点,物业精准确定清单,提供包括孤寡老人爱心守护、困难群众定期走访等服务,进一步加强“红色物业”群众保障。“我们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基本摸清了社区内的重点群体,已经开展了定期上门走访行动,帮助他们定期检查燃气和电路安全,同时在重要节点送祝福上门,让他们感受到物业的温暖。”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尹义斌说。
公开透明是群众认可不可或缺的基础,社区党委要求物业全过程、全要素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接受上级部门的审核,以做好长期扎根社区准备,进一步加强“红色物业”制度保障。同时,社区党委不仅要做好群众贴心社区“老行家”,还要用好红色院委会这一“大专家”,打造群众放心的红色物业“新管家”,努力提高社区各方利益相关者满意指数。
优化+提升+转变
新管家融入大家庭
自4月1日进驻社区开展服务以来,物业首先攻坚了老旧小区常年沉积的一些老问题,组织人员清理了楼顶的排水系统、摸排了所有楼院的下水系统、化解了一些隐形的安全隐患。老百姓看到物业的付出,对物业也越来越认可。
石榴越抱越紧,雪球越滚越大。道德街街道北辛街社区党委通过挖掘用好社区力量,统筹好“红色物业”建设和“红色院委会”发展,使社区不再孤木难支、踟蹰独行,群众围绕在社区党委周围,生活越发有奔头。“红色物业”同社区党委紧密合作,社会价值有了提升,优质的服务更是得到群众的持续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