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他耗时1年用万根高粱秆复刻超然楼

匠心传承 手造乾坤

点击查看原图
这座用高粱秆扎刻的“超然楼”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点击查看原图
        近日,一座用高粱秆复刻的“超然楼”在网上火了。视频里,一座一人高的金黄色高楼屹立在眼前,它做工复杂,规模宏大,通电后整栋楼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制作者叫王大洋,今年51岁,山东聊城人。生于木匠世家,在父亲的熏陶下,王大洋从小就喜欢做木工。2004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开始从事秸秆扎刻,并立志将山东省内的地标古建筑尽数复刻。

  2022年10月,王大洋被评为东阿县秸秆扎刻非遗传承人。他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秸秆扎刻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还体现了民间艺人驾驭朴素的审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几根秸秆就能拼出高楼大厦,就像‘造物’一样,非常有成就感。”谈及做秸秆扎刻工艺品的初衷,王大洋说,“不为别的,就是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张淑婷 

  完美复刻

  这座用高粱秆扎刻的“超然楼”,不管是门窗、栏杆还是飞扬的檐角,几乎都被完美复刻出来,即使是屋檐上的神兽也雕刻得栩栩如生。王大洋告诉记者,这座“超然楼”是他用上万根高粱秆扎刻技术制作完成的。作品高为1.68米、长1.86米、宽1.36米。与超然楼的实际比例为1:30。

  王大洋告诉记者,为了制作这个作品,他前后花费了一年的时间。“里面的主体建筑没有用过胶水和钉子,全是利用榫卯结构搭建的,为了真实还原里面的细节,我曾前后十几次前往现场拍摄照片,光画结构图就耗时一个多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除了这座“超然楼”之外,王大洋还复刻过天安门广场、雷峰塔、趵突泉观澜亭以及聊城光岳楼,其中聊城光岳楼还被聊城市博物馆收藏了。

  身兼两职

  王大洋告诉记者,他接触秸秆扎刻四十多年了,是家族中第五代秸秆扎刻传承人,他第一次动手扎刻时还不到8岁。

  “我父亲是木匠,同时也会一些简单的秸秆扎刻。以前秋收的时候,父亲总会把收割的高粱秆编织成蝈蝈笼逗我们玩,有的时候他还会制作复杂的宫灯,夜里点燃后非常漂亮。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注意到秸秆扎刻这门手艺:一根小小的秸秆,经过拼接组装就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玩物,太奇妙了。此后我总缠着父亲学手艺,直到8岁的时候,我编出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蝈蝈笼,还尝试着自己做了一个小宫灯。”

  王大洋告诉记者,“上小学以后,我接触扎刻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渐渐地就把这门手艺遗忘了。直到工作后,我开始从事建筑行业,渐渐地学到了不少建筑结构相关专业的知识,那时候我就想,‘如果能用秸秆扎刻复现一些古建筑,该多好啊。’”

  说干就干,2004年,王大洋开始凭着印象中的记忆自购高粱秆制作第一件作品——聊城阿胶亭。夏天三十多度的气温,他跑到阿胶亭,里里外外用相机把阿胶亭拍了个遍,回家后,开始根据照片绘制结构图,并购买高粱秆开始制作。“看着容易做起来难,虽然小时候我学过,但现在已经手生了。雕刻秸秆的时候不是太轻就是太重,结果拼起来的亭台结构不稳定,根本站不住。最后只能反复练习,直到一个月以后,这件作品才完成。”王大洋说。

  从那以后,王大洋开始身兼两职,白天,他继续从事自己的建筑工作,晚上吃完饭就开始在家研究秸秆扎刻,如果遇上周末,他能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十点,期间甚至不吃不喝,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王大洋告诉记者,“你不接触这个不知道,它特别有意思,几根秸秆就能拼出高楼大厦,就像‘造物’一样,非常有成就感。”去年十月,王大洋还被东阿县评为了县级秸秆扎刻非遗传承人,下一步,他将继续申请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称号。

  匠心传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秸秆扎刻技艺起源于明朝,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蝈蝈笼、花灯和放置食物的器皿,还可以复刻各式复杂的古代建筑。王大洋告诉记者,扎刻其实非常简单,它是一种以高粱秸秆为原材料,以卡尺、剪子、锥子、竹签和油灯等为工具,以建筑学、力学等为原理,纯手工扎刻成大型仿古建筑模型的手艺。扎刻的“扎”,主要是指用“六柱锁扣”完成的结构,“刻”指秸秆编结的开榫和挖槽。由这种手艺制作出的作品,近看精致、远观大气。

  “在制作过程中,最难的并不是拼接,而是切割凹槽,尤其是一些细小的部分,比如栏杆、窗户、窗花等,这些部分非常小,有的不足3mm,一旦切割,就会非常脆,轻微用力就会折断。为了保证完整性,我只能使用胶水粘,但有时胶水粘也不稳固,所以需要反复调整。”王大洋说,“其次,材料的获取也比较困难,一般来说,制作秸秆扎刻需要使用干燥结实的秆子,而我从网上购买的材料并不能完全达到标准,所以只能多次购买,反复对比。为了能使用好的高粱秆,我还在老家的地里种了不少高粱,秋收之后,自己晒干储存。”

  为了制作出更精美的作品,王大洋也在不断学习。记者了解到,过去十多年里,他曾先后3次前往外地学习当地的永清扎刻,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制作出了更精美的天安门模型。王大洋说,“其实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秸秆扎刻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不管我去哪,车里总会放上几根秸秆和刻刀,只要有空就摆弄两下。”他告诉记者,“我做这个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以后的孩子见识中华文明的瑰宝。”

  王大洋表示,“未来,我还打算用秸秆将山东各地的地标性古建筑制作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到、看到秸秆扎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