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提升行动”统筹推进
槐荫区坚持“十指弹琴”,推动高质量发展



槐荫区积极推动“十大提升行动”见力见效

今年以来,济南市槐荫区以“十大提升行动”为落脚点,推动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槐荫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量质齐升,全区生产总值实现365.5亿元,同比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5%,位居济南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全市第四。
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得益于“十大提升行动”的统筹推进、相得益彰。今年下半年,槐荫区将持续“发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发扬“四拼”精神,同时锚定“125510”发展思路,推动“抓项目强产业攻坚提升年”走深走实,推动“十大提升行动”见力见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质效提升
经济延续良好态势
“十大提升行动”,不仅是槐荫区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具体工作抓手,更是推动槐荫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
槐荫区坚持产业升级提升“强实力”。今年,槐荫区围绕构建“342”现代化产业体系,靶向聚焦、靶向发力。其中,主导产业全面起势,医学中心深化改革释放活力,组建医发集团,“双中心”申报顺利推进,山东质子中心完成临床试验,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精准医学、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建成启用,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等近4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加快提质,高标准打造“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打造“这里最槐荫”文旅品牌等;支撑产业快速发展,中铁快运、象屿炜杰、泉惠国际物流等现代化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同时,槐荫区坚持项目建设提升“强动力”,积极发挥项目建设强投资、稳经济作用。抓实复工开工,槐荫区强力推进总投资3140亿元的216个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谋划,建立重点项目谋划策划机制,引进第三方咨询机构,新策划项目63个,总投资222.76亿元。
在招商引资方面,槐荫区坚持招大引强提升“强潜力”,创建招商引资快速决策、项目研判群组化一周办结、企业迁入迁出分析预警等制度;实施招商引资“九大行动”,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0余场,区级领导同志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开展招商,同时充分发挥“内外联动”以商招商作用。
目前,创新人才高地正加速形成,槐荫区创新驱动提升“强活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槐荫区积极做大科研载体,上半年获批28项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做强人才支撑,成立济南市槐荫区高层次和青年人才发展促进会,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27人。
记者了解到,槐荫区还坚持工业增长提升“强韧力”,持续巩固工业经济优势,充分发挥二机床、天岳先进等骨干企业拉动力,带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在全市前列。同时,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荐二机床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九阳成功入选“2023工业互联网500强”;中车山东机车被评为五星级上云企业,全区累计上云企业6000余家,数实融合水平有效提升。
守正创新
加速谱写“槐荫篇章”
过去的半年里,槐荫区坚持消费扩容提升“强热力”,成功举办“约惠槐荫·首届惠民车展”在内的各类展会43场;推动文旅融合,统筹“一院四馆”、方特·东方神画、印象济南等资源;“书香槐荫悦读西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区重点景区和演出场所营业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21.2%。
全省首个集信息共享、回访服务、企业画像、诉求收集、业态分析为一体的“宜商服务系统”在槐荫区诞生。据悉,槐荫区坚持改革开放提升“强引力”,创办“24小时不打烊”的“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目前可为省会经济圈、京沪高铁沿线城市、黄河流域沿线城市136个区县,提供40项省市级、25项区级高频事项,800余项省市区三级公共服务事项“跨域通办”。
为了全力打造“小而美、特而富”的乡村振兴出彩“槐荫篇章”,槐荫区坚持乡村振兴提升“强内力”。其中,粮食安全更稳,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强村富民更实,深化“三变”改革。
此外,槐荫区坚持品质槐荫提升“强魅力”,在发展中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兜牢民生底线,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76.6%,20件重点民生实事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深化文明创建,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全国文明城市综合测评工作;推动城市更新,实施8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展民意“上传、派遣、处置、反馈”全流程数控闭环治理试点,全力打造善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新型智慧城区。
聚焦基层党建,槐荫区坚持基层党建提升“强合力”。全区牢牢把握基层党建这个关键,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加快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分类提升,创建“示范”村28个、“创优”村63个、“强基”村2个;凝聚党建护航发展力量,创优济南西站交通枢纽“齐鲁门户”党建品牌;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抓紧抓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街道工作质效评估,打造全域过硬街道。
加压奋进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下半年,槐荫区将持续锚定“125510”发展思路,推动“抓项目强产业攻坚提升年”走深走实,推动“十大提升行动”见力见效。在全区弘扬拼经济、拼项目、拼速度、拼作风的“四拼”精神,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提质提效,更快更稳更好推动新时代槐荫高质量发展。
经济运行是系统工程,指标增速是硬核比拼。为了守好“及格线”,力保“达标线”,冲刺“优秀线”,槐荫区各级各单位将牢牢把握“三条主线”,履责尽职、主动作为、密切协作,加强数据争取、比对、反馈和预警,全面做好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督导、跟踪达效。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据介绍,下半年,槐荫区将坚持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一体发力,拉动投资快速提升,按照续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落地、策划项目抓转化的要求,全速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槐荫区将全力以赴“拼速度”,加快推动会展与餐饮、住宿、购物、旅游联动发展,推进首店品牌引进、商圈提质发展,推动山东大厦颐览酒店、皇冠假日酒店、美悦云禧酒店尽快投入使用;同时,坚持目标导向,梳理业务部门与数据管理部门间不顺畅不及时的突出问题,持续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蓄势赋能、强基筑台。
今年以来,通过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槐荫区党员干部作风境界显著提升。下半年,槐荫区将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以“四盯”促落实,坚决反对和纠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各项工作落虚、落空,有效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得益于“十大提升行动”的统筹推进、相得益彰。今年下半年,槐荫区将持续“发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发扬“四拼”精神,同时锚定“125510”发展思路,推动“抓项目强产业攻坚提升年”走深走实,推动“十大提升行动”见力见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质效提升
经济延续良好态势
“十大提升行动”,不仅是槐荫区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具体工作抓手,更是推动槐荫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
槐荫区坚持产业升级提升“强实力”。今年,槐荫区围绕构建“342”现代化产业体系,靶向聚焦、靶向发力。其中,主导产业全面起势,医学中心深化改革释放活力,组建医发集团,“双中心”申报顺利推进,山东质子中心完成临床试验,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精准医学、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建成启用,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等近4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加快提质,高标准打造“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打造“这里最槐荫”文旅品牌等;支撑产业快速发展,中铁快运、象屿炜杰、泉惠国际物流等现代化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同时,槐荫区坚持项目建设提升“强动力”,积极发挥项目建设强投资、稳经济作用。抓实复工开工,槐荫区强力推进总投资3140亿元的216个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谋划,建立重点项目谋划策划机制,引进第三方咨询机构,新策划项目63个,总投资222.76亿元。
在招商引资方面,槐荫区坚持招大引强提升“强潜力”,创建招商引资快速决策、项目研判群组化一周办结、企业迁入迁出分析预警等制度;实施招商引资“九大行动”,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0余场,区级领导同志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开展招商,同时充分发挥“内外联动”以商招商作用。
目前,创新人才高地正加速形成,槐荫区创新驱动提升“强活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槐荫区积极做大科研载体,上半年获批28项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做强人才支撑,成立济南市槐荫区高层次和青年人才发展促进会,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27人。
记者了解到,槐荫区还坚持工业增长提升“强韧力”,持续巩固工业经济优势,充分发挥二机床、天岳先进等骨干企业拉动力,带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在全市前列。同时,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荐二机床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九阳成功入选“2023工业互联网500强”;中车山东机车被评为五星级上云企业,全区累计上云企业6000余家,数实融合水平有效提升。
守正创新
加速谱写“槐荫篇章”
过去的半年里,槐荫区坚持消费扩容提升“强热力”,成功举办“约惠槐荫·首届惠民车展”在内的各类展会43场;推动文旅融合,统筹“一院四馆”、方特·东方神画、印象济南等资源;“书香槐荫悦读西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区重点景区和演出场所营业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21.2%。
全省首个集信息共享、回访服务、企业画像、诉求收集、业态分析为一体的“宜商服务系统”在槐荫区诞生。据悉,槐荫区坚持改革开放提升“强引力”,创办“24小时不打烊”的“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目前可为省会经济圈、京沪高铁沿线城市、黄河流域沿线城市136个区县,提供40项省市级、25项区级高频事项,800余项省市区三级公共服务事项“跨域通办”。
为了全力打造“小而美、特而富”的乡村振兴出彩“槐荫篇章”,槐荫区坚持乡村振兴提升“强内力”。其中,粮食安全更稳,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强村富民更实,深化“三变”改革。
此外,槐荫区坚持品质槐荫提升“强魅力”,在发展中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兜牢民生底线,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76.6%,20件重点民生实事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深化文明创建,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全国文明城市综合测评工作;推动城市更新,实施8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展民意“上传、派遣、处置、反馈”全流程数控闭环治理试点,全力打造善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新型智慧城区。
聚焦基层党建,槐荫区坚持基层党建提升“强合力”。全区牢牢把握基层党建这个关键,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加快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分类提升,创建“示范”村28个、“创优”村63个、“强基”村2个;凝聚党建护航发展力量,创优济南西站交通枢纽“齐鲁门户”党建品牌;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抓紧抓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街道工作质效评估,打造全域过硬街道。
加压奋进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下半年,槐荫区将持续锚定“125510”发展思路,推动“抓项目强产业攻坚提升年”走深走实,推动“十大提升行动”见力见效。在全区弘扬拼经济、拼项目、拼速度、拼作风的“四拼”精神,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提质提效,更快更稳更好推动新时代槐荫高质量发展。
经济运行是系统工程,指标增速是硬核比拼。为了守好“及格线”,力保“达标线”,冲刺“优秀线”,槐荫区各级各单位将牢牢把握“三条主线”,履责尽职、主动作为、密切协作,加强数据争取、比对、反馈和预警,全面做好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督导、跟踪达效。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据介绍,下半年,槐荫区将坚持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一体发力,拉动投资快速提升,按照续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落地、策划项目抓转化的要求,全速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槐荫区将全力以赴“拼速度”,加快推动会展与餐饮、住宿、购物、旅游联动发展,推进首店品牌引进、商圈提质发展,推动山东大厦颐览酒店、皇冠假日酒店、美悦云禧酒店尽快投入使用;同时,坚持目标导向,梳理业务部门与数据管理部门间不顺畅不及时的突出问题,持续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蓄势赋能、强基筑台。
今年以来,通过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槐荫区党员干部作风境界显著提升。下半年,槐荫区将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以“四盯”促落实,坚决反对和纠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各项工作落虚、落空,有效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