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年产生鲜肉1775万吨,占比全国30%

山东发力让居民吃上健康肉

        商报济南消息 8月10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畜牧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畜禽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省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永德表示,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畜禽屠宰按标生产、质量追溯、一体化发展,全省屠宰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2200亿元,年产生鲜肉达到1775万吨,占到全国的30%。特别是禽肉,占到全国的47%。坚实的产能优势,为保障全国的肉品供给贡献山东力量。

  于永德表示,畜禽屠宰加工,前端引领养殖场户,后端关联广大消费者,在畜牧产业发展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我省畜禽屠宰行业总体体量大、覆盖品种多、分布范围广、监管任务重。目前,全省有各类屠宰企业898家,其中,生猪屠宰企业310家、家禽屠宰企业405家、牛羊屠宰企业139家、其他44家。全省屠宰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2200亿元,年产生鲜肉达到1775万吨,占到全国的30%。特别是禽肉,占到全国的47%。我省生产的生鲜肉有一半以上销往苏浙沪等长三角地区。从屠宰企业分布看,区域化集中的特征比较明显,临沂、潍坊、聊城、滨州、德州、菏泽六市,屠宰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5.4%、15.6%、11.8%、9.6%、7.1%、6.8%,总占比达到76.3%。

  2022年,全省共屠宰生猪3382万头,实现营业收入732亿元,屠宰量居全国第二位,有5家屠宰企业进入全国50强;建成省级以上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企业44家、国家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22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家禽屠宰稳居全国首位,2022年全省共屠宰家禽63亿羽、同比增长8.2%;牛羊屠宰稳步发展,其中屠宰牛27万头、同比增长75%,屠宰羊113万只、同比增长44.02%。

  2020年4月以来,我省陆续将猪、牛、羊、禽、兔、驴等主要畜禽品种纳入质量追溯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电子出证。经两年多的推广,目前已实现畜禽屠宰企业全覆盖。

  于永德介绍,我省在肉品品质检验电子合格证上都附加了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以查询产品名称、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这相当于给畜禽产品设置了“身份证”,通过一张电子合格证,串联了产运销链条,构建起“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的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截至6月底,全省畜禽屠宰企业开具肉品品质检验电子合格证7411.93万张。

  2024年1月1日起,山东省畜禽屠宰企业将全部实行无纸化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搭建起动物检疫、肉品品质检验“两证”关联、数据汇聚的模式,同时健全屠宰企业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推动电子出证系统与“山东食链”数据共享,真正实现可追溯闭环管理。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