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章丘区曹范街道:

遇事有商量商出“政”能量

点击查看原图
济南市章丘区曹范街道政协商量工作站在进行商量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近日,济南市章丘区曹范街道在大力建设党建工作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三个政协商量工作站,力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矛盾和情况日益多样的时局中,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更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

  曹范街道商量工作站建立和探索一核多元的主体协同机制,基本形成了“1+4+N”的联动模式:以政协委员为主体的1个牵头对象;以驻曹范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党建工作区代表、村支部代表为主体的4个常规参与对象;愿意参加的其他群众组成的评理团等N个主体共同参与协商。这种机制广开言路,激发了商量工作站包容开放、凝心聚力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形成社会协商治理整体合力,打造出曹范“金名片”。

  统筹工作内容,架起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日前,商量工作站内,一场围绕“化解没口村土地纠纷”的商量正在召开。“一村民土地内有祖坟,按照习俗多年前栽植了柏树,现因树木生长,遮挡阳光影响作物生长,与另一村民产生纠纷。尽管将一块其他耕地作为补偿,但因土地土质未协商一致,大家一起来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商量现场,提、办、督三方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经过多方参与商量,二十多年的土地纠纷矛盾被化解,双方签字认可握手言和,同时双方当事人对工作人员的多次调解表示感激。很多社情民意由过去的“被动”收集变为现在群众“主动”提出。方式的转变,让基层工作做起来更加顺手的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参与社情民意征集的积极性。每有大事,必相咨访,商量工作站成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搭建工作载体,打造基层干部的“新平台”。曹范街道通过把街道和村两级干部编入分片联系的商量工作站,实现了基层干部与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把商量工作站打造成了及时建言资政、聚智献策的新平台和聚集民众力量、增进共识的新平台。曹范街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实施主体,制定实施方案,狠下绣花功夫,严格督促落实,注重成果转化。成立一个月来,三个商量工作站累计开展五次协商议事活动,百余人次参与,助推解决群众身边问题五个。基层干部通过商量工作站,对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政协职能和履职方式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和参与,商量工作站成为基层干部履职的“新平台”。

  曹范街道商量工作站打破以往的沟通壁垒,使得政协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中,从以往发挥辅助性功能的“后台”走向发挥主导作用的“前台”,是曹范街道的一次大胆尝试。下一步,曹范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回答“商量什么”“与谁商量”“怎么商量”三个问题,稳步推进各项协商工作,不断挖特色、出亮点,推动协商工作从表层的“面对面”转变为深层的“心连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通讯员 刘大海 贾书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