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陆
——钩沉黄海历史讲述黄海故事
《黄海传》作者:赵德发
点击查看原图
40多亿年前,海洋形成之初,几乎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全部。露出水面的,仅有一些陨石碰撞形成的环形山口、海底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岛。在漫长的岁月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酸性海水发生中和反应,与钙离子结合变成碳酸钙,沉入海底成为石灰岩,并与泥沙等物质形成“增生楔”。地壳并不是一个整块,而是分成许多板块,相互碰撞,有升有降。裂缝处不断涌出岩浆,岩浆凝结成的玄武岩经过高温高压,又变成花岗岩。与此同时,岩块上的增生楔也在扩大,最终它们的合体露出海面,形成大陆。
最初的大陆小而零散,又因为地幔对流强烈,它们漂移不定。经过无数次碰撞、聚合,大陆慢慢增大。到了距今19亿年前,出现了一个“超级大陆”,面积和现在的北美大陆差不多,被称作“哥伦比亚超级大陆”。但这个超级大陆后来四分五裂,距今9亿年前再次复合,被称作“罗迪尼亚超级大陆”。此后又慢慢分开,到距今5亿年前又合在一起,形成“岗瓦纳古陆”。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J.T.威尔逊提出了大洋盆地的发展模式:从胚胎阶段的裂谷、初始阶段的张裂海槽,到成熟阶段的广阔洋盆和萎缩阶段的俯冲缩小,以至最后的消失,构成一个完整的旋回,这一规律被命名为“威尔逊旋回”。岗瓦纳古陆也脱离不了威尔逊旋回,就像一头蒜长成后,各个蒜瓣儿又告别合抱状态,随地壳板块漂流。直到距今3900万年前,它们才形成了今日的陆海格局。
科学家研究发现,威尔逊旋回目前还在进行,将在两三亿年后形成下一个超级大陆,而且可能以亚洲为中心。
在威尔逊旋回过程中,大陆屡屡发生“海侵”与“海退”现象,即海洋对陆地的淹没与退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构造运动。因为地壳运动剧烈,火山频频爆发,海底有升有降,此起彼伏,所以大陆在漂移过程中或扩大或缩小,或浮出水面或沉入海底。二是气候变化。地球变暖或变冷,都会导致海侵或海退。地史学考察结果显示,地球上的冰期与间冰期是有规律的,大约以9.5万年的间隔相继出现,这与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有关,就是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发生了远近之变化,近日距离和远日距离有时相差1708.3万公里,这必然导致太阳对地球照射量的变化。
最初的大陆小而零散,又因为地幔对流强烈,它们漂移不定。经过无数次碰撞、聚合,大陆慢慢增大。到了距今19亿年前,出现了一个“超级大陆”,面积和现在的北美大陆差不多,被称作“哥伦比亚超级大陆”。但这个超级大陆后来四分五裂,距今9亿年前再次复合,被称作“罗迪尼亚超级大陆”。此后又慢慢分开,到距今5亿年前又合在一起,形成“岗瓦纳古陆”。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J.T.威尔逊提出了大洋盆地的发展模式:从胚胎阶段的裂谷、初始阶段的张裂海槽,到成熟阶段的广阔洋盆和萎缩阶段的俯冲缩小,以至最后的消失,构成一个完整的旋回,这一规律被命名为“威尔逊旋回”。岗瓦纳古陆也脱离不了威尔逊旋回,就像一头蒜长成后,各个蒜瓣儿又告别合抱状态,随地壳板块漂流。直到距今3900万年前,它们才形成了今日的陆海格局。
科学家研究发现,威尔逊旋回目前还在进行,将在两三亿年后形成下一个超级大陆,而且可能以亚洲为中心。
在威尔逊旋回过程中,大陆屡屡发生“海侵”与“海退”现象,即海洋对陆地的淹没与退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构造运动。因为地壳运动剧烈,火山频频爆发,海底有升有降,此起彼伏,所以大陆在漂移过程中或扩大或缩小,或浮出水面或沉入海底。二是气候变化。地球变暖或变冷,都会导致海侵或海退。地史学考察结果显示,地球上的冰期与间冰期是有规律的,大约以9.5万年的间隔相继出现,这与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有关,就是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发生了远近之变化,近日距离和远日距离有时相差1708.3万公里,这必然导致太阳对地球照射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