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无违建小区是怎样“炼成”的?

解锁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小区善治密码

吴家堡街道开展广泛宣传,向居民普及防违控违知识
点击查看原图
        住宅小区违法建设治理,关乎着群众居住安全和生活品质,也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文明形象。在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的康城新苑、康城雅苑、康城佳苑三个回迁安置小区,自回迁入住以来,从未发生过违法违章建设行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走进槐荫区吴家堡街道,探寻该辖区小区善治的密码。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打造一个城管工作站

  为有效防控新增违法建筑,吴家堡街道积极探索实施“1+5+N”前置式“服务+执法”新机制,在康城雅苑小区打造完成一处城管工作站,将城管、街道、社区、物业、业主五大主体力量汇集到小区,为小区业主“零距离”“面对面”开展前置服务,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
  
  借助“城管进社区”活动契机,吴家堡街道不定期开展普法宣传、社会动员、风险警示教育等活动,向辖区居民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讲解违法建设存在的隐患以及违法建设带来的损失等,不断提高居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同时,街道通过悬挂横幅、张贴违建风险提示牌、发放倡议书及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防违控违知识,在辖区营造人人参与防违控违的良好氛围。

  筑牢两道监管防线

  小区防违控违,物业是第一道防线。吴家堡街道坚持早介入、早宣传、早培训,自交房时,便提前介入,对物业工作人员进行防违控违知识培训,双方密切合作,提前对装修户开展防违控违宣传,明确告知业主装修时的注意事项,禁止在阳台和楼顶违法搭建建筑物、构筑物,不能擅自占用公用空间等,提高群众对控违工作的知晓率。并由物业与业主签订装修协议及杜绝违法违章建设承诺书,将违法违章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
  
  同时,吴家堡街道严把装修材料和施工设施设备工具“入门关”,材料和设备进小区要接受“审查”,从源头降低违法建设发生。物业工作人员每天对装修现场进行巡查,发现有违章苗头的,立即制止并上报,后期进行持续跟踪,坚决杜绝违法违章建设。
  
  小区防违控违的第二道防线是业主。吴家堡街道在三个回迁安置小区积极探索实施了村民自治制度,在小区治理上始终坚持把群众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回迁小区居民间相互熟知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激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在互相宣传防违控违知识的基础上,互相进行监督,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打好三张防控牌

  吴家堡街道坚持打好“机制牌”,制定完善小区防违控违工作责任制、网格巡查机制,将防违控违监管任务细化到每位工作人员;定期召开风险评估会、联席会等,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交流,为下步工作提供指导;制定控违工作流程,提高违建处置效率。
  
  同时,街道着力打好“服务牌”,坚持“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需、听群众之所说。村民反映想在公共区域搭建棚子,摆放小摊进行销售产品,小区物业便将此需求转换方式以达到村民满意,例如进行微信群换购等,经详细了解商品信息后在物业客服部免费进行信息登记,将合法交易转换到小区群内交流。
  
  此外,吴家堡街道坚持打好“监管牌”,常态化、高频次开展巡查管控,加大对小区公共绿地、设备平台、露台、楼顶空间等违建易发、高发区域的监管力度;加强与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沟通联系,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及时发现查处房屋建设装修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扩大化,减少户主的经济损失,尽最大力度获得群众理解、支持与配合。

  “每天开展巡查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一有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只是违建管控,其他物业管理工作也是这样。”康城雅苑物业负责人纪花说道。
  
  吴家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继续依托城管工作站,深入推进“1+5+N”前置式“服务+执法”机制,联合各方力量对防违控违工作做到提前介入、提前告知、提前预防,将小区违法建设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打造无“违建”的安全、文明、和谐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