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上新”更在“上心”
高校录取通知书“花式比美”内含玄机

哈工大


中山大学


南京大学

一张通知书里“装”进整个校园、通知书变“盲盒”,还有专利技术来助阵、笔墨书香显韵味……每年暑假,各大高校总会开启一轮录取通知书的花式比拼。今年,高校在通知书设计上依然煞费苦心,准新生们也对这第一份“见面礼”充满期待。相较于过去白纸黑字、千篇一律的传统录取通知书,如今的花式通知书更注重其承载的纪念意义与时代意义。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从墨香味到科技范
这些录取通知书很“有料”
今年夏天,众多高校推出文化味浓厚的录取通知书,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蕴于其中,展现了大学的厚度与高度。
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新开化纸为载体。开化纸被誉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皇冠上的明珠”,清中叶后一度失传。近年来,通过高分子材料、化学、文博等多学科的联合探索,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复活”开化纸工艺,纸张可保存千年以上。以开化纸为内页,新生姓名和专业信息由复旦大学书画协会的学生书写,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
东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随机附赠一款“彝绣”卡套。这些彝绣由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的绣娘手工绣制而成,分为“马缨花开向东南”“孔雀东南飞”以及“彩云飘扬”三款。10年来,东南大学定点帮扶南华县,助力当地彝绣特色产业的发展。这份精致的录取通知书,也蕴含以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深意。
可上火星的“超级涂层”、以钢为纸……多所高校还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融入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中,展现了“硬核”科技范。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包含了一枚特别的书签。这枚书签表面有一种特殊的涂层,它集抗辐射、低挥发、耐高低温交变等性能于一体,能避免在深空极端环境下出现颜色褪化、涂层脱落等问题。据悉,该涂层已被成功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展示的五星红旗和着陆平台搭载的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吉祥物图案上。一枚能上火星的涂层,勉励新生们传承“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北京科技大学的2023年新版录取通知书主体由“5G钢”(又称“蝉翼钢”)制成。这一薄如蝉翼的钢片厚度最薄可达0.07mm,由北科大教师团队和首钢校友携手研发,是中国高品质超薄钢自主生产的缩影。以钢为纸,激励新生们接过强国建设的接力棒。
花样百出各显神通
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何越来越“卷”
越来越“卷”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反映出在3.0版本上的探索,即在包装、视觉上进行加码。例如采用创意的设计和出其不意的材料,或在使用功能上进行拓展,包括加入食物和穿戴用品等。如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盒子,以金榜题名状元红为整体色调,盒内有着云南凤庆县的普洱茶砖。中山大学近年来对云南凤庆实施定点帮扶,将茶砖放入录取通知书内,寓意“添砖加瓦”,也寄托着一所大学的“山海情”。
有专家认为,这一代大学生很在意“仪式感”,这与他们的生长环境有关。对于学生来说,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值得纪念的物品之一,是可终身珍藏的物品,因此坚固耐用,美观大方是其必备的属性。精美的录取通知书不仅代表着自己的个人努力,而且也成为一种身份认同的展示品。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很多学生会把自己的通知书分享在社交网站,以显示自己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录取通知书的“卷”和各高校争夺优秀生源、扩大自身宣传也是分不开的,一份亮眼的录取通知书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把高校送上热搜。高校对于录取通知书的包装,主要目的是学校形象宣传。宣传的功能包括传递信息、强化认识、引起讨论、加深印象。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更像是大学比拼创意、创新的载体,拥有更多的温度和个性,这有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升、未来招生工作的开展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在更广大的背景下,这也反映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高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开始用商品营销的方式来做推广,录取通知书的“包装”被认为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
传递大学精神第一课
读懂“花式”录取通知书中的深意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示,通知书如此“内卷”没必要,制作精美、大费周章设计的背后,也意味着花费不菲,还是要提倡勤俭节约。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鉴于近年来一些大学录取通知书越做越繁复、越做越“炫技”,2022年教育部就提出,各高校要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制作录取通知书。在这一方面,被网友誉为“最有温度通知书”的陕西师范大学版通知书,堪称高校借鉴的范本。学校连续十余年邀请老教授、在校生或校友手写录取通知书,打动诸多网友。由此看来,不限于外在形式的“花式比美”,而更注重内在情感的承载与流露,或许更令人动容。
“花式”录取通知书之所以屡屡引起人们关注,靠的不仅仅是颜值,而是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时至今日,录取通知书早已不只是简单的一纸通知。一份用心设计的录取通知书,是对莘莘学子发出的一份诚挚邀请,更是向社会展现大学形象的一扇窗口。此前,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附赠《平凡的世界》一书,借赠书勉励新生追随钱钟书“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壮志;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运用科赫曲线数学规律鼓励新生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南开大学连续四年为新生寄送装有莲花种子的荷包,今年的莲子来自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寓意莘莘学子不忘初心、见证成长……
高校花心思、费功夫制作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创意,更是传递教育理念和育人精神。把厚重的大学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从这个角度来看,录取通知书可谓名副其实的“入学第一课”。说到底,再精美的录取通知书也都仅是一个“开端”。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人生的马拉松刚刚起步,藉由录取通知书所建构起的美好想象,需要学子们在今后四年乃至更久远的时间,去探索、去感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从墨香味到科技范
这些录取通知书很“有料”
今年夏天,众多高校推出文化味浓厚的录取通知书,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蕴于其中,展现了大学的厚度与高度。
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新开化纸为载体。开化纸被誉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皇冠上的明珠”,清中叶后一度失传。近年来,通过高分子材料、化学、文博等多学科的联合探索,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复活”开化纸工艺,纸张可保存千年以上。以开化纸为内页,新生姓名和专业信息由复旦大学书画协会的学生书写,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
东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随机附赠一款“彝绣”卡套。这些彝绣由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的绣娘手工绣制而成,分为“马缨花开向东南”“孔雀东南飞”以及“彩云飘扬”三款。10年来,东南大学定点帮扶南华县,助力当地彝绣特色产业的发展。这份精致的录取通知书,也蕴含以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深意。
可上火星的“超级涂层”、以钢为纸……多所高校还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融入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中,展现了“硬核”科技范。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包含了一枚特别的书签。这枚书签表面有一种特殊的涂层,它集抗辐射、低挥发、耐高低温交变等性能于一体,能避免在深空极端环境下出现颜色褪化、涂层脱落等问题。据悉,该涂层已被成功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展示的五星红旗和着陆平台搭载的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吉祥物图案上。一枚能上火星的涂层,勉励新生们传承“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北京科技大学的2023年新版录取通知书主体由“5G钢”(又称“蝉翼钢”)制成。这一薄如蝉翼的钢片厚度最薄可达0.07mm,由北科大教师团队和首钢校友携手研发,是中国高品质超薄钢自主生产的缩影。以钢为纸,激励新生们接过强国建设的接力棒。
花样百出各显神通
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何越来越“卷”
越来越“卷”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反映出在3.0版本上的探索,即在包装、视觉上进行加码。例如采用创意的设计和出其不意的材料,或在使用功能上进行拓展,包括加入食物和穿戴用品等。如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盒子,以金榜题名状元红为整体色调,盒内有着云南凤庆县的普洱茶砖。中山大学近年来对云南凤庆实施定点帮扶,将茶砖放入录取通知书内,寓意“添砖加瓦”,也寄托着一所大学的“山海情”。
有专家认为,这一代大学生很在意“仪式感”,这与他们的生长环境有关。对于学生来说,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值得纪念的物品之一,是可终身珍藏的物品,因此坚固耐用,美观大方是其必备的属性。精美的录取通知书不仅代表着自己的个人努力,而且也成为一种身份认同的展示品。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很多学生会把自己的通知书分享在社交网站,以显示自己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录取通知书的“卷”和各高校争夺优秀生源、扩大自身宣传也是分不开的,一份亮眼的录取通知书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把高校送上热搜。高校对于录取通知书的包装,主要目的是学校形象宣传。宣传的功能包括传递信息、强化认识、引起讨论、加深印象。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更像是大学比拼创意、创新的载体,拥有更多的温度和个性,这有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升、未来招生工作的开展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在更广大的背景下,这也反映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高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开始用商品营销的方式来做推广,录取通知书的“包装”被认为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
传递大学精神第一课
读懂“花式”录取通知书中的深意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示,通知书如此“内卷”没必要,制作精美、大费周章设计的背后,也意味着花费不菲,还是要提倡勤俭节约。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鉴于近年来一些大学录取通知书越做越繁复、越做越“炫技”,2022年教育部就提出,各高校要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制作录取通知书。在这一方面,被网友誉为“最有温度通知书”的陕西师范大学版通知书,堪称高校借鉴的范本。学校连续十余年邀请老教授、在校生或校友手写录取通知书,打动诸多网友。由此看来,不限于外在形式的“花式比美”,而更注重内在情感的承载与流露,或许更令人动容。
“花式”录取通知书之所以屡屡引起人们关注,靠的不仅仅是颜值,而是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时至今日,录取通知书早已不只是简单的一纸通知。一份用心设计的录取通知书,是对莘莘学子发出的一份诚挚邀请,更是向社会展现大学形象的一扇窗口。此前,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附赠《平凡的世界》一书,借赠书勉励新生追随钱钟书“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壮志;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运用科赫曲线数学规律鼓励新生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南开大学连续四年为新生寄送装有莲花种子的荷包,今年的莲子来自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寓意莘莘学子不忘初心、见证成长……
高校花心思、费功夫制作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创意,更是传递教育理念和育人精神。把厚重的大学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从这个角度来看,录取通知书可谓名副其实的“入学第一课”。说到底,再精美的录取通知书也都仅是一个“开端”。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人生的马拉松刚刚起步,藉由录取通知书所建构起的美好想象,需要学子们在今后四年乃至更久远的时间,去探索、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