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门、跳出课本,让知识“活”起来
花式暑假作业 引领多彩假期
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小实验,体验科学魅力;走进历史文化地标,增强美德认同;参与一场公益之旅,为特殊的小伙伴奉献爱心……暑假期间,省城的学生们走出家门、跳出书本,在多彩的实践作业和活动中边玩边学、边感悟边收获。近年来,各校在传统书面作业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种实践性、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有趣的作业中获得全面发展,而“暑假作业有意思,不枯燥”也成为当下不少学生的切身感受。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赴一场非遗文化之旅
增强文化认同感、使命感
暑假期间,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推出了“学习二十大美德少年游历下”红领巾寻访主题活动,以三个篇章“以史明德”“以景润德”“以文育德”,引领全区青少年在游玩中感悟历史厚重,在寻访中增强美德认同,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争做爱党爱国爱泉城的好队员。
非遗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非遗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文化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日前,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的队员们来到山东省文化馆,参观了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厅和精品展厅,对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制作过程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学习。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时发出赞叹和感慨,对凝结了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件件精品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叹服。在传习展厅,队员们从门口的过门笺开始探寻生活中的非遗,近距离观看了非遗民俗场景布置,认识了织布机等非遗物件。“曲阜楷木雕刻工艺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的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的”“我最喜欢的非遗展品是潍坊风筝……”队员间分享着这次寻访活动的收获。
泉水,是济南的精神和灵魂,见证着济南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以及独特的内涵。这个暑假,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一(14)中队的学生们带着对泉城的热爱、对传统美德的思考,跟随“历下美德地图”,开启了一场“泉水+诗词+非遗”的文化之旅。同学们先后参观了胶东花饽饽、老邮局、鲁班坊、黑陶馆、老粗布等展示区,沉浸于山东省16市手造精品与手造文化故事之中,不仅体验了富有年代感的文化街区,也感受到最现代的齐鲁文化。
打卡历史文化地标
寻找城市红色记忆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日前,济南市舜玉小学的学生来到解放阁前,齐诵《少年中国说》。队员们登上解放阁,有序地参观解放阁纪念馆。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雕塑——济南战役英雄群像,中央是济南战役模型,四周陈列着济南战役革命文物,是老一辈革命英雄为祖国及人民解放所奋斗时遗留下来的物品:前线指挥部使用的马灯、电话机、公文包,攻城时使用的骑步枪等。这些物品带给队员们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而且还有当年战士们那种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更深深打动了队员们的内心。在二楼展厅,队员们深深感叹,和平年代更应该铭记历史,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位队员学习。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队员们对于战争岁月多少会觉得有些遥远和陌生,但当亲眼看到一封封决心书、慰问信,一件件展陈文物时,队员们就会对那段峥嵘岁月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不久前,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四(5)中队的队员们来到济南战役纪念馆,开启了一场触动心灵的红色之旅。展馆内的全景画表现了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的革命精神、战争场面。队员们看着这幅画,眼前似乎浮现出冲锋号角召唤下,战士们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身影。队员们被英雄的精神深深鼓舞着。红色之旅结束后,队员们制作了手抄报、剪纸等,表达对英雄的缅怀之情和崇高敬意。
济南市棋盘街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们走进济南市大明湖街道县西巷社区的初心广场进行主题寻访。在社区宣讲员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初心广场名字的由来,重温烈士刘谦初的革命故事,感受济南浓厚悠久的地名文化。队员们用“手绘”“朗诵”“才艺表演”的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诚挚敬意,用印章将济南的景色留在了红领巾纪念册上,并立志勤奋学习,为美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小实验收获挑战的快乐
激发探索欲和好奇心
寻找科技金钥匙,争做科技小能手。暑假期间,济南市历城区凤鸣学校倡导队员们行动起来,把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或者科技小制作,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准备好白醋、小苏打、气球和塑料瓶,将白醋倒入塑料瓶中,将小苏打倒入气球内,再把装有小苏打的气球套在塑料瓶口上,把气球里面的小苏打倒入装有白醋的塑料瓶内,一个“会生气的瓶子”的小实验就完成了,“滴水不漏”“橡皮筋手枪”“光盘小车”……队员们在暑期的学习和实践中体验科技的魅力,收获挑战的快乐,更加坚定心中的科技梦想。
济南市行知小学也鼓励学生积极加入“行知暑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创活动既包含科创小作品,也有居家小实验、科学影像作品和科普知识学习,学校鼓励孩子们开动脑筋改造某个有缺点的工具或物品,或为某件物品增加一项新功能。一起动手制作出一件有新意又实用的作品。同学们还可以用科学方法和视角诠释科学内容,制作一个科学小视频,以真实的科学创意实验过程,通过完整的声画要素、原理介绍,阐释科学道理和应用。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也能让学生在完成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增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爱特殊小伙伴
播种真诚和爱的种子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很可爱,很漂亮,可是只要你走近他们,就会发现他们与众不同:有的孩子不爱说话、有的孩子经常发出怪声、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发起脾气来打自己的脑袋……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7月9日,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实验学校四(1)中队的队员和家长们带着满满的关爱来到济南市历城区“星神特殊儿童发展中心”,为一群特殊的伙伴们奉献爱心。
济南市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老师带领队员们参观了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了解自闭症。队员们还观看了孩子们的绘画、书法作品,了解了这群特殊的小伙伴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劳动等情况。队员们在济南市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老师的讲解中得知,在中国,有超过1000万的孤独症患者,平均每68名孩子中就有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通常会有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的明显特征,无法融入常人的世界。队员们带着关爱和好奇,仔细端详着一幅幅绘画作品,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提高了对孤独症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队员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为星神孩子们送去了牛奶、粮油等爱心大礼包,并在他们的宿舍进行了互动小联欢,孩子们一起唱歌、分享糖果、玩玩具,场面温馨感人。
队员王晟安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孤独症,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和我们不一样的孩子。希望我能多尽一份善心,奉献一些爱,让他们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耿辰阳称,这次的活动,让自己感触颇多,“和他们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本领,成为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此次活动中,队员们不仅更加了解了孤独症,并在与“来自星星的孩子”近距离接触中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善良、真诚和爱的种子。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赴一场非遗文化之旅
增强文化认同感、使命感
暑假期间,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推出了“学习二十大美德少年游历下”红领巾寻访主题活动,以三个篇章“以史明德”“以景润德”“以文育德”,引领全区青少年在游玩中感悟历史厚重,在寻访中增强美德认同,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争做爱党爱国爱泉城的好队员。
非遗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非遗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文化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日前,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的队员们来到山东省文化馆,参观了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厅和精品展厅,对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制作过程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学习。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时发出赞叹和感慨,对凝结了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件件精品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叹服。在传习展厅,队员们从门口的过门笺开始探寻生活中的非遗,近距离观看了非遗民俗场景布置,认识了织布机等非遗物件。“曲阜楷木雕刻工艺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的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的”“我最喜欢的非遗展品是潍坊风筝……”队员间分享着这次寻访活动的收获。
泉水,是济南的精神和灵魂,见证着济南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以及独特的内涵。这个暑假,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一(14)中队的学生们带着对泉城的热爱、对传统美德的思考,跟随“历下美德地图”,开启了一场“泉水+诗词+非遗”的文化之旅。同学们先后参观了胶东花饽饽、老邮局、鲁班坊、黑陶馆、老粗布等展示区,沉浸于山东省16市手造精品与手造文化故事之中,不仅体验了富有年代感的文化街区,也感受到最现代的齐鲁文化。
打卡历史文化地标
寻找城市红色记忆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日前,济南市舜玉小学的学生来到解放阁前,齐诵《少年中国说》。队员们登上解放阁,有序地参观解放阁纪念馆。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雕塑——济南战役英雄群像,中央是济南战役模型,四周陈列着济南战役革命文物,是老一辈革命英雄为祖国及人民解放所奋斗时遗留下来的物品:前线指挥部使用的马灯、电话机、公文包,攻城时使用的骑步枪等。这些物品带给队员们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而且还有当年战士们那种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更深深打动了队员们的内心。在二楼展厅,队员们深深感叹,和平年代更应该铭记历史,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位队员学习。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队员们对于战争岁月多少会觉得有些遥远和陌生,但当亲眼看到一封封决心书、慰问信,一件件展陈文物时,队员们就会对那段峥嵘岁月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不久前,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四(5)中队的队员们来到济南战役纪念馆,开启了一场触动心灵的红色之旅。展馆内的全景画表现了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的革命精神、战争场面。队员们看着这幅画,眼前似乎浮现出冲锋号角召唤下,战士们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身影。队员们被英雄的精神深深鼓舞着。红色之旅结束后,队员们制作了手抄报、剪纸等,表达对英雄的缅怀之情和崇高敬意。
济南市棋盘街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们走进济南市大明湖街道县西巷社区的初心广场进行主题寻访。在社区宣讲员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初心广场名字的由来,重温烈士刘谦初的革命故事,感受济南浓厚悠久的地名文化。队员们用“手绘”“朗诵”“才艺表演”的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诚挚敬意,用印章将济南的景色留在了红领巾纪念册上,并立志勤奋学习,为美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小实验收获挑战的快乐
激发探索欲和好奇心
寻找科技金钥匙,争做科技小能手。暑假期间,济南市历城区凤鸣学校倡导队员们行动起来,把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或者科技小制作,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准备好白醋、小苏打、气球和塑料瓶,将白醋倒入塑料瓶中,将小苏打倒入气球内,再把装有小苏打的气球套在塑料瓶口上,把气球里面的小苏打倒入装有白醋的塑料瓶内,一个“会生气的瓶子”的小实验就完成了,“滴水不漏”“橡皮筋手枪”“光盘小车”……队员们在暑期的学习和实践中体验科技的魅力,收获挑战的快乐,更加坚定心中的科技梦想。
济南市行知小学也鼓励学生积极加入“行知暑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创活动既包含科创小作品,也有居家小实验、科学影像作品和科普知识学习,学校鼓励孩子们开动脑筋改造某个有缺点的工具或物品,或为某件物品增加一项新功能。一起动手制作出一件有新意又实用的作品。同学们还可以用科学方法和视角诠释科学内容,制作一个科学小视频,以真实的科学创意实验过程,通过完整的声画要素、原理介绍,阐释科学道理和应用。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也能让学生在完成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增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爱特殊小伙伴
播种真诚和爱的种子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很可爱,很漂亮,可是只要你走近他们,就会发现他们与众不同:有的孩子不爱说话、有的孩子经常发出怪声、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发起脾气来打自己的脑袋……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7月9日,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实验学校四(1)中队的队员和家长们带着满满的关爱来到济南市历城区“星神特殊儿童发展中心”,为一群特殊的伙伴们奉献爱心。
济南市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老师带领队员们参观了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了解自闭症。队员们还观看了孩子们的绘画、书法作品,了解了这群特殊的小伙伴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劳动等情况。队员们在济南市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老师的讲解中得知,在中国,有超过1000万的孤独症患者,平均每68名孩子中就有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通常会有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的明显特征,无法融入常人的世界。队员们带着关爱和好奇,仔细端详着一幅幅绘画作品,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提高了对孤独症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队员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为星神孩子们送去了牛奶、粮油等爱心大礼包,并在他们的宿舍进行了互动小联欢,孩子们一起唱歌、分享糖果、玩玩具,场面温馨感人。
队员王晟安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孤独症,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和我们不一样的孩子。希望我能多尽一份善心,奉献一些爱,让他们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耿辰阳称,这次的活动,让自己感触颇多,“和他们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本领,成为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此次活动中,队员们不仅更加了解了孤独症,并在与“来自星星的孩子”近距离接触中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善良、真诚和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