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我国上半年新增 人民币贷款15.7万亿元

制造业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增强
        商报济南消息 7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银行业保险业2023年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数据、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开展等情况。发布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保险公司总资产29.2万亿元,同比增长9.6%。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保险主要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15.7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930万亿元,赔款与给付支出9151亿元,同比增长17.8%;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8万亿元,同比增长9.7%。

  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措并举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质效,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为制造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发布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制造业贷款新增3.5万亿元,同比多增1861亿元;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9%,客户数同比增长11.8%;民营企业贷款新增5.5万亿元,同比多增9016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客户数同比增长1.5%。

  发布会指出,下一步将重点关注经营前景良好、受疫情影响经营尚未完全恢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市场主体走访和服务对接力度,推动完善配套体制机制,促进纾困解难、扩大内需和稳定就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督导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把惠民生抓细抓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具体来看,住房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住房租赁贷款余额约7800亿元,同比增长90%;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较年初增加527.9亿元。养老方面,养老理财产品、特定养老储蓄等试点稳步推进,上半年养老理财产品余额1017.6亿元,同比增长75.1%;特定养老储蓄存款余额为376.7亿元。

  此外记者关注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领域贷款投放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平均水平。上半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教育行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国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3%,主要投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等市场主体;创业担保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9%,有助于缓解就业市场压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杜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