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的故事
一位基层民警的“小警情”和“大民生”
联合志愿力量帮扶孤困儿童
点击查看原图
助农售菜便民买菜
点击查看原图
社区民警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片儿警”。他们扎根在公安工作的最基层、最前沿,每天走街串巷,入户走访,日常工作十分琐碎繁忙。咨询求助、纠纷调解是“必修课”,基础防范、走访群众更是“一个也少不了”。济南市市中区领秀城社区警务室里,民警陈兴珍的手机铃声和微信提示音此起彼伏,他一边招呼上门求助的群众,一边给所长电话反馈刚刚调解的纠纷,一边用对讲机调度街面巡逻。这就是他的日常,也是无数个基层社区民警的日常。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社区警务室里天天都是连续剧……”22年来,领秀城社区治理不断发展,社区警务服务渠道变得多元,陈兴珍是见证者,也是有力的参与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奔走在“矛盾”之间的人
“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安全隐患,我这就回去清理,同时也对投诉的邻居说声对不起。”近日,在十六里河派出所领秀城北社区的“老骥调解室”,居民王女士一脸歉意地说道。这起因在楼道堆放杂物而引起的纠纷,在“老骥”、律师和消防的共同调解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原来,前期居民李先生通过“卫民小微”向陈兴珍投诉,对门邻居在楼道里堆放纸箱、花盆甚至泡沫箱等杂物,存在安全隐患,“纸箱啥的都是易燃物,这要是引发火灾多危险,但是我提醒了两次,对方不仅不清理,还说我多管闲事,现在双方闹得很不好。”
接到投诉后,陈兴珍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发现李先生反映情况属实,于是他敲响了王女士家的门,进行劝说。但没想到王女士直接拒绝,“这空间是我们业主自己的,想放啥就放啥”。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陈兴珍把双方请到了“老骥调解室”,调解员、律师和消防人员共同给王女士做工作,陈述其行为不仅影响邻里关系,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更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最终,在调解员有理有据的劝说下,王女士对自己的行为表示了歉意,并快速将楼道清理干净。
类似的情况,在“老骥调解室”成功调解了上百次,成功率达到98.5%以上。
为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市中分局于去年创建了“老骥”调解队伍,充分发挥退休老民警的余热,以及经验和专业优势,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贡献力量。在实际工作中,陈兴珍在“老骥调解室”融入律师、消防、城管、文明养犬志愿者等力量,化解了一起又一起基层矛盾。
每日万步守护10余万人社区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执法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作为管理服务着10余万人的社区民警,面对各种矛盾,陈兴珍不仅和辖区各单位、群众打成了一片,还总能将各种争议焦点解决得让各方满意。
从2001年转业到市中公安分局十六里河派出所,陈兴珍负责领秀城警务区工作已有22年,他亲眼见证了领秀城从一片村落发展成现在的综合性现代化社区。社区警务工作承载着群众对公安的信任,如何把警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是陈兴珍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对生活在领秀城北社区的居民来说,很多小问题、小诉求不出社区就能得到解决。
每年中高考前,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噪音”是一大困扰,矛盾纠纷和投诉也随之增加。但在领秀城北社区,这一问题被陈兴珍及时化解。就在今年中高考前几天,陈兴珍带领他的夜巡队伍联合街道办事处每天定点集结,到社区的广场、商业区开展“护考静音行动”。“商业噪音刚性处理、广场舞噪音倾情劝说、生活噪音柔性调解。”老陈的“静音工作法”受到考生和家长交口称赞。
当前随着养宠物犬的人越来越多,因养犬造成的邻里矛盾也随之增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领秀城北社区警务站将济南市文明养犬志愿服务协会引进社区,双方联合定期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活动中为业主提供犬只年审、打疫苗、办证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并向群众宣传文明养犬事项,发放宣传册,提高群众文明养犬意识。
社区融合治理融入了群众需求的方方面面,在社区警务站,还有律师驻站值守,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业务。同时,警律协作不定期在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援助活动,辖区居民可以与专业律师面对面就劳务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财产纠纷等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
平时街道办事处社区管委会、管区以及消防、城管等部门都积极配合警务站开展相关工作,多方力量协作,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不让一只大雁离群”
“陈警官请放心,明明(化名)现在表现很好,学习积极主动,再也没有离家出走过。”近日,陈兴珍收到辖区儿童明明的老师发来的信息。
近几年,陈兴珍在工作中发现,辖区有的少年儿童存在厌学、离家出走、精神抑郁、乱花钱等现象,年仅9岁的明明(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明明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他跟着父亲一起生活,但因父亲工作繁忙,疏于对明明的关心照顾,他从7岁起就经常离家出走。了解到这一问题后,陈兴珍并没有止步于把离家出走的孩子找到,而是邀请派出所里专门学习家庭教育的同事以及学校的老师,对明明进行耐心地心理疏导和关爱帮扶,一起帮助明明以及他的家庭。这之后,感受到温暖关爱的明明学习积极主动,没再出现离家出走的情况。
此事之后,陈兴珍并没有间断对辖区孤困儿童的关注,他引入了市中区关工委手拉手孤困儿童关爱行动志愿服务团,及时跟进了解帮扶,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孤单有人陪,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根连接亲情的纽带,拉近孩子和他们父母之间的距离。”
在今年中考前,陈兴珍联合济南市关工委手拉手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市中团队到辖区某中学开展中考毕业班减压赋能活动。心理教师带领同学以游戏的形式疏导压力和情绪,体育团队对学生进行身体赋能减压。“活动对即将中考的孩子来说很及时,能大大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压力。”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志愿者帮扶活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儿童缺失的关爱,但父母亲情是替代不了的,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家庭问题,督促其父母切实履行监护责任。”陈兴珍告诉记者,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通过他们的疏导意识到家庭和谐、夫妻和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家长参与之下,我们将继续深化加强警民融合,积极摸排辖区问题儿童,逐步展开对孤困儿童关爱帮扶活动,不让一只大雁离群,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携手热心菜农盘活一个村
在领秀城北社区,居民不出小区,下楼就能买到既新鲜又便宜的瓜果蔬菜,这一便利,得益于陈兴珍冬日里的一次善举。
2020年2月的一天,下着大雪,章丘菜农李秀峰和妻子开着三轮车到领秀城社区卖菜,寒冷的天气,厚厚的积雪,路上几乎没有人,更别提买菜的人了。“你们冷不冷啊。”正在巡逻的陈兴珍走到李秀峰车前关心地询问。“当时听到这句话,感觉特别暖,我本来以为是要撵走我们呢。”李秀峰提到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之后他和陈兴珍结下了不解之缘。
看到李秀峰两口子冻得瑟瑟发抖,陈兴珍于心不忍,于是通过社区微信群发动居民,把李秀峰满满一车菜全部买空。
这车菜是卖完了,但李秀峰家里还囤积了大量的菜。陈兴珍考虑到菜农的不容易,多方协调,为李秀峰争取了在领秀城社区卖菜的机会。“没认识陈警官前,我一车菜得卖一周,后来一车菜一天就卖完了。”自家的菜有了销路,但村里还有很多菜农的菜囤积在家里,于是,李秀峰成立了康美家庭农场合作社,帮着村里年龄大和腿脚不便的村民销售瓜果蔬菜。
如今,三年过去了,40多家菜农加入到李秀峰的康美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社也由原来的二三十亩地扩大到现在的五百亩地,带动了周边以种菜为生的困难户、孤寡老人和五保户脱贫致富。“种的菜再也不愁没销路了”,对村民来说,这样的场景是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因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李秀峰本人也光荣地被评选为章丘区政协委员。
“很实惠,又方便,下楼就能买,也不用跑超市了,不方便时还给送到家里。”新鲜、实惠的瓜果蔬菜很受居民好评。现如今,领秀城社区很多业主都购买过李秀峰种植的瓜果蔬菜,而陈兴珍并没有放松“售后服务”,一如既往地关注蔬菜瓜果的品质,为居民把关。
“多亏了陈警官,他不仅帮助了我,还带动了我们整个村子。”李秀峰对陈兴珍的帮助一直心存感恩,“我得回馈社会。”有了这个决定后,李秀峰做起了公益活动,三年来,他为领秀城社区群众免费赠送蔬菜10万多斤。
“帮助一个人,影响一大片。”看到李秀峰如今的举动,陈兴珍很是满足,而他,也将继续坚守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社区警务室里天天都是连续剧……”22年来,领秀城社区治理不断发展,社区警务服务渠道变得多元,陈兴珍是见证者,也是有力的参与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奔走在“矛盾”之间的人
“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安全隐患,我这就回去清理,同时也对投诉的邻居说声对不起。”近日,在十六里河派出所领秀城北社区的“老骥调解室”,居民王女士一脸歉意地说道。这起因在楼道堆放杂物而引起的纠纷,在“老骥”、律师和消防的共同调解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原来,前期居民李先生通过“卫民小微”向陈兴珍投诉,对门邻居在楼道里堆放纸箱、花盆甚至泡沫箱等杂物,存在安全隐患,“纸箱啥的都是易燃物,这要是引发火灾多危险,但是我提醒了两次,对方不仅不清理,还说我多管闲事,现在双方闹得很不好。”
接到投诉后,陈兴珍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发现李先生反映情况属实,于是他敲响了王女士家的门,进行劝说。但没想到王女士直接拒绝,“这空间是我们业主自己的,想放啥就放啥”。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陈兴珍把双方请到了“老骥调解室”,调解员、律师和消防人员共同给王女士做工作,陈述其行为不仅影响邻里关系,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更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最终,在调解员有理有据的劝说下,王女士对自己的行为表示了歉意,并快速将楼道清理干净。
类似的情况,在“老骥调解室”成功调解了上百次,成功率达到98.5%以上。
为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市中分局于去年创建了“老骥”调解队伍,充分发挥退休老民警的余热,以及经验和专业优势,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贡献力量。在实际工作中,陈兴珍在“老骥调解室”融入律师、消防、城管、文明养犬志愿者等力量,化解了一起又一起基层矛盾。
每日万步守护10余万人社区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执法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作为管理服务着10余万人的社区民警,面对各种矛盾,陈兴珍不仅和辖区各单位、群众打成了一片,还总能将各种争议焦点解决得让各方满意。
从2001年转业到市中公安分局十六里河派出所,陈兴珍负责领秀城警务区工作已有22年,他亲眼见证了领秀城从一片村落发展成现在的综合性现代化社区。社区警务工作承载着群众对公安的信任,如何把警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是陈兴珍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对生活在领秀城北社区的居民来说,很多小问题、小诉求不出社区就能得到解决。
每年中高考前,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噪音”是一大困扰,矛盾纠纷和投诉也随之增加。但在领秀城北社区,这一问题被陈兴珍及时化解。就在今年中高考前几天,陈兴珍带领他的夜巡队伍联合街道办事处每天定点集结,到社区的广场、商业区开展“护考静音行动”。“商业噪音刚性处理、广场舞噪音倾情劝说、生活噪音柔性调解。”老陈的“静音工作法”受到考生和家长交口称赞。
当前随着养宠物犬的人越来越多,因养犬造成的邻里矛盾也随之增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领秀城北社区警务站将济南市文明养犬志愿服务协会引进社区,双方联合定期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活动中为业主提供犬只年审、打疫苗、办证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并向群众宣传文明养犬事项,发放宣传册,提高群众文明养犬意识。
社区融合治理融入了群众需求的方方面面,在社区警务站,还有律师驻站值守,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业务。同时,警律协作不定期在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援助活动,辖区居民可以与专业律师面对面就劳务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财产纠纷等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
平时街道办事处社区管委会、管区以及消防、城管等部门都积极配合警务站开展相关工作,多方力量协作,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不让一只大雁离群”
“陈警官请放心,明明(化名)现在表现很好,学习积极主动,再也没有离家出走过。”近日,陈兴珍收到辖区儿童明明的老师发来的信息。
近几年,陈兴珍在工作中发现,辖区有的少年儿童存在厌学、离家出走、精神抑郁、乱花钱等现象,年仅9岁的明明(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明明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他跟着父亲一起生活,但因父亲工作繁忙,疏于对明明的关心照顾,他从7岁起就经常离家出走。了解到这一问题后,陈兴珍并没有止步于把离家出走的孩子找到,而是邀请派出所里专门学习家庭教育的同事以及学校的老师,对明明进行耐心地心理疏导和关爱帮扶,一起帮助明明以及他的家庭。这之后,感受到温暖关爱的明明学习积极主动,没再出现离家出走的情况。
此事之后,陈兴珍并没有间断对辖区孤困儿童的关注,他引入了市中区关工委手拉手孤困儿童关爱行动志愿服务团,及时跟进了解帮扶,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孤单有人陪,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根连接亲情的纽带,拉近孩子和他们父母之间的距离。”
在今年中考前,陈兴珍联合济南市关工委手拉手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市中团队到辖区某中学开展中考毕业班减压赋能活动。心理教师带领同学以游戏的形式疏导压力和情绪,体育团队对学生进行身体赋能减压。“活动对即将中考的孩子来说很及时,能大大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压力。”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志愿者帮扶活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儿童缺失的关爱,但父母亲情是替代不了的,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家庭问题,督促其父母切实履行监护责任。”陈兴珍告诉记者,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通过他们的疏导意识到家庭和谐、夫妻和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家长参与之下,我们将继续深化加强警民融合,积极摸排辖区问题儿童,逐步展开对孤困儿童关爱帮扶活动,不让一只大雁离群,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携手热心菜农盘活一个村
在领秀城北社区,居民不出小区,下楼就能买到既新鲜又便宜的瓜果蔬菜,这一便利,得益于陈兴珍冬日里的一次善举。
2020年2月的一天,下着大雪,章丘菜农李秀峰和妻子开着三轮车到领秀城社区卖菜,寒冷的天气,厚厚的积雪,路上几乎没有人,更别提买菜的人了。“你们冷不冷啊。”正在巡逻的陈兴珍走到李秀峰车前关心地询问。“当时听到这句话,感觉特别暖,我本来以为是要撵走我们呢。”李秀峰提到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之后他和陈兴珍结下了不解之缘。
看到李秀峰两口子冻得瑟瑟发抖,陈兴珍于心不忍,于是通过社区微信群发动居民,把李秀峰满满一车菜全部买空。
这车菜是卖完了,但李秀峰家里还囤积了大量的菜。陈兴珍考虑到菜农的不容易,多方协调,为李秀峰争取了在领秀城社区卖菜的机会。“没认识陈警官前,我一车菜得卖一周,后来一车菜一天就卖完了。”自家的菜有了销路,但村里还有很多菜农的菜囤积在家里,于是,李秀峰成立了康美家庭农场合作社,帮着村里年龄大和腿脚不便的村民销售瓜果蔬菜。
如今,三年过去了,40多家菜农加入到李秀峰的康美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社也由原来的二三十亩地扩大到现在的五百亩地,带动了周边以种菜为生的困难户、孤寡老人和五保户脱贫致富。“种的菜再也不愁没销路了”,对村民来说,这样的场景是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因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李秀峰本人也光荣地被评选为章丘区政协委员。
“很实惠,又方便,下楼就能买,也不用跑超市了,不方便时还给送到家里。”新鲜、实惠的瓜果蔬菜很受居民好评。现如今,领秀城社区很多业主都购买过李秀峰种植的瓜果蔬菜,而陈兴珍并没有放松“售后服务”,一如既往地关注蔬菜瓜果的品质,为居民把关。
“多亏了陈警官,他不仅帮助了我,还带动了我们整个村子。”李秀峰对陈兴珍的帮助一直心存感恩,“我得回馈社会。”有了这个决定后,李秀峰做起了公益活动,三年来,他为领秀城社区群众免费赠送蔬菜10万多斤。
“帮助一个人,影响一大片。”看到李秀峰如今的举动,陈兴珍很是满足,而他,也将继续坚守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