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遥远的芦苇荡
◎文/纪明涛
我的故乡在平度西南的一个小村庄,属平原地区,在村庄的北部有少数的半丘陵区域,呈现北高南低的地势。东面有一条河名叫小清河,潺潺流动,绵绵悠长。由于年久失修,小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河床底部坑坑洼洼,淤积严重,常年断流。今年12号台风“梅花”穿城而过,在带来灾害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丰沛的雨水。周末回老家,看到河道内河水猛涨,恣意的冲刷两岸。听老父亲讲,由于河道排水不畅,暴雨淹了河两岸的庄稼地,政府已开始重新疏浚河道,整修河岸。我听后,激动不已,期盼重现孩童时代杨柳依依,河畅水美、芦苇摇曳的原貌。顷刻间,思绪已穿越到童年,那时,小清河如一条白色的缎带轻飘在村前,环绕半个村庄,向西南方向蜿蜒流去,村庄北部和中部有多条沟渠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汇入小清河,在汇水转弯处,有一石桥连接南北河岸,此处水面宽阔,溪水潺潺,鱼儿嬉戏,水鸭游弋。由于长年累月冲刷,其东南方的土坝处汇水积成一个大湾,水湾周围便连绵成一片宽大的芦苇荡,这儿曾经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儿时的乐园。
那时家乡的河滩、沟渠、池塘边,滋生着大片大片的芦苇,留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回忆。小河的故事和芦苇一样迷人,挚爱在这里彰显,真情在这里延续,乡情如炽,乡亲如至,乡音如歌。芦苇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根匍匐于地下,生命力极强,只要有水、有土,它便能经春夏穿秋冬,一路飘逸吟唱,成为水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晒干的芦苇,其茎秆坚韧,质地硬实,历久耐磨,是当时农村制作草坯屋顶的最佳选择,盖在屋顶上既厚实美观,又冬暖夏凉。芦苇,浑身是宝,叶子端午可作粽叶,杆可编织各种箩筐,一根根柔韧的芦苇,无私的支撑了那个贫穷的年代。
春日,万物萌动。等待了一冬的芦笋急切地穿透枯枝败叶,争春夺绿似地竞相生发,平日孤寂的河滩边,仿佛一夜间,芦苇荡里便生机勃发,嫩绿的叶儿茂密细嫩,翠青的枝杆泛着嫩黄。几日不见,便会齐刷刷地蹿出水面,似乎一夜间就形成了一片水草葳蕤的海洋,各种水鸟也纷纷回归家园,或站立芦苇上,或蓬松着羽毛,或盘旋于水面上,叽叽喳喳逐闹在芦苇丛中。同时伴随着蒲草、墩子草和一些不知名的青草,也开始爆发出生命的力量,在阳光下闪着油绿的光芒,在河边疯长。几度春风过,野花次第开,遍地草花满天星似的姹紫嫣红地散开着,空气里散发着草花的香气。若此时走近河岸,草香花香芦苇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令人生恋。在宽阔的水面上,蜻蜓飞舞蹁跹,追逐嬉闹,燕子贴水而飞,轻剪春水,与婀娜的柳树,构成一幅“受风燕子轻相逐,著雨杨花湿更飞”的画中胜景。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笛声多悠扬。牧童相和在远方,令人牵挂爹和娘。”这是孩提时我们经常唱的儿歌。芦苇长高后,我和玩伴们最喜欢在河边芦苇丛浅滩边里捡田螺,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田螺就成了味道极其鲜美的河鲜。大大小小的田螺静静卧在水边,三五成群,有的吸附在水里的青石上,一簇簇的。我提着小桶,顺着岸边仔细寻觅摸拾,半天时间能捡满一桶,回家后让母亲清洗干净,加上各种大料爆炒,我和小伙伴们美美的享受一顿饕餮馐餐。天气转热后,常玩的游戏就是在芦苇丛中捉迷藏,小伙伴们脱个精光,在芦苇的庇护下,纷纷跳入水中,有的狗刨、有的潜泳、有的胡乱扑通,河面热闹非凡,水花顿时四溅,有时候惊起芦苇丛里一些野鸟乱飞。没有被捉到的小伙伴,躲在芦苇深处偶尔学两声蛙叫,然后窃喜中带着狡黠,一个猛子又躲到了别处,每次都是疯玩到大人呼叫着回家吃饭,才尽兴而归。
盛夏,苇穗摇曳。夏天是芦苇最美的时节,站在村口高处向东看去,芦苇繁茂成荫,布满水面,葱葱郁郁而又平整如茵,自带一种清爽辽阔,宛如绿色的草原。等风吹过,绿波荡漾,无限遐思缥缈而去,幻化出“天苍苍、野茫茫”原生态的美感。走近河畔,根根芦苇枝叶拥挤,挨挨挤挤,碧翠衔接,随风摇曳,倩影婆娑。透射阳光,到处闪着泛绿细碎的光点,让人眼花缭乱。伏天里芦苇开始抽穗了,那红澄澄、紫莹莹棒子随风起伏,刚抽穗时,芦苇棒嫩嫩的、毛茸茸的,透着一股笋香味道。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夏日蒙蒙细雨中,微风拂过,河面泛起影影绰绰的波浪,芦苇荡像是摇曳生姿与风共舞的轻纱,水中那簇拥的芦苇,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出不可言状的神韵。苇杆伴风起舞,在风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美丽,闭眼倾听芦草和水鸟合奏的沙沙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仿佛在原地穿越了千年,带着诗经的风雅余韵缱绻至今。
夏夜晚间的芦苇荡更是美妙迷人,劳作了一天的乡亲,晚饭后陆续聚集在石桥上,赏景纳凉。璀璨的星空中,一条银色的长河横贯天际,星星点点、流光溢彩。上学后知道了北斗七星,我总喜欢在夜空中寻觅它们的踪迹,感受宇宙的神奇。夜幕下苇叶魅影晃动,蛐蛐奏乐,蛙类献唱,还有窸窸窣窣的虫鸣声,呈现出另一派生机景象。半空中萤火虫在河岸上空一闪一闪地飞舞,轻轻的夜风吹拂着河中的芦苇,片片苇叶相互摩擦,发出了沙沙的响声,伴随蛐蛐的鸣叫和蛙鸣,似是演奏出一支美妙的河畔小夜曲。那芦苇荡里的欢笑声,那童年少时的趣事已经深深印刻在脑海里,留在记忆中,久久无法忘怀。
秋日,芦花飞舞。秋天的芦苇变成了大片的写意画,占尽了河畔的风情。风入蒹葭秋色动,秋日芦苇别样美,伴随着寒秋风落雨,芦苇萧萧,纷纷变素变黄,从瘦瘦的枝杆上生出一簇簇白花,花开似雪,随风飘荡,袅袅婷婷,纷飞时宛如梦境,仿佛道不尽的思念情深。清晨薄雾泛起,芦花与河水如梦似幻,妩媚动人,芦花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绽放在皑皑白云之下,沉淀了美,惊艳了岁月。而到了傍晚,远处残阳如血,芦花又如同一团团火焰,天真烂漫,既心动又心往。芦苇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伊人,情牵千年,吟诵了2500多年,让芦苇登上了诗词的大雅之堂。清溪碧水、彩云晚霞、秋芦飞花及残黄枯叶,构成一幅小清河畔色彩明丽、意境独特的唯美画面,引发人们“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的诗意遐想。
冬日,如练如霜。北风呼啸,河水冰冻,芦苇走完了平凡而伟岸的一生,苇枝干枯,横七竖八地睡在水里,那画面惨淡而又倔强。冰霜水泉涸,劲风草木枯,此时的芦苇荡是最寥落的,萧瑟成一道苍凉的风景,大雪过后,在原先的芦苇荡,冰层隐约透明,冰下芦苇叶中,有时会寻见被冰冻住的一些被枝叶缠住的鱼虾,此时,伙伴们便用石块砸开冰层,轻而易举捉到鱼虾,那种兴奋劲,让人忘记了冬日的寒冷。冻住的河面便成了孩子们的玩耍天堂,滑冰、打陀螺、顶牛,各种玩法花样百出,人声鼎沸。进入寒冬腊月,整个芦苇荡就变得更加空旷,这时的芦苇虽枯萎却仍坚韧,在凛冽的寒风中不屈不挠地抗争,等待着下一个季节的到来。
曾几何时,河道断流,杂草丛生。历经风雨沧桑,河上的石桥,曾是归乡的必经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淹没在城镇化的浪潮之中,成为我再也回不去的乡愁。小清河两岸滩涂也被老百姓开垦成了庄稼地,那片葳蕤的芦苇荡然无存,连同宽阔的水湾也完全消失,芦苇不在了,芦花没有了,一切只能飘荡在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心间。回不去的家乡叫故乡,抹不去的思念叫乡愁,故乡芦苇永远是我心中的牵系,此去经年,何时能再见?
我的故乡在平度西南的一个小村庄,属平原地区,在村庄的北部有少数的半丘陵区域,呈现北高南低的地势。东面有一条河名叫小清河,潺潺流动,绵绵悠长。由于年久失修,小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河床底部坑坑洼洼,淤积严重,常年断流。今年12号台风“梅花”穿城而过,在带来灾害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丰沛的雨水。周末回老家,看到河道内河水猛涨,恣意的冲刷两岸。听老父亲讲,由于河道排水不畅,暴雨淹了河两岸的庄稼地,政府已开始重新疏浚河道,整修河岸。我听后,激动不已,期盼重现孩童时代杨柳依依,河畅水美、芦苇摇曳的原貌。顷刻间,思绪已穿越到童年,那时,小清河如一条白色的缎带轻飘在村前,环绕半个村庄,向西南方向蜿蜒流去,村庄北部和中部有多条沟渠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汇入小清河,在汇水转弯处,有一石桥连接南北河岸,此处水面宽阔,溪水潺潺,鱼儿嬉戏,水鸭游弋。由于长年累月冲刷,其东南方的土坝处汇水积成一个大湾,水湾周围便连绵成一片宽大的芦苇荡,这儿曾经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儿时的乐园。
那时家乡的河滩、沟渠、池塘边,滋生着大片大片的芦苇,留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回忆。小河的故事和芦苇一样迷人,挚爱在这里彰显,真情在这里延续,乡情如炽,乡亲如至,乡音如歌。芦苇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根匍匐于地下,生命力极强,只要有水、有土,它便能经春夏穿秋冬,一路飘逸吟唱,成为水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晒干的芦苇,其茎秆坚韧,质地硬实,历久耐磨,是当时农村制作草坯屋顶的最佳选择,盖在屋顶上既厚实美观,又冬暖夏凉。芦苇,浑身是宝,叶子端午可作粽叶,杆可编织各种箩筐,一根根柔韧的芦苇,无私的支撑了那个贫穷的年代。
春日,万物萌动。等待了一冬的芦笋急切地穿透枯枝败叶,争春夺绿似地竞相生发,平日孤寂的河滩边,仿佛一夜间,芦苇荡里便生机勃发,嫩绿的叶儿茂密细嫩,翠青的枝杆泛着嫩黄。几日不见,便会齐刷刷地蹿出水面,似乎一夜间就形成了一片水草葳蕤的海洋,各种水鸟也纷纷回归家园,或站立芦苇上,或蓬松着羽毛,或盘旋于水面上,叽叽喳喳逐闹在芦苇丛中。同时伴随着蒲草、墩子草和一些不知名的青草,也开始爆发出生命的力量,在阳光下闪着油绿的光芒,在河边疯长。几度春风过,野花次第开,遍地草花满天星似的姹紫嫣红地散开着,空气里散发着草花的香气。若此时走近河岸,草香花香芦苇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令人生恋。在宽阔的水面上,蜻蜓飞舞蹁跹,追逐嬉闹,燕子贴水而飞,轻剪春水,与婀娜的柳树,构成一幅“受风燕子轻相逐,著雨杨花湿更飞”的画中胜景。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笛声多悠扬。牧童相和在远方,令人牵挂爹和娘。”这是孩提时我们经常唱的儿歌。芦苇长高后,我和玩伴们最喜欢在河边芦苇丛浅滩边里捡田螺,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田螺就成了味道极其鲜美的河鲜。大大小小的田螺静静卧在水边,三五成群,有的吸附在水里的青石上,一簇簇的。我提着小桶,顺着岸边仔细寻觅摸拾,半天时间能捡满一桶,回家后让母亲清洗干净,加上各种大料爆炒,我和小伙伴们美美的享受一顿饕餮馐餐。天气转热后,常玩的游戏就是在芦苇丛中捉迷藏,小伙伴们脱个精光,在芦苇的庇护下,纷纷跳入水中,有的狗刨、有的潜泳、有的胡乱扑通,河面热闹非凡,水花顿时四溅,有时候惊起芦苇丛里一些野鸟乱飞。没有被捉到的小伙伴,躲在芦苇深处偶尔学两声蛙叫,然后窃喜中带着狡黠,一个猛子又躲到了别处,每次都是疯玩到大人呼叫着回家吃饭,才尽兴而归。
盛夏,苇穗摇曳。夏天是芦苇最美的时节,站在村口高处向东看去,芦苇繁茂成荫,布满水面,葱葱郁郁而又平整如茵,自带一种清爽辽阔,宛如绿色的草原。等风吹过,绿波荡漾,无限遐思缥缈而去,幻化出“天苍苍、野茫茫”原生态的美感。走近河畔,根根芦苇枝叶拥挤,挨挨挤挤,碧翠衔接,随风摇曳,倩影婆娑。透射阳光,到处闪着泛绿细碎的光点,让人眼花缭乱。伏天里芦苇开始抽穗了,那红澄澄、紫莹莹棒子随风起伏,刚抽穗时,芦苇棒嫩嫩的、毛茸茸的,透着一股笋香味道。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夏日蒙蒙细雨中,微风拂过,河面泛起影影绰绰的波浪,芦苇荡像是摇曳生姿与风共舞的轻纱,水中那簇拥的芦苇,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出不可言状的神韵。苇杆伴风起舞,在风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美丽,闭眼倾听芦草和水鸟合奏的沙沙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仿佛在原地穿越了千年,带着诗经的风雅余韵缱绻至今。
夏夜晚间的芦苇荡更是美妙迷人,劳作了一天的乡亲,晚饭后陆续聚集在石桥上,赏景纳凉。璀璨的星空中,一条银色的长河横贯天际,星星点点、流光溢彩。上学后知道了北斗七星,我总喜欢在夜空中寻觅它们的踪迹,感受宇宙的神奇。夜幕下苇叶魅影晃动,蛐蛐奏乐,蛙类献唱,还有窸窸窣窣的虫鸣声,呈现出另一派生机景象。半空中萤火虫在河岸上空一闪一闪地飞舞,轻轻的夜风吹拂着河中的芦苇,片片苇叶相互摩擦,发出了沙沙的响声,伴随蛐蛐的鸣叫和蛙鸣,似是演奏出一支美妙的河畔小夜曲。那芦苇荡里的欢笑声,那童年少时的趣事已经深深印刻在脑海里,留在记忆中,久久无法忘怀。
秋日,芦花飞舞。秋天的芦苇变成了大片的写意画,占尽了河畔的风情。风入蒹葭秋色动,秋日芦苇别样美,伴随着寒秋风落雨,芦苇萧萧,纷纷变素变黄,从瘦瘦的枝杆上生出一簇簇白花,花开似雪,随风飘荡,袅袅婷婷,纷飞时宛如梦境,仿佛道不尽的思念情深。清晨薄雾泛起,芦花与河水如梦似幻,妩媚动人,芦花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绽放在皑皑白云之下,沉淀了美,惊艳了岁月。而到了傍晚,远处残阳如血,芦花又如同一团团火焰,天真烂漫,既心动又心往。芦苇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伊人,情牵千年,吟诵了2500多年,让芦苇登上了诗词的大雅之堂。清溪碧水、彩云晚霞、秋芦飞花及残黄枯叶,构成一幅小清河畔色彩明丽、意境独特的唯美画面,引发人们“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的诗意遐想。
冬日,如练如霜。北风呼啸,河水冰冻,芦苇走完了平凡而伟岸的一生,苇枝干枯,横七竖八地睡在水里,那画面惨淡而又倔强。冰霜水泉涸,劲风草木枯,此时的芦苇荡是最寥落的,萧瑟成一道苍凉的风景,大雪过后,在原先的芦苇荡,冰层隐约透明,冰下芦苇叶中,有时会寻见被冰冻住的一些被枝叶缠住的鱼虾,此时,伙伴们便用石块砸开冰层,轻而易举捉到鱼虾,那种兴奋劲,让人忘记了冬日的寒冷。冻住的河面便成了孩子们的玩耍天堂,滑冰、打陀螺、顶牛,各种玩法花样百出,人声鼎沸。进入寒冬腊月,整个芦苇荡就变得更加空旷,这时的芦苇虽枯萎却仍坚韧,在凛冽的寒风中不屈不挠地抗争,等待着下一个季节的到来。
曾几何时,河道断流,杂草丛生。历经风雨沧桑,河上的石桥,曾是归乡的必经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淹没在城镇化的浪潮之中,成为我再也回不去的乡愁。小清河两岸滩涂也被老百姓开垦成了庄稼地,那片葳蕤的芦苇荡然无存,连同宽阔的水湾也完全消失,芦苇不在了,芦花没有了,一切只能飘荡在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心间。回不去的家乡叫故乡,抹不去的思念叫乡愁,故乡芦苇永远是我心中的牵系,此去经年,何时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