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党委“联”起产业优势
“共富联盟”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商报济南消息 “今天摘了10筐,都被来村里收货的客户预订了,咱们的产品名气打出去了,销路不用愁!”在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前刘村的大棚里,村民王道军正采摘西红柿,“这几年种植的西红柿销路很好,这些天还供不应求。批发价一涨再涨,我们这些种植户都很开心!”
今年以来,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促民增收为工作导向,积极推动战斗堡垒建强在“链”上,布局党建链有效激活服务链、人才链、效益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抱团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党建+特色产业”的护航丰收路。
布局党建链,由“点”变“线”解抱团发展之题。回河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回河素来有种植西红柿的历史传统,西红柿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目前各村种植品种不一、品质不齐,品牌影响力不大。为破解这一困境,我们积极成立西红柿产业联合党委,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联合相关村党支部及‘第一书记共富联盟’成立联合党委,以产业共富联盟为载体,做好回河好柿产业文章。”
畅通服务链,由“散”变“聚”答联盟优势之问。为持续放大“党建共同体”辐射带动能力,回河街道计划规划建设高标准示范园4个、高标准大棚124座,目前已建成15座,正在建设102座,即将开工7座。示范园和高标准大棚主要采用无土栽培等新型技术,能够实现西红柿产量、质量“双提升”。在园区建设同时,街道还积极整合吴寨、举人王、前刘、张稷若、郑大箔等村的西红柿品牌,打造了西红柿采摘研学线路。力求通过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党建链推动服务链,全力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格局,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打造西红柿产业发展新格局。
聚焦“人才链”,由“引领”变“参与”增强产业主体之效。借助联盟纽带作用,充分挖掘科技型、带富型党员,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农户参与的产业主体“雁阵”。前刘村市派第一书记顾亮就是其中之一。从发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到全体农户入社,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村“两委”的努力下,2022年,前刘村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村集体收入更是从2021年的不足11万元增加到37.8万元,全村村民100个大棚总收入约1500万元。今年2月份,前刘村又一次迎来了新春的收获季,经历了2022年的丰收,顾亮也明确了2023年的任务目标——“做好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不仅要实现短期增收目标,更要提升品牌价值。“为此,我们注册了‘刘令吴’品牌商标,并拥有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共富联盟已成为推进回河街道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共谋、事务共商、资源共享、环境共治、项目共建”,不断集中要素资源,以点带面,强化了产业链协同,拓宽了辖区百姓的共富路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今年以来,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促民增收为工作导向,积极推动战斗堡垒建强在“链”上,布局党建链有效激活服务链、人才链、效益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抱团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党建+特色产业”的护航丰收路。
布局党建链,由“点”变“线”解抱团发展之题。回河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回河素来有种植西红柿的历史传统,西红柿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目前各村种植品种不一、品质不齐,品牌影响力不大。为破解这一困境,我们积极成立西红柿产业联合党委,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联合相关村党支部及‘第一书记共富联盟’成立联合党委,以产业共富联盟为载体,做好回河好柿产业文章。”
畅通服务链,由“散”变“聚”答联盟优势之问。为持续放大“党建共同体”辐射带动能力,回河街道计划规划建设高标准示范园4个、高标准大棚124座,目前已建成15座,正在建设102座,即将开工7座。示范园和高标准大棚主要采用无土栽培等新型技术,能够实现西红柿产量、质量“双提升”。在园区建设同时,街道还积极整合吴寨、举人王、前刘、张稷若、郑大箔等村的西红柿品牌,打造了西红柿采摘研学线路。力求通过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党建链推动服务链,全力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格局,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打造西红柿产业发展新格局。
聚焦“人才链”,由“引领”变“参与”增强产业主体之效。借助联盟纽带作用,充分挖掘科技型、带富型党员,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农户参与的产业主体“雁阵”。前刘村市派第一书记顾亮就是其中之一。从发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到全体农户入社,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村“两委”的努力下,2022年,前刘村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村集体收入更是从2021年的不足11万元增加到37.8万元,全村村民100个大棚总收入约1500万元。今年2月份,前刘村又一次迎来了新春的收获季,经历了2022年的丰收,顾亮也明确了2023年的任务目标——“做好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不仅要实现短期增收目标,更要提升品牌价值。“为此,我们注册了‘刘令吴’品牌商标,并拥有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共富联盟已成为推进回河街道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共谋、事务共商、资源共享、环境共治、项目共建”,不断集中要素资源,以点带面,强化了产业链协同,拓宽了辖区百姓的共富路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