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泉城模范老兵风采——姚光武
11年资助20名大学生 生命因学习而精彩

姚光武和受助学生在一起

姚光武,1952年10月入伍,1991年6月退休。曾任通信员、助理员、干事、副处长、团政委、师副政委等职务。退休后担任单位党支部组织委员,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孙启桓
公益助学 助资更助心
记者见到姚光武时,这位87岁的老军人正在和自己第一个资助的大学生小李通话。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小李和姚光武一直保持着联系。对于自己第一个资助的孩子,姚光武记忆深刻。
姚光武说,小李来自济宁的一个小村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和弟弟由爷爷奶奶抚养。小李考上了东北电力大学,又跨专业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以后她又回到了济宁,去年还升了职。春节的时候又给姚光武打电话,说她要结婚了。在他资助的孩子里面,小李是联系比较多的一个。如今看到小李在工作中发光发热,不断进步,他很是欣慰。
“姚爷爷不光是金钱上的资助,在精神上和生活中都会给我指导。刚毕业的时候,我考的选调生,毕业两年去乡镇很不适应。当时姚爷爷给我说了很多,让我豁然开朗。我希望以后也可以从事公益事业,把他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小李动情地说。从资助小李开始,每到夏天,姚光武老人都要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助学。每年资助一到两名孩子上大学,连续11年,老人先后资助过的大学生已有20人,累计捐赠资金10万元。
姚光武说,他们都是优秀的孩子,据去年的统计,有12个孩子毕业了,11个就业了。这12个孩子中有8个研究生,1个正在读博,她是由山大保送到了北大医学院。
漫漫助学路 他用一生来走
说起助学的事儿来,还要回到2012年,那时姚光武在报纸上看到了阳光助学活动的新闻,他用自己的退休金第一次资助了两名大学生。从那之后,他再也没中断过参与助学。
2012年,姚光武还为这些受助的孩子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叫“让生命因学习而光彩”。微信群初建之时,加上姚光武只有3个群成员,如今这个孩子们的“网络之家”也变得越来越热闹。
在群里,姚光武时常会鼓励在校学习的孩子们。有新成员加入,或者有学生读研、读博、工作了,大家也会在群里做一下交流。看到自己资助的孩子们一个个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姚光武感到很欣慰。而在资助大学生之前,姚光武还和他的同学一起为他老家的小学设立过奖学金,并且捐建了图书馆。
姚光武说,他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源于他在部队的经历,40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不断学习中,他受益良多。“我也就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之所以能在部队里面当教员、打字员,而后在机关里面待了十多年,除了我自己努力、领导帮助、党的培养外,和我的文化水平基础是有关系的。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所以说我很重视资助这些学生。”
姚光武告诉记者,接下来他还要将资助大学生这件事做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以他一己之力,让更多孩子的生命因为学习而精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孙启桓
公益助学 助资更助心
记者见到姚光武时,这位87岁的老军人正在和自己第一个资助的大学生小李通话。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小李和姚光武一直保持着联系。对于自己第一个资助的孩子,姚光武记忆深刻。
姚光武说,小李来自济宁的一个小村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和弟弟由爷爷奶奶抚养。小李考上了东北电力大学,又跨专业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以后她又回到了济宁,去年还升了职。春节的时候又给姚光武打电话,说她要结婚了。在他资助的孩子里面,小李是联系比较多的一个。如今看到小李在工作中发光发热,不断进步,他很是欣慰。
“姚爷爷不光是金钱上的资助,在精神上和生活中都会给我指导。刚毕业的时候,我考的选调生,毕业两年去乡镇很不适应。当时姚爷爷给我说了很多,让我豁然开朗。我希望以后也可以从事公益事业,把他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小李动情地说。从资助小李开始,每到夏天,姚光武老人都要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助学。每年资助一到两名孩子上大学,连续11年,老人先后资助过的大学生已有20人,累计捐赠资金10万元。
姚光武说,他们都是优秀的孩子,据去年的统计,有12个孩子毕业了,11个就业了。这12个孩子中有8个研究生,1个正在读博,她是由山大保送到了北大医学院。
漫漫助学路 他用一生来走
说起助学的事儿来,还要回到2012年,那时姚光武在报纸上看到了阳光助学活动的新闻,他用自己的退休金第一次资助了两名大学生。从那之后,他再也没中断过参与助学。
2012年,姚光武还为这些受助的孩子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叫“让生命因学习而光彩”。微信群初建之时,加上姚光武只有3个群成员,如今这个孩子们的“网络之家”也变得越来越热闹。
在群里,姚光武时常会鼓励在校学习的孩子们。有新成员加入,或者有学生读研、读博、工作了,大家也会在群里做一下交流。看到自己资助的孩子们一个个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姚光武感到很欣慰。而在资助大学生之前,姚光武还和他的同学一起为他老家的小学设立过奖学金,并且捐建了图书馆。
姚光武说,他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源于他在部队的经历,40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不断学习中,他受益良多。“我也就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之所以能在部队里面当教员、打字员,而后在机关里面待了十多年,除了我自己努力、领导帮助、党的培养外,和我的文化水平基础是有关系的。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所以说我很重视资助这些学生。”
姚光武告诉记者,接下来他还要将资助大学生这件事做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以他一己之力,让更多孩子的生命因为学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