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护苗”暑期专项行动来了
严查重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
校外培训专项治理
记者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7月至8月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覆盖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聚焦解决当前校外培训治理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突出问题。
严查重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用好网格化综合治理机制,对“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以及以夏令营、研学旅行、托管班等名义违规培训等问题开展专题整治,坚决防范“黑培训”“黑机构”等侵害群众利益情况发生。
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守护学生家长所交预收培训费用安全。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和预收费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加强价格监测,防止恶意涨价,严查校外培训机构超时段、超限额收费和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有效化解校外培训消费纠纷。推动各地全面应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坚持“一机构一策”,多措并举解决“退费难”问题。
◎据新华社电
从业人员准入查询
记者7日从教育部获悉,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制度,把好从业人员入口关。
通知明确,准入查询对象为面向中小学生(含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拟聘用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和其他人员。通知提出,对入职后的从业人员,也要定期开展全员集中查询,确保所有接触未成年人的机构从业人员应查尽查,守好校外培训安全底线。
通知强调查询工作依法依规。准入查询工作严格规范查询流程,依法保障相关主体权利义务。培训机构申请查询须征得被查询人同意并提交相关材料,不得擅自查询非应聘人员的记录信息。查询对象对结果有异议的可按程序申请复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校外培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履行准入查询的法定职责,如出现“应查未查”“违规上岗”“泄露隐私”以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情形的,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据新华社电
做好暑期托管安全
记者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通知提出了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认真做好暑期安全教育、全面排查学校安全隐患、着重做好暑期托管安全、积极加强多方协同联动五项要求。
通知强调,各地要认真做好暑期安全教育,提醒中小学生暑期外出时注意自身安全,特别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不驾驶机动车辆、不轻信网络信息,不参与网络迷信和网络赌博活动,严防各类安全事件发生。要指导学校充分利用暑期深入排查整改各类校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秋季学期顺利开学。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优化校内交通组织和秩序管理。配合市场监管、公安、文旅等部门,规范整治校园周边各类经营场所,切实净化周边环境。有条件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学校要坚持公益普惠和教师志愿参与、家长学生自愿参加原则,面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
◎据新华社电
记者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7月至8月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覆盖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聚焦解决当前校外培训治理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突出问题。
严查重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用好网格化综合治理机制,对“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以及以夏令营、研学旅行、托管班等名义违规培训等问题开展专题整治,坚决防范“黑培训”“黑机构”等侵害群众利益情况发生。
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守护学生家长所交预收培训费用安全。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和预收费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加强价格监测,防止恶意涨价,严查校外培训机构超时段、超限额收费和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有效化解校外培训消费纠纷。推动各地全面应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坚持“一机构一策”,多措并举解决“退费难”问题。
◎据新华社电
从业人员准入查询
记者7日从教育部获悉,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制度,把好从业人员入口关。
通知明确,准入查询对象为面向中小学生(含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拟聘用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和其他人员。通知提出,对入职后的从业人员,也要定期开展全员集中查询,确保所有接触未成年人的机构从业人员应查尽查,守好校外培训安全底线。
通知强调查询工作依法依规。准入查询工作严格规范查询流程,依法保障相关主体权利义务。培训机构申请查询须征得被查询人同意并提交相关材料,不得擅自查询非应聘人员的记录信息。查询对象对结果有异议的可按程序申请复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校外培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履行准入查询的法定职责,如出现“应查未查”“违规上岗”“泄露隐私”以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情形的,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据新华社电
做好暑期托管安全
记者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通知提出了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认真做好暑期安全教育、全面排查学校安全隐患、着重做好暑期托管安全、积极加强多方协同联动五项要求。
通知强调,各地要认真做好暑期安全教育,提醒中小学生暑期外出时注意自身安全,特别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不驾驶机动车辆、不轻信网络信息,不参与网络迷信和网络赌博活动,严防各类安全事件发生。要指导学校充分利用暑期深入排查整改各类校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秋季学期顺利开学。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优化校内交通组织和秩序管理。配合市场监管、公安、文旅等部门,规范整治校园周边各类经营场所,切实净化周边环境。有条件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学校要坚持公益普惠和教师志愿参与、家长学生自愿参加原则,面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