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不让负面情绪留存”“多思考”……

这里有份“学霸”秘籍等你查收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思考是“学霸”们的共同“秘籍” 记者 王晓峰 摄
点击查看原图
        随着今年高考成绩的出炉,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优秀学子们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在前不久举行的2023山东精品高招会上,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多名“学霸”,来看看他们在学习中有什么独家“秘籍”吧。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夏子繁 樊鹏莉 王承坤

  放轻松才能考出好成绩

  遇到困难就要尽快解决它

  热火朝天的高招会现场,大部分的考生都在忙碌的咨询着高校报考信息,而一些手握高分的考生则显得比较淡定。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分数就是“武器”,那么这些高分考生究竟有何学习的“秘诀”呢?
  
  考生戴玉栋此次高考取得了一个好成绩,“我平常考不到这么高的分,这次属于超常发挥了。”戴玉栋称,学习方面他没有什么独特的“秘诀”,但是他有个非常适用于考试的性格特点——天生乐观。“我这个人很想得开也看得开,不会让自己有太大压力,即使有压力也会想办法排除。”戴玉栋称,正是因为保持乐观的心态,所以即便面对紧张的高考,也发挥出了较往常更高的水平。
  
  无独有偶,考生常铮此次高考也发挥得不错,而他和戴玉栋一样,被父母笑称为“淡定哥”。“孩子平时也没啥特别的学习方法,就是可能天生比较放松,遇事情不会紧张,很淡定。”常铮母亲称,正因为如此,常铮在学习中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而高考也发挥的不错。对于未来的专业选择,常铮表示想学习计算机专业。“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计算机,所以想深深钻研这个专业。”常铮称,到了大学期间更要好好学习,争取未来出国读研深造。
  
  放轻松才能考出好成绩,那么在日常学习中又该如何面对“难题”呢?考生沈奕齐告诉记者,他学习过程中最主要就是认真听课和写作业,除此之外养成良好的“不拖延”习惯是他拿到高分的原因之一。“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怎么办?解决它。”沈奕齐称,当天遇到的难题当天解决,实在当天没办法解决的难题尽量当周解决。“倘若有难题当周也无法解决,那么我会选择沉一沉,过后再找时间一定想办法解决它。”沈奕齐表示,有些时候面对过大的学习压力,他也会选择打羽毛球放松下,基本维持着每周一次的频率,“放松只是手段,面对问题只有不拖延迎难而上,才能正视学习中的压力和困难,也才可以不断提升自我。

  ”反复思考是学习“秘籍”

  除了刷题还得学“想题”

  面对困难切勿拖延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而在完整的学习链过程中,同样拿到高分的考生赵俊墉更是提到了一个关键词语——思考。“好的学习习惯是用头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光做题。”赵俊墉告诉记者,他的学习习惯是头脑一边想着问题,另外会在纸上写写画画,这样不仅可以加深自己思考的印记,更是一个完善自己思维的过程。

  “比如我做一道题,我会把这道题嚼烂嚼透,而不是做过就算了。”赵俊墉称,面对一道好题目,他会对题目进行深度分析、整理、概括,并且每隔一段时间会重新翻阅思考。在赵俊墉的做题集上,任何一处空白的地方都会留下他思考的痕迹,一些题目周边的空白处还会留有他个人对题目的感想之类的语言。“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思考,不断深入的去想题目,一定会有所收获。”赵俊墉说。
  
  高招会现场,听着赵俊墉谈及学习的“秘籍”,也吸引了不少高二家长的围观。“你说的思考题目,是指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一类题,然后再反复思考是吗?”有家长问道。针对高二家长提出的问题,赵俊墉称代表性的题目肯定是值得思考的,而那些错题和经典的好题目,更是值得不断“回味”。“我每学期会整理大批错题和好题,日积月累,厚厚的一本。”赵俊墉表示,刷题是一个不可避免重要的学习过程,但是“想题”亦同样重要,只有长时间的对题目反复思索,期末考试之前再反复去刷,那么到了最后考试的时候,“量变引起质变,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面对学习中的压力,赵俊墉称他时常会在备忘录里写一些话来吐槽下最近的情绪,有时也会鼓励自己,每当写完了就感觉人十分轻松,而过后也会删除,不让这些负面情绪存留。“父母一直对我的学习很‘放养’,我很自由也会学的很舒心。”赵俊墉称,目前他考虑的学校是上交的理工科大类,或是浙大的医学系。“后期大学我也会给自己定个目标,然后会循着目标去行动,将来有读研和考博的打算。”

  紧跟老师节奏

  复习要有明确认知和定位
  
  “复习一定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这是记者在与“学霸们”交流中反复提到的经验。高考位次较为靠前的黄文鹤认为,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对一轮、二轮和三轮复习有明确认知和定位。复习一定要紧跟老师的节奏,千万不能想怎么学就怎么学,避免适得其反。

  “我们要相信老师们的经验和专业,遇到学习和生活问题都可以和老师主动沟通。”高考成绩不错的杨安昕表示,他特别愿意主动听取老师们的建议,尤其是在一个小阶段的复习结束时,可以邀请老师和自己一起分析和反思一下这段时间学习的经验和不足。
  
  杨安昕认为,对于薄弱学科,更应当多和老师交流。多和老师沟通能够让你的心里更加踏实,让自己更加耐心一些。提高成绩需要方方面面的结合,老师的指点十分关键。
  
  错题本是学生们常用的学习工具,也是老师更加了解自己问题所在的镜子。今年高考发挥出色的伍衍璋说:“错题本必须常看常记,定期增减,及时归纳。而且我建议按照学科和题型进行分类归纳,这样方便我们找出问题所在。”黄文鹤则表示:“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在与老师交流沟通时,带着自己的错题本。让老师能够迅速地发现我们的问题,提高沟通效率。”

  正确看待自我强弱项

  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在高中各门课程学习中,我们总有自己的弱科和强科,如何看待自我的强弱项,关系到考试的发挥和高三复习效果。我认为,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另外,面对薄弱学科要多与任课老师沟通,寻求建议和帮助,然后细分薄弱点,逐个击破。”杨安昕表示,起初,他的数学立体几何题做一道错一道。后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纠错,将各种题型都了解透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而言,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格外注意。黄文鹤表示,他在高三复习语文学科时,会更加耐心地进行分析,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对各种类型题目多加练习。“语文和‘偏理’的学科学习方法不同。因为语文涉及范围广,不确定性强,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所以我会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文学习上。”黄文鹤表示,如何避免语文成为自己的短板,首先要在整体学习计划上为语文重点难点留有充足时间。其次需要在平时的做题和练习中总结答题方法和窍门,做好积累。
  
  而面对自己的优势学科,伍衍璋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在高考查分数时,我其实是比较失望的,数学本来是我的优势。但是这次高考并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伍衍璋认为,在考试前一定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的优势学科不会出问题。要想把优势学科发挥出真正的优势一定要保持一个谦虚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