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全民禁毒 携手共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在2017至2019年第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山东省委、省政府于2020年至2022年组织开展了第二轮禁毒人民战争。今年,山东将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持续严打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

  ◎本版撰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麻精药品纳入重点管理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得当可以治病救人,流入非法渠道则危害社会。发布会现场,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张占岗介绍,“加强麻精药品临床应用管理,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的重要内容。省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麻精药品管理,采取多项措施推进麻精药品管理和合理使用。”

  持续推动各市卫生健康委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麻精药品管理制度,实施麻精药品电子印鉴卡管理,实现麻精药品申请、审批、采购、使用全流程实时闭环管理。将麻精药品管理纳入重点药品管理范畴,通过日常监督检查、质控管理等方式,主动发现整改隐患漏洞,向公安机关推送线索10余条。

  严防麻精药品流弊案件发生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与公安机关、药监部门建立联合检查、信息共享、线索流转、快速处置的工作机制,定期联合开展第二类精神药品采购使用专项检查,规范全省医疗机构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

  在此基础上,省卫生健康委与省公安厅、药监局常态化开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飞行检查”,覆盖基层以及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及时发现监管漏洞,严防麻精药品流弊案件发生。

  突出“集群打零”“拔钉追逃”

  山东省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靖涛表示,按照《全省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实施方案》要求,山东省将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持续严打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

  强化专业化打击,突出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禁毒部门缉毒打击职能,突出“集群打零”“拔钉追逃”,统筹省内省外两个战场、网上网下两条战线,全力“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断通道、缴毒资”。

  强化新型毒品预防打击

  强化新型毒品预防打击,加强与司法机关沟通协调,着力解决办理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案件管辖、证据标准、法律适用等难题。在全省深入开展打击新型毒品犯罪专项行动和“笑气”滥用问题专项整治,统筹部门间资源数据,深入侦查经营,规模打击重点类案。

  强化涉毒资产查处,在全省推行“一案双查”工作模式,坚持“逢毒品案件必查资金来源、资金流水、毒资收益”,做到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与涉毒资产查处同步开展,加大涉毒洗钱犯罪打击力度,实现追赃挽损、打财断血。

  禁毒课程纳入教学大纲

  今年山东省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山东代表队勇夺冠军。发布会现场,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孙祖兴介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一直是全省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省教育厅积极会同省禁毒办,不断丰富禁毒教育内容,拓展禁毒教育资源,创新禁毒教育手段,完善禁毒教育管理,推动全省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制度化、均衡化、科学化发展。”

  每年制定全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将禁毒课程纳入《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专题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把毒品预防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法治、安全教育,组织所有中小学校1300万余名在校学生每年上2课时的禁毒实践课,巩固教学计划、大纲、师资、课时、教材“五落实”。

  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增强

  组织开展全省学校秋季开学“五个一”活动,建成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2000余所,为全省1.2万所中小学校发放30余万册《青少年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读本》。

  连续多年发动数千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大赛并实现了5连冠,将全省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纳入2023至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名单,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显著增强。

  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控

  发布会现场,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崔志胜介绍,“近年来,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从严从实抓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严防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把好源头准入关口,严格审查企业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销售量、主要流向等,凡存在流向不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的一律不予发证换证。2022年,全省共颁发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及备案证明168个,注(吊)销22个。

  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

  组织摸排新列管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品种底数,督促新列管企业主动办理许可备案手续,及时修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同时,加大新列管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执法检查力度。

  督促企业开展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方面的遵纪守法教育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掌握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基本知识。组织各级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人员参加各类禁毒宣传活动,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民群众拒毒意识和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