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残灯追凶

警方破获高难度肇事逃逸案
        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现场仅留下一个破碎的摩托车车前灯和一串钥匙,被撞伤者送入ICU进行抢救……在五百辆车里找线索、辗转两地蹲守追逃,济南交警历时13天终将该案侦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一个破碎车灯成破案线索

  今年5月10日晚上7点38分,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天桥区大队接到群众报警,在北园大街水屯路口,一辆二轮摩托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行人昏迷,摩托车逃逸。

  天桥区交警大队北园中队迅速出警,发现现场只遗留了一个肇事车辆掉落的车前灯和一串钥匙,伤者因昏迷不醒已被送到ICU进行抢救,随时有生命危险。针对此情况,民警立即调取事发时的监控录像,确定事发时间节点。同时天桥区交警大队于当天成立了追逃小组,全力侦破此案。

  经分析研判,民警发现肇事司机对周边环境路况比较熟悉,追逃小组立刻摸排,终于在辖区边庄美食城入口处发现肇事司机踪影。小组成员通过分析,判断肇事者大概率为装修行业从业人员。事发监控显示,肇事司机沿边庄进入小区楼后,特意换了衣服又驶出该小区,反侦查意识极强。随后,肇事司机不断变换逃跑方向,最终驶向历城区还乡店中路后失去踪影。

  民警调查发现,还乡店村内地形复杂,外来人员混杂,监控缺失,老楼房内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租用,肇事司机是否在此处落脚、又去向何方无从查起。为此,追逃小组采取立体侦查模式,同时对现场遗落物、监控视频、肇事司机踪迹分别展开侦查。通过对监控视频多次分析辨别,民警发现肇事车辆号牌尾号为“83”,通过查看现场遗落物的车前大灯,生产日期为2019年3月份,分析判断肇事车辆应该为一辆红色宗申牌150排量摩托车。

  5月15日,追逃小组联系天桥区车管所和济南市车管所,调取全市车尾号为“83“的该型号摩托车进行筛查。通过对五百辆同类车型比对,其中一名叫杨某来的摩托车车主进入警方视线,其名下摩托车的登记注册地址正是在还乡店村。巧的是,杨某来长期从事装修工作,这与民警前期研判的肇事司机身份不谋而合。

  追查13天肇事司机终落网

  为进一步夯实证据,追逃小组取得关键信息后,迅速前往杨某来家附近,查找肇事的二轮摩托车。意外的是,经过蹲守查找,警方并没有找到杨某来常骑的那辆摩托车。随后,民警以装修房子名义与其联系,杨某来称自己回老家了,过几天才回济南,这更让民警加深了对他的怀疑。

  5月17日,民警再次与杨某来取得联系,他虽然承认名下有一辆二轮摩托车,但表示自己目前正在东营打工,车放在了济南。当民警打算进一步询问时,杨某来却挂断了电话。此时,所有的侦查方向均指向杨某来。考虑到他反侦查意识极强,且已返回老家,民警在对其劝说投案无果后,于5月17日当天下午赶往东平斑鸠店镇,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直扑杨某来住所。

  然而,追逃小组民警蹲守至深夜,杨某来却一直没有回家。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发现,原来,就在追逃小组到来的两小时前,杨某来已经离开家去向不明。追逃民警并未放弃,不断通过微信尝试和其联系。5月17日晚上10点,杨某来委托一个邻居和民警取得了联系。追逃小组通过和其邻居交流,确定杨某来就是肇事司机后,为进一步取得证据,决定暂时撤离,给杨某来一个主动投案的机会。

  最终,5月23日,杨某来主动到案,并对遗留在现场的车辆配件及钥匙进行了指认。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