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七月 书润泉城
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将于7月27日在济南举行
![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第三次落户济南,让“诗书继世长”与一座文化名城的缘分愈加紧密和悠长](..\..\..\resfiles\2023-06\20\lscm20230620a0013v01_1.jpg)
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第三次落户济南,让“诗书继世长”与一座文化名城的缘分愈加紧密和悠长
![](../../../skin/fangda.jpg)
多年来,携城市历史脉络之搏动,领泉韵文化风采之精华,济南用接二连三的图书盛会展现了泉城文化的温润与厚重。
继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和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后,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第三次落户济南,让“诗书继世长”与一座文化名城的缘分愈加紧密和悠长。
19日,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暨预备会在济南举行。济南,正式向海内外读者发出邀请——7月27日,一起同赴济南,品书香、共阅读。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于洋
奋进新征程,书香润中华
开局之年,济南自当奋发有为;书香泉城,齐鲁文脉浸润中华。发布会现场,来自中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及出版集团、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襄图书盛事。据了解,本次书博会以“奋进新征程书香润中华”为主题,将集中展示新时代出版优秀成果,深化全民阅读,以漫卷书香浸润中华大地。
定位清晰,内容丰富,布局深远,本届书博会之盛大与精彩体现在诸多不经意的细节中。比如,以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为主会场,8个各具特色的展馆与占地近10万平方米的布展面积为本届书博会搭建起阅读与展销的最优平台。展馆设计上,本届书博会别出新意:突出“新时代新经典新征程”宏大议题,在规模上着眼全国,广发邀请;在主题上兼收并蓄,农家书屋、非遗文创、文旅研学、艺术书展与绿色印刷等热门展区应有尽有;在内容上多样丰富,同民营图书发行企业建立一系列深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临沂分会场与新华书店书博专场的开设,则让书博会的文化氛围走向全省各地,真正促成全民阅读的齐鲁新风尚。
“要坚持守正与创新,高水平谋划精品活动,打造亮点品牌。”发布会现场,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韩伟提出了书博会的“济南要求”。据介绍,本次活动精彩纷呈,亮点迭出,聚焦齐鲁文化,“逛书博看山东”特色文化活动、“风华齐鲁·文耀泉城”诗词朗诵大会等活动尽显好客山东齐鲁风采。
同时,围绕书博主题,创新“书博之夜”推介活动将济南特色文化推向远方;围绕交流合作,“爱阅之城 创变未来”2023中国实体书店发展峰会等会展促进各方交流碰撞;围绕群众阅读,以“惠民书博”图书展销等活动开启“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盛会”;围绕数字赋能,用“书博优选”“直播书博”“线上书博”等系列线上活动开拓图书展销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书博购”读者购书平台的全面升级与惠民书券的发放将更进一步引爆热点,在带火活动话题的同时,也为读者阅读和购书提供便利。
令人流连忘返的泉水文韵之城
是一本展开的书卷,是一艘起航的帆船,像一只飞舞的凤凰,又如一朵盛开的荷花……本次发布会现场公布的书博会标识,不仅充分展现出“扬帆逐梦新征程、书海泛舟润中华”的宏大主题,还以内涵丰富的写意形象全面诠释了济南与阅读不同面向的交汇与融合。自古至今,济南与阅读始终结缘深厚,在济南诸多文化实践中愈发丰富与多彩,在悠久的历史沉淀中愈发醇厚悠长。
回顾过往,济南与书博会有着一份延续10余年而不断绝的诗书之缘,三次落户济南的经历,让双方共同见证并促成了彼此之间的多次超越创新。
2009年,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市成功举办,没有人预料到济南竟然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阅读热情,当年便连创书博会多项“历史之最”,盛大的展会也为山东新闻出版业注入了发展力量。时隔12年,2021年的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崭新面貌再次走入泉城,在展览面积、参展数量和规模等方面毫不意外地再次取得历届之最的好成绩。而据了解,截至目前,本次书博会在展商、展位等方面数据又一次超过上届。省团参展报名33家、预订展位1400余个,民营书业500余家、预订展位1700余个……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背后,隐藏着的是济南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济南人爱书惜书的文化血脉。
“海右名郡”“天下泉城”,说的正是济南给世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济南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历来与图书难以割舍,且始终彼此牵连。
舜耕于历山,龙山文化发祥于济南,本届书博会标志印章内的特殊图案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符号,这一符号则同龙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山东极具中华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志。
济南与诗书之缘分自古已有,又时时皆然,远有“二安”与张养浩诞生于此,近有老舍与季羡林在泉城生活……同样,从“李杜”的频频回首到泰戈尔的专程拜访,体现的是济南“诗城”的底蕴;从伏生藏书到周永年建园展现的是济南“书城”的渊源。书香与济南始终相伴相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底色。
无数与诗书有关的“雅号”,众多名士留下的名篇佳作,日夜浸润着“一山一湖”,也深切影响了每一位济南人。
温润而热烈,是济南对诗书文化始终抱持的态度;历久而弥新,济南用一次次的优异表现向所有人做出了证明。
奔赴又一场盛会,济南准备好了
立足“书香泉城”,又一场盛会将于盛夏的济南盛放,“数字书博”“惠民书博”“全民书博”“文化书博”等特色亮点纷纷亮相,让本届书博会充满了看点。事实上,阅读与城市的深度交融,济南早已不再陌生,奔赴又一场盛会,济南的“爱阅人”翘首以盼。
从终端到手机小程序,从公交到地铁,近年来,“泉民悦读”阅读小程序的影响力在济南日渐扩大,由覆盖千余公共场馆,再到“书香地铁”“爱阅巴士”的出现,济南在几年间实现了宣传推广的全覆盖,“书香泉城”的建设因此与本届展会注重数字赋能的“数字书博”不谋而合。“泉民夜读”行动为济南市民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夜读空间”;“泉民助读”行动关注特殊群体阅读需求,便民与惠民的良策让“惠民书博”早已在大街小巷得到了生动呈现。
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泉城书房……依托多次展会,一大批阅读阵地持续发挥着作用,高品质泉城书房44家,累计接待读者447万余人次,举办各类阅读推广等公益活动3025场次,一座“爱阅之都”正在形成,使“全民书博”变得更具备现实意义。“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十大最爱阅读城市”“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等称号纷至沓来,“文化济南”的名号逐渐打响,为“文化书博”增添了必要的文化支撑。
阅读是济南的一份抹不去的情怀,更因书博会成为了对全国各地亲切的问候。充分彰显“文化济南”与“书香泉城”,对应到本届书博会,济南将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出自身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出独属于泉城济南的爱“阅”之声。
继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和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后,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第三次落户济南,让“诗书继世长”与一座文化名城的缘分愈加紧密和悠长。
19日,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暨预备会在济南举行。济南,正式向海内外读者发出邀请——7月27日,一起同赴济南,品书香、共阅读。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于洋
奋进新征程,书香润中华
开局之年,济南自当奋发有为;书香泉城,齐鲁文脉浸润中华。发布会现场,来自中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及出版集团、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襄图书盛事。据了解,本次书博会以“奋进新征程书香润中华”为主题,将集中展示新时代出版优秀成果,深化全民阅读,以漫卷书香浸润中华大地。
定位清晰,内容丰富,布局深远,本届书博会之盛大与精彩体现在诸多不经意的细节中。比如,以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为主会场,8个各具特色的展馆与占地近10万平方米的布展面积为本届书博会搭建起阅读与展销的最优平台。展馆设计上,本届书博会别出新意:突出“新时代新经典新征程”宏大议题,在规模上着眼全国,广发邀请;在主题上兼收并蓄,农家书屋、非遗文创、文旅研学、艺术书展与绿色印刷等热门展区应有尽有;在内容上多样丰富,同民营图书发行企业建立一系列深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临沂分会场与新华书店书博专场的开设,则让书博会的文化氛围走向全省各地,真正促成全民阅读的齐鲁新风尚。
“要坚持守正与创新,高水平谋划精品活动,打造亮点品牌。”发布会现场,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韩伟提出了书博会的“济南要求”。据介绍,本次活动精彩纷呈,亮点迭出,聚焦齐鲁文化,“逛书博看山东”特色文化活动、“风华齐鲁·文耀泉城”诗词朗诵大会等活动尽显好客山东齐鲁风采。
同时,围绕书博主题,创新“书博之夜”推介活动将济南特色文化推向远方;围绕交流合作,“爱阅之城 创变未来”2023中国实体书店发展峰会等会展促进各方交流碰撞;围绕群众阅读,以“惠民书博”图书展销等活动开启“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盛会”;围绕数字赋能,用“书博优选”“直播书博”“线上书博”等系列线上活动开拓图书展销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书博购”读者购书平台的全面升级与惠民书券的发放将更进一步引爆热点,在带火活动话题的同时,也为读者阅读和购书提供便利。
令人流连忘返的泉水文韵之城
是一本展开的书卷,是一艘起航的帆船,像一只飞舞的凤凰,又如一朵盛开的荷花……本次发布会现场公布的书博会标识,不仅充分展现出“扬帆逐梦新征程、书海泛舟润中华”的宏大主题,还以内涵丰富的写意形象全面诠释了济南与阅读不同面向的交汇与融合。自古至今,济南与阅读始终结缘深厚,在济南诸多文化实践中愈发丰富与多彩,在悠久的历史沉淀中愈发醇厚悠长。
回顾过往,济南与书博会有着一份延续10余年而不断绝的诗书之缘,三次落户济南的经历,让双方共同见证并促成了彼此之间的多次超越创新。
2009年,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市成功举办,没有人预料到济南竟然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阅读热情,当年便连创书博会多项“历史之最”,盛大的展会也为山东新闻出版业注入了发展力量。时隔12年,2021年的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崭新面貌再次走入泉城,在展览面积、参展数量和规模等方面毫不意外地再次取得历届之最的好成绩。而据了解,截至目前,本次书博会在展商、展位等方面数据又一次超过上届。省团参展报名33家、预订展位1400余个,民营书业500余家、预订展位1700余个……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背后,隐藏着的是济南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济南人爱书惜书的文化血脉。
“海右名郡”“天下泉城”,说的正是济南给世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济南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历来与图书难以割舍,且始终彼此牵连。
舜耕于历山,龙山文化发祥于济南,本届书博会标志印章内的特殊图案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符号,这一符号则同龙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山东极具中华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志。
济南与诗书之缘分自古已有,又时时皆然,远有“二安”与张养浩诞生于此,近有老舍与季羡林在泉城生活……同样,从“李杜”的频频回首到泰戈尔的专程拜访,体现的是济南“诗城”的底蕴;从伏生藏书到周永年建园展现的是济南“书城”的渊源。书香与济南始终相伴相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底色。
无数与诗书有关的“雅号”,众多名士留下的名篇佳作,日夜浸润着“一山一湖”,也深切影响了每一位济南人。
温润而热烈,是济南对诗书文化始终抱持的态度;历久而弥新,济南用一次次的优异表现向所有人做出了证明。
奔赴又一场盛会,济南准备好了
立足“书香泉城”,又一场盛会将于盛夏的济南盛放,“数字书博”“惠民书博”“全民书博”“文化书博”等特色亮点纷纷亮相,让本届书博会充满了看点。事实上,阅读与城市的深度交融,济南早已不再陌生,奔赴又一场盛会,济南的“爱阅人”翘首以盼。
从终端到手机小程序,从公交到地铁,近年来,“泉民悦读”阅读小程序的影响力在济南日渐扩大,由覆盖千余公共场馆,再到“书香地铁”“爱阅巴士”的出现,济南在几年间实现了宣传推广的全覆盖,“书香泉城”的建设因此与本届展会注重数字赋能的“数字书博”不谋而合。“泉民夜读”行动为济南市民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夜读空间”;“泉民助读”行动关注特殊群体阅读需求,便民与惠民的良策让“惠民书博”早已在大街小巷得到了生动呈现。
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泉城书房……依托多次展会,一大批阅读阵地持续发挥着作用,高品质泉城书房44家,累计接待读者447万余人次,举办各类阅读推广等公益活动3025场次,一座“爱阅之都”正在形成,使“全民书博”变得更具备现实意义。“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十大最爱阅读城市”“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等称号纷至沓来,“文化济南”的名号逐渐打响,为“文化书博”增添了必要的文化支撑。
阅读是济南的一份抹不去的情怀,更因书博会成为了对全国各地亲切的问候。充分彰显“文化济南”与“书香泉城”,对应到本届书博会,济南将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出自身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出独属于泉城济南的爱“阅”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