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峰 不同凉热

一公园内,市民在树荫下乘凉


市民在人防商城内游玩


山东多地乡镇机关开放大院供农民晒粮


一名送水工人在搬运大桶水

昨天,我省高温继续,全省大部来到“高峰”,最高气温为39.7℃,现身嘉祥。预计周末到下周初,高温天气影响才能结束。
持续的高温天气之中,人们却难“同此凉热”。昨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分赴济南多地,记录高温中的众生百态及市场冷热。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孙倩 许畅 张淑婷 任为 郑晓彤
大热天去哪儿好
这些避暑好去处 记者帮您看过了
高温红警继续,寻得一处清凉的去处成为不少市民的心愿。昨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兵分多路,替您绘制“消暑地图”。
公园消暑最幽静
高温持续,市内公园成了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晚上八点半,走进位于济南北部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南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来公园散步纳凉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走在路灯下,情侣们牵着手,孩子们嬉笑着,老人则在安静地走着,还有不少跑步健身的市民匆匆在身边跑过。
傍晚的华山湖畔是凉爽的。14日晚,华山湖的温度显示牌上显示温度25℃。“凉快、凉快,一进来就有感觉。”程先生是老济南了,家就住在华山湖公园附近,“这里树多,又有湖水,非常凉爽,挺好。”
最高兴的当属孩子们了。他们玩闹嬉戏,乐个不停,最大的声音就是他们了。三十出头的霍先生一家搬来附近已经两年多,女儿已6岁,常来玩。小姑娘告诉记者,她晚上最喜欢来这里的水边玩。
15日下午三点,在位于二环东路的百花公园里,比一墙之外的街区气温明显偏低。
泉水浴场图个爽
6月15日上午11时许,济南东护城河畔的泉水浴场,不断有市民前来游泳消暑。走进浴场内,水浪声与说笑声掺杂在一起,几十名游泳爱好者汇聚在此。一位常来游泳的市民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以往泉水浴场“中午场”人是相对比较少的,“今天气温高,再加上刚中考完,不少学生过来游泳。”
泉水浴场救生主管赖云涛告诉记者,早上6点,泉水浴场刚开门,来泉水浴场游泳晨练的人很多。“老年人晨练的比较多,一直到上午8点半。一般下午2点开始的‘下午场’人会比较多,一些老年人午休过后会过来锻炼,到时年轻人也不少。”
记者得知,泉水浴场一般每天分四场:早上6点到9点为一场,之后工作人员会在浴场进行消毒、清理卫生;上午10点到下午1点为一场;下午2点到5点是第三场,“晚上还有个夜场,6点到9点。”
“来游泳的人数和气温关系很大。今天气温高,来的人就多,到35度高温,来的人就会爆满。气温在30度以下时,人就明显减少了。”赖云涛说,“场内人如果太多了,考虑到安全因素,到时就会控制进场人数。”
人防纳凉挺热闹
15日上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实地探访了济南人防纳凉工程之一的英雄山人防商城。在商场内部,记者看到有的市民在美甲,有的市民在店铺前面和店铺老板询价,还有的市民提着刚买的蔬菜走在商场里。记者注意到,地下商场一处墙壁上挂着温湿度显示计,温度显示26℃,与外部气温相差近15℃。
在地下商场A1区,记者看到商场一处设有桌椅,桌上摆放着茶具,旁边还有饮水机和充电箱供市民免费使用。商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炎热的夏季,市民可以在这里喝茶解暑,并且是免费开放的。“在商场,像这样的免费喝茶点共有三处。”在地下商场的一处出口还有公益书房供市民免费看书,解决市民多方面需求。走出人防商场,还设有休息区,“在外面实在太热了,我就进来凉快凉快。”在座椅上休息的市民解先生说。
接着,记者又来到千佛山人防工程31号口部,位于千佛山南侧山体内。进入山体,记者感觉到周围气温明显降低。
记者了解到,千佛山人防工程还有停车场,便于市民停车纳凉。
【市场探访】
“冰雪市场”热火朝天
高温持续,部分行业不得不停止作业,但冷饮销售、冰块制作等行业却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昨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场感受了一把“冰雪市场”的热火朝天。
冰饮雪糕销量暴增
6月15日下午两点多,由于天气炎热,山师东路上的行人并不多,偶尔有人出行,也都躲在阴凉下,大家头戴遮阳帽,穿着防晒衣。
在一家奶茶店前,不少凉饮已经被做好,它们被摆放在显眼位置,等待外卖小哥前来取餐。“柠檬水已经卖没了,想要只能等明天。”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销量最好的就是柠檬水,因为又冰又甜价格还低,所以深受消费者喜爱。”工作人员说,“伴随着近段时间气温上升,这几天,店内冰饮的销售量呈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午后,一个小时就能接到上百个订单,现在我们的用冰量迅速增加,每天都需要从总部补充大量冰块。”
在奶茶店外,一位前来取餐的外卖小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脸上戴着口罩,身上穿着长衣长裤,从上到下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黑色的眼睛。这位外卖员姓孙,他告诉记者,“我昨天也在手机上看到了山东的高温预警,为此还做了不少准备,今天出门前,我不仅喷了防晒,还带上了一盒清凉油。”
制冰生意全年最火
高温天气来袭,济南不少海鲜店、冷饮店、奶茶店生意火热,也带火了周边制冰厂的生意。15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致电济南多家制冰厂,有制冰商户直言:“今天要货量就上来了,市区内得提前两小时预订。”
“吱~吱嘎~”正午时分,在山大南路一家水产店内,客人散去,老式单头挂扇吱呀作响,吹着热气。水产店店主陈先生擦着脸上豆大的汗珠,将手里的冰块丢入盛放水产的泡沫箱、水产箱,转身时,他的黑色短袖被汗水浸湿了大片,“这鬼天气,风扇是不管用了,看看啥时候得装个空调了。人抗点热行,鱼娇贵,可不行,我看这几天都有高温预警,温度一高,鱼吃不消,影响质量,下午还得联系送冰的,备一点。”
冷藏车主周先生告诉记者,入夏以来,他每日的基本工作都是从长清往返于市区内送冰,货量大的时候,一日里两千多条冰块,要拉十来趟,“一块五公斤,我们厂里是10块起送的。”
14日起,长清区一家制冰厂的销售负责人张先生电话就响个不停。“往年高温预警一下,食用冰的销量就会有明显的增多,具体的数字我还没统计,不过量开始涨了,过两天可能厂里还需要增产。”张先生告诉记者,他预计,今年制冰火热的行情可能会持续至十月,“天气凉快了,市场会趋于平缓。”
送水工人订单暴增
正午时分,济南市历下区石岗子街的普利斯矿泉水水站,站长老卢顾不上吃饭,忙着接打一个又一个电话,手中的笔随话音落下,在纸上留下几个数字,“这是我自己发明的记单法,楼号、要什么水、几桶、多久,省得忙起来漏单、漏送了。”
6月15日,和不少济南市民一样,老卢也收到了来自济南市应急管理局的短信提醒——“济南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我市14—17日将出现高温天气……局部气温接近40℃。请广大市民注意生产生活安全,减少户外出行以及作业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你这个电话打得不巧。平日里,这个点我都已经闲下来了,但今天怕是没时间跟您细说了。”寥寥数语,老卢便匆忙挂断电话,顺手将店里的手机充上了电,“今天一上午就走了180桶,附近单位的单多一些,不过居民家里也有一次要两桶的。昨天是多进了30桶,想着今天先应付着,看情况下午再去拉货也行。”
据老卢介绍,自14日收到高温预警提醒后,水厂就给各个站点下发了增加备水量的通知,就是为了防止居民们突然要水,怕供不上,“往年也是这样,都会提前备货。今天气温才刚刚上来,后边几天可能得再多加几十桶水。”
与老卢忙于点货、接打电话、记录订单的工作不同,老卢站上的送水工小谢则更靠体力“吃饭”,水桶搬卸、送货上门。
【麦收一线】
打场晒粮迎利好 机关大院劳作忙
为缓解农民晒粮难题,确保尽快颗粒归仓,近期我省多地乡镇相继开放机关大院供农民晒粮。高温来袭,不少粮食产区也抓紧机会抢收、晒粮。
冯娇娇是宁津县张大庄镇副镇长,她告诉记者,“从半个月以前,我们就开始研究开放政府大院为农民提供晒粮场地的事了。一方面,我们希望农民能够颗粒归仓,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农民在晒麦子时,安全能得到保障。”
冯娇娇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拉横幅、村干部宣传等方式向外宣传,第二天大院里就‘铺’上了一层金色的麦子。此外,我们还在大院里准备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有扫帚、耙子、木锨等,如果大家忙完了,还可以进我们的办公室喝水、乘凉。”
“最近天气好,来晒粮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因为温度高,晒一天就能收仓了。不少村民约好了顺序,一户走了另一户接着来晒。”冯娇娇告诉记者,“大家对于来政府大院晒麦子的事也很放心,之前有位大爷来晒麦子的时候还说,‘麦子放在这里,即使不看也不会丢。’”
“我们清扫好了院落,还在大院门口挂上了横幅,院内场地可随时晒粮,辖区村庄也向大家开放办公区域、文化广场等,办公人员尽可能不开车,为大家腾出场地,方便抢收晾晒。”德州市平原县王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瑞飞告诉记者,今年为了趁晴晒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他们通过放开政府大院,王庙镇带动着辖区内所有村庄放开办公场所、文化大院,以满足群众晒粮需求,“天晴了,场地得有,粮食晒好了,大家才能放下心。”
“以往马路上晒麦子,占道还不安全,现在在镇上开放的地方晒麦子,不仅放心,还省了看麦子操心。”泰安市宁阳县鹤山镇的农户周小兰也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麦子不仅晒进了合作社的空地,还晒进了指定的厂区晾晒场,“我们家里的麦子就是在镇上的面粉厂里晒的,天不好还给盖上了遮雨防潮的油布,晒干了还能卖。”
在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刚刚结束高考的黄佳告诉记者,今年自家的麦子晒进了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大院,“现在麦子收了、天气也好了,场地有了,晾晒也不愁,我爸妈这一年的辛苦也有着落了,高考结束,我的付出也等待揭晓答案。希望麦子入仓后,能传来我高中的好消息。”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4日下午5时,全省应收小麦6012万亩,已收4982万亩(日收获335万亩),占应收小麦面积的82.9%,山东麦收进度完成超八成。
【医生建议】
高温天气多补水 中暑严重需就医
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敏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进入七月份后,可能迎来中暑高发期。
李敏介绍,在高温环境下停留过久,或补充水分不及时,都可能是诱发中暑的原因,相对来说,夏季户外工作者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中暑率较高,除此外,老人也可能是中暑高发人群。
李敏建议,尽量不要在户外或通风不佳的地点停留过久,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注意防晒,保持室内开门开窗通风,适当使用风扇或者空调,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也可喝糖盐水或其他清凉饮品消暑。当出现不适症状后,需立即到阴凉通风环境里,尽快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以饮用矿泉水、糖盐水、电解质水等,同时给予物理方式对身体进行降温,严重者需要立即就医。
持续的高温天气之中,人们却难“同此凉热”。昨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分赴济南多地,记录高温中的众生百态及市场冷热。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孙倩 许畅 张淑婷 任为 郑晓彤
大热天去哪儿好
这些避暑好去处 记者帮您看过了
高温红警继续,寻得一处清凉的去处成为不少市民的心愿。昨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兵分多路,替您绘制“消暑地图”。
公园消暑最幽静
高温持续,市内公园成了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晚上八点半,走进位于济南北部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南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来公园散步纳凉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走在路灯下,情侣们牵着手,孩子们嬉笑着,老人则在安静地走着,还有不少跑步健身的市民匆匆在身边跑过。
傍晚的华山湖畔是凉爽的。14日晚,华山湖的温度显示牌上显示温度25℃。“凉快、凉快,一进来就有感觉。”程先生是老济南了,家就住在华山湖公园附近,“这里树多,又有湖水,非常凉爽,挺好。”
最高兴的当属孩子们了。他们玩闹嬉戏,乐个不停,最大的声音就是他们了。三十出头的霍先生一家搬来附近已经两年多,女儿已6岁,常来玩。小姑娘告诉记者,她晚上最喜欢来这里的水边玩。
15日下午三点,在位于二环东路的百花公园里,比一墙之外的街区气温明显偏低。
泉水浴场图个爽
6月15日上午11时许,济南东护城河畔的泉水浴场,不断有市民前来游泳消暑。走进浴场内,水浪声与说笑声掺杂在一起,几十名游泳爱好者汇聚在此。一位常来游泳的市民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以往泉水浴场“中午场”人是相对比较少的,“今天气温高,再加上刚中考完,不少学生过来游泳。”
泉水浴场救生主管赖云涛告诉记者,早上6点,泉水浴场刚开门,来泉水浴场游泳晨练的人很多。“老年人晨练的比较多,一直到上午8点半。一般下午2点开始的‘下午场’人会比较多,一些老年人午休过后会过来锻炼,到时年轻人也不少。”
记者得知,泉水浴场一般每天分四场:早上6点到9点为一场,之后工作人员会在浴场进行消毒、清理卫生;上午10点到下午1点为一场;下午2点到5点是第三场,“晚上还有个夜场,6点到9点。”
“来游泳的人数和气温关系很大。今天气温高,来的人就多,到35度高温,来的人就会爆满。气温在30度以下时,人就明显减少了。”赖云涛说,“场内人如果太多了,考虑到安全因素,到时就会控制进场人数。”
人防纳凉挺热闹
15日上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实地探访了济南人防纳凉工程之一的英雄山人防商城。在商场内部,记者看到有的市民在美甲,有的市民在店铺前面和店铺老板询价,还有的市民提着刚买的蔬菜走在商场里。记者注意到,地下商场一处墙壁上挂着温湿度显示计,温度显示26℃,与外部气温相差近15℃。
在地下商场A1区,记者看到商场一处设有桌椅,桌上摆放着茶具,旁边还有饮水机和充电箱供市民免费使用。商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炎热的夏季,市民可以在这里喝茶解暑,并且是免费开放的。“在商场,像这样的免费喝茶点共有三处。”在地下商场的一处出口还有公益书房供市民免费看书,解决市民多方面需求。走出人防商场,还设有休息区,“在外面实在太热了,我就进来凉快凉快。”在座椅上休息的市民解先生说。
接着,记者又来到千佛山人防工程31号口部,位于千佛山南侧山体内。进入山体,记者感觉到周围气温明显降低。
记者了解到,千佛山人防工程还有停车场,便于市民停车纳凉。
【市场探访】
“冰雪市场”热火朝天
高温持续,部分行业不得不停止作业,但冷饮销售、冰块制作等行业却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昨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场感受了一把“冰雪市场”的热火朝天。
冰饮雪糕销量暴增
6月15日下午两点多,由于天气炎热,山师东路上的行人并不多,偶尔有人出行,也都躲在阴凉下,大家头戴遮阳帽,穿着防晒衣。
在一家奶茶店前,不少凉饮已经被做好,它们被摆放在显眼位置,等待外卖小哥前来取餐。“柠檬水已经卖没了,想要只能等明天。”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销量最好的就是柠檬水,因为又冰又甜价格还低,所以深受消费者喜爱。”工作人员说,“伴随着近段时间气温上升,这几天,店内冰饮的销售量呈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午后,一个小时就能接到上百个订单,现在我们的用冰量迅速增加,每天都需要从总部补充大量冰块。”
在奶茶店外,一位前来取餐的外卖小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脸上戴着口罩,身上穿着长衣长裤,从上到下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黑色的眼睛。这位外卖员姓孙,他告诉记者,“我昨天也在手机上看到了山东的高温预警,为此还做了不少准备,今天出门前,我不仅喷了防晒,还带上了一盒清凉油。”
制冰生意全年最火
高温天气来袭,济南不少海鲜店、冷饮店、奶茶店生意火热,也带火了周边制冰厂的生意。15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致电济南多家制冰厂,有制冰商户直言:“今天要货量就上来了,市区内得提前两小时预订。”
“吱~吱嘎~”正午时分,在山大南路一家水产店内,客人散去,老式单头挂扇吱呀作响,吹着热气。水产店店主陈先生擦着脸上豆大的汗珠,将手里的冰块丢入盛放水产的泡沫箱、水产箱,转身时,他的黑色短袖被汗水浸湿了大片,“这鬼天气,风扇是不管用了,看看啥时候得装个空调了。人抗点热行,鱼娇贵,可不行,我看这几天都有高温预警,温度一高,鱼吃不消,影响质量,下午还得联系送冰的,备一点。”
冷藏车主周先生告诉记者,入夏以来,他每日的基本工作都是从长清往返于市区内送冰,货量大的时候,一日里两千多条冰块,要拉十来趟,“一块五公斤,我们厂里是10块起送的。”
14日起,长清区一家制冰厂的销售负责人张先生电话就响个不停。“往年高温预警一下,食用冰的销量就会有明显的增多,具体的数字我还没统计,不过量开始涨了,过两天可能厂里还需要增产。”张先生告诉记者,他预计,今年制冰火热的行情可能会持续至十月,“天气凉快了,市场会趋于平缓。”
送水工人订单暴增
正午时分,济南市历下区石岗子街的普利斯矿泉水水站,站长老卢顾不上吃饭,忙着接打一个又一个电话,手中的笔随话音落下,在纸上留下几个数字,“这是我自己发明的记单法,楼号、要什么水、几桶、多久,省得忙起来漏单、漏送了。”
6月15日,和不少济南市民一样,老卢也收到了来自济南市应急管理局的短信提醒——“济南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我市14—17日将出现高温天气……局部气温接近40℃。请广大市民注意生产生活安全,减少户外出行以及作业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你这个电话打得不巧。平日里,这个点我都已经闲下来了,但今天怕是没时间跟您细说了。”寥寥数语,老卢便匆忙挂断电话,顺手将店里的手机充上了电,“今天一上午就走了180桶,附近单位的单多一些,不过居民家里也有一次要两桶的。昨天是多进了30桶,想着今天先应付着,看情况下午再去拉货也行。”
据老卢介绍,自14日收到高温预警提醒后,水厂就给各个站点下发了增加备水量的通知,就是为了防止居民们突然要水,怕供不上,“往年也是这样,都会提前备货。今天气温才刚刚上来,后边几天可能得再多加几十桶水。”
与老卢忙于点货、接打电话、记录订单的工作不同,老卢站上的送水工小谢则更靠体力“吃饭”,水桶搬卸、送货上门。
【麦收一线】
打场晒粮迎利好 机关大院劳作忙
为缓解农民晒粮难题,确保尽快颗粒归仓,近期我省多地乡镇相继开放机关大院供农民晒粮。高温来袭,不少粮食产区也抓紧机会抢收、晒粮。
冯娇娇是宁津县张大庄镇副镇长,她告诉记者,“从半个月以前,我们就开始研究开放政府大院为农民提供晒粮场地的事了。一方面,我们希望农民能够颗粒归仓,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农民在晒麦子时,安全能得到保障。”
冯娇娇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拉横幅、村干部宣传等方式向外宣传,第二天大院里就‘铺’上了一层金色的麦子。此外,我们还在大院里准备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有扫帚、耙子、木锨等,如果大家忙完了,还可以进我们的办公室喝水、乘凉。”
“最近天气好,来晒粮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因为温度高,晒一天就能收仓了。不少村民约好了顺序,一户走了另一户接着来晒。”冯娇娇告诉记者,“大家对于来政府大院晒麦子的事也很放心,之前有位大爷来晒麦子的时候还说,‘麦子放在这里,即使不看也不会丢。’”
“我们清扫好了院落,还在大院门口挂上了横幅,院内场地可随时晒粮,辖区村庄也向大家开放办公区域、文化广场等,办公人员尽可能不开车,为大家腾出场地,方便抢收晾晒。”德州市平原县王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瑞飞告诉记者,今年为了趁晴晒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他们通过放开政府大院,王庙镇带动着辖区内所有村庄放开办公场所、文化大院,以满足群众晒粮需求,“天晴了,场地得有,粮食晒好了,大家才能放下心。”
“以往马路上晒麦子,占道还不安全,现在在镇上开放的地方晒麦子,不仅放心,还省了看麦子操心。”泰安市宁阳县鹤山镇的农户周小兰也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麦子不仅晒进了合作社的空地,还晒进了指定的厂区晾晒场,“我们家里的麦子就是在镇上的面粉厂里晒的,天不好还给盖上了遮雨防潮的油布,晒干了还能卖。”
在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刚刚结束高考的黄佳告诉记者,今年自家的麦子晒进了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大院,“现在麦子收了、天气也好了,场地有了,晾晒也不愁,我爸妈这一年的辛苦也有着落了,高考结束,我的付出也等待揭晓答案。希望麦子入仓后,能传来我高中的好消息。”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4日下午5时,全省应收小麦6012万亩,已收4982万亩(日收获335万亩),占应收小麦面积的82.9%,山东麦收进度完成超八成。
【医生建议】
高温天气多补水 中暑严重需就医
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敏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进入七月份后,可能迎来中暑高发期。
李敏介绍,在高温环境下停留过久,或补充水分不及时,都可能是诱发中暑的原因,相对来说,夏季户外工作者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中暑率较高,除此外,老人也可能是中暑高发人群。
李敏建议,尽量不要在户外或通风不佳的地点停留过久,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注意防晒,保持室内开门开窗通风,适当使用风扇或者空调,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也可喝糖盐水或其他清凉饮品消暑。当出现不适症状后,需立即到阴凉通风环境里,尽快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以饮用矿泉水、糖盐水、电解质水等,同时给予物理方式对身体进行降温,严重者需要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