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模式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高地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高地


学校将武术作为特色校本课程推广,并融入德育教育体系中

“我们个别学生刚上了一年学便被企业挑走了,到了实习阶段,大多数学生都能收到多家企业的offer,并在就业后很快成为技术骨干。选择升学的学生,也都通过转段考试或春季高考,进入梦想学府继续深造。”近年来,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积极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有机统一,构建“多元参与、校企双主体、动态灵活”的产教融合模式,并通过企业专班、名师工作室引领,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高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产教融合,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我们不能大门紧闭地进行‘填鸭式’教育,而是敞开大门办教育,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光泉说。如今,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路径,越来越多的职校与企业携手确定需求导向及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搬进车间,聘请“能工巧匠”走上讲台,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穿插于教学进程中,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先后与大疆、三星、海尔、联想等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招生、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
作为联想IT产业学院专班班主任,李芳每年都忙得不亦乐乎。既要抓班级日常管理,又要实时与企业对接了解市场新动向,还要搜集毕业生就业现状,借助大数据判断企业用人需求。她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日常教学除了专班模式,还有导入式模式,也就是在授课过程中就让企业参与进来。比如高一时会开设联想素养特训营,高二时开设技能先行课,学生毕业前,还会有创新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打通学校到职场“最后一公里”,实现学生到员工的真正转变,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我们会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同时,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与企业携手形成人才培养闭环。”李芳说。经过7年的努力,联想IT产业学院意向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85%,278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单位核心骨干,企业好评率为97.5%,各类技能证书认证有923人次。
“前几天,有个2016级的学生打来电话向我报喜,说他目前已经进入华为外协部了,收入也十分可观,这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实属不易。除了替他高兴,我更觉得我们联想专班的学生能把学习的素养带到工作岗位中,一直不断地学习、进步,这种精神更加可贵。”李芳说。
融合融通,构建专业发展大格局
学校副校长刘民表示,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企业这个培养主体是不可或缺的。多年来,学校持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引入企业承载融合“三新”的项目,采用模块化教学形式,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穿插于教学进程中。去年,学校又成立联想IT 产业学院和直播电商产业学院,基于企业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专业发展大格局。
张冉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负责人。学校通过“能工巧匠”项目引入企业技师作为兼职教师,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他们直接参与课程设置,进行摄影、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保证师资理念和知识技能的与时俱进。“我们这个市场变化特别快,很多技术刚推出来,可能就过时了,这就需要教师有极强的市场敏锐度和专业素养,能够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张冉说。
联想专班、直播电商产业学院实现了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但这只是学校开展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缩影。作为济南市信息技术类专业“领头雁”,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事务、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九大主干专业。同时,积极鼓励并精心辅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全环境立德树人,让德育“活”起来
叛逆、学习成绩差、个人习惯不好,这或许是很多人对职校生的传统印象。但走在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的校园里,见面主动问好、课堂积极发言、就餐时快速安静,学生精气神儿十足,是记者看到学生的真实写照,更是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育人效果的有力彰显。
据悉,学校以活动为育人载体,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打造“信步德育”特色品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各类主题教育,发掘、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展现精彩。学校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燕向记者介绍,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培养自信心,提升精气神儿至关重要。近几年,秉承“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理念,在“信步德育”这个核心品牌的引领下,学校又延伸出了“系上暖扣子,筑起信家园”这个子品牌,并刚刚在5月份获评济南市第四届中小学德育品牌。“我们立足班级,以班带部,以部带校,以班会课、学生成长平台、学生会自主管理等为抓手,开展‘激活三个我’‘夸夸我自己、夸夸我的同学、夸夸我的学生’等德育活动,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内驱力,让学生树立自信,帮助其进入社会后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市场需求。”张燕说。
另外,学校还将武术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同时融入德育教育体系中,武术社团的学生在各类技能展示活动中亮风采,大课间全校学校集体习武……以武铸魂、武术育心,厚植爱国情怀,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武言信’的德育课题,准备申报第五届中小学德育品牌。”张燕说。
实现国赛四连冠,成就学生出彩人生
近些年,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的学生总能冲入决赛圈,并最终站上最高领奖台。据悉,学校已连续6年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2020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2021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6年以来,诸多赛事获奖学生拿到“通行证”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技能大赛金牌教练楚扬告诉记者,去年8月,王一鸣、王吉祥两名同学参加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最终以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斩获国赛金牌。这也是学校连续第四年取得该赛项冠军。
赵亮是楚扬团队的一员,也是网络大奖赛项的指导老师。从选拔人才到指导实训,再到赛前集训,赵亮十年磨一剑,根据技能大赛的规程,提炼训练重难点,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在技能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被誉为济南信息产业的“黄埔军校”,全体师生在各个领域和赛道上比拼技能,展现风采,努力擦亮这块金字招牌。校长刘光泉说:“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夯实学业基础,更要在他们掌握技能之后为其提供锻炼和展示平台,让他们从真实的场景中实操实练,锻造成真正的‘大国工匠’,成就出彩人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产教融合,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我们不能大门紧闭地进行‘填鸭式’教育,而是敞开大门办教育,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光泉说。如今,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路径,越来越多的职校与企业携手确定需求导向及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搬进车间,聘请“能工巧匠”走上讲台,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穿插于教学进程中,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先后与大疆、三星、海尔、联想等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招生、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
作为联想IT产业学院专班班主任,李芳每年都忙得不亦乐乎。既要抓班级日常管理,又要实时与企业对接了解市场新动向,还要搜集毕业生就业现状,借助大数据判断企业用人需求。她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日常教学除了专班模式,还有导入式模式,也就是在授课过程中就让企业参与进来。比如高一时会开设联想素养特训营,高二时开设技能先行课,学生毕业前,还会有创新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打通学校到职场“最后一公里”,实现学生到员工的真正转变,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我们会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同时,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与企业携手形成人才培养闭环。”李芳说。经过7年的努力,联想IT产业学院意向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85%,278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单位核心骨干,企业好评率为97.5%,各类技能证书认证有923人次。
“前几天,有个2016级的学生打来电话向我报喜,说他目前已经进入华为外协部了,收入也十分可观,这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实属不易。除了替他高兴,我更觉得我们联想专班的学生能把学习的素养带到工作岗位中,一直不断地学习、进步,这种精神更加可贵。”李芳说。
融合融通,构建专业发展大格局
学校副校长刘民表示,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企业这个培养主体是不可或缺的。多年来,学校持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引入企业承载融合“三新”的项目,采用模块化教学形式,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穿插于教学进程中。去年,学校又成立联想IT 产业学院和直播电商产业学院,基于企业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专业发展大格局。
张冉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负责人。学校通过“能工巧匠”项目引入企业技师作为兼职教师,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他们直接参与课程设置,进行摄影、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保证师资理念和知识技能的与时俱进。“我们这个市场变化特别快,很多技术刚推出来,可能就过时了,这就需要教师有极强的市场敏锐度和专业素养,能够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张冉说。
联想专班、直播电商产业学院实现了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但这只是学校开展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缩影。作为济南市信息技术类专业“领头雁”,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事务、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九大主干专业。同时,积极鼓励并精心辅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全环境立德树人,让德育“活”起来
叛逆、学习成绩差、个人习惯不好,这或许是很多人对职校生的传统印象。但走在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的校园里,见面主动问好、课堂积极发言、就餐时快速安静,学生精气神儿十足,是记者看到学生的真实写照,更是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育人效果的有力彰显。
据悉,学校以活动为育人载体,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打造“信步德育”特色品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各类主题教育,发掘、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展现精彩。学校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燕向记者介绍,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培养自信心,提升精气神儿至关重要。近几年,秉承“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理念,在“信步德育”这个核心品牌的引领下,学校又延伸出了“系上暖扣子,筑起信家园”这个子品牌,并刚刚在5月份获评济南市第四届中小学德育品牌。“我们立足班级,以班带部,以部带校,以班会课、学生成长平台、学生会自主管理等为抓手,开展‘激活三个我’‘夸夸我自己、夸夸我的同学、夸夸我的学生’等德育活动,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内驱力,让学生树立自信,帮助其进入社会后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市场需求。”张燕说。
另外,学校还将武术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同时融入德育教育体系中,武术社团的学生在各类技能展示活动中亮风采,大课间全校学校集体习武……以武铸魂、武术育心,厚植爱国情怀,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武言信’的德育课题,准备申报第五届中小学德育品牌。”张燕说。
实现国赛四连冠,成就学生出彩人生
近些年,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的学生总能冲入决赛圈,并最终站上最高领奖台。据悉,学校已连续6年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2020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2021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6年以来,诸多赛事获奖学生拿到“通行证”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技能大赛金牌教练楚扬告诉记者,去年8月,王一鸣、王吉祥两名同学参加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最终以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斩获国赛金牌。这也是学校连续第四年取得该赛项冠军。
赵亮是楚扬团队的一员,也是网络大奖赛项的指导老师。从选拔人才到指导实训,再到赛前集训,赵亮十年磨一剑,根据技能大赛的规程,提炼训练重难点,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在技能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被誉为济南信息产业的“黄埔军校”,全体师生在各个领域和赛道上比拼技能,展现风采,努力擦亮这块金字招牌。校长刘光泉说:“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夯实学业基础,更要在他们掌握技能之后为其提供锻炼和展示平台,让他们从真实的场景中实操实练,锻造成真正的‘大国工匠’,成就出彩人生。”